朱佳慧+李俊刚
摘要:玩具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0~3岁婴幼儿家长对他们玩具的选择存在各方面的的问题,家长缺乏选择玩具的知识,忽视婴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购买玩具时消费过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应选择婴幼儿真正喜欢的玩具,和真正适合婴幼儿的玩具,具有针对性的购买玩具,避免盲目消费。
关键词:0~3岁婴幼儿 家长 玩具选择
玩具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要的物质准备,是婴幼儿的“玩伴”。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婴幼儿的玩具适宜性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婴幼儿玩具拥有的数量上看,要合理控制玩具的数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玩具多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更可能引起婴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玩具少了孩子缺少必要的刺激,可能影响其发展的进程。同时,市场上玩具的种类越开越多,也越来越新颖。家长们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给自己孩子挑选什么种类的玩具。有些家长就盲目的为婴幼儿购买,认为什么样的玩具都无所谓。但是他们不知道玩具不仅是婴幼儿玩耍的工具,他也可以激发婴幼儿的创造性,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家庭玩具的种类繁多,但是真正使婴幼儿所需要的玩具却很少。从玩具的价格方面来看,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逐渐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在婴幼儿玩具方面的开销呈上升的趋势。
0~3岁是人生的开端,是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好的玩具可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身心成长。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长为0~3岁婴幼儿选择玩具存在诸多误区。
一、家长为婴幼儿选择玩具过程中的误区
(一)以贵为“好”
0~3岁的婴幼儿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也没有安全意识,免疫力也比较差,很容易感染细菌。大多数家长在玩具方面并不内行,不懂得买什么样的玩具是安全的,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国内各大行业都纷纷扩大,玩具市场也是日趋完善,商场里的玩具琳琅满目,家长们看的是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有些家长实在无从选择,就选择贵的、广告打得好的大品牌的,花高价钱买了玩具觉得安心,对自己的孩子就没有了伤害。所以觉得昂贵的玩具一定错不了,买了以后心里踏实。不考虑玩具对婴幼儿的成长有无促进作用,只盲目追求价格,认为广告打得响亮,就适合孩子。0~3岁的婴幼儿对玩具是否“值钱”是没有意识的,他们只关注玩具是不是自己喜欢,甚至有些时候家里很常见的日用品也能成为孩子的“玩具”。高价并非买到好玩具。
(二)以多为“好”
现在,多数家庭一家就只有一个孩子,有很多家长会溺爱孩子,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就频繁的给孩子买玩具,以为这样可以弥补。总觉得多多益善,多一点总比少好。家长们普遍认为,玩具越多,就越有助于婴幼儿的成长,就会越聪明。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面对过多的玩具,婴幼儿变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在一件玩具,玩具多会养成婴幼儿浮躁的性格,严重者会对玩具失去兴趣。其实,在给婴幼儿买玩具的时候要考虑到婴幼儿的需要,遵循婴幼儿的年龄阶段的特点,不要盲目的为婴幼儿增添新的玩具。有些可能婴幼儿根本不需要。
(三)以新为“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玩具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有些家长为了追求时代的发展,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要有新的玩具就马上为婴幼儿购买。但事实上,婴幼儿的接受能力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慢,如果让婴幼儿经常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了解总是陌生的事物,对婴幼儿来说他们是会吃不消的。0-3岁也是婴幼儿习惯的養成的重要过程,也可能会给婴幼儿以后的生活养成不良的习惯,会让孩子觉得任何事物“得来”都很容易,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长大后养成不努力上进的坏习惯。家长们要意识到并不一定新玩具就一定是好玩具,孩子更喜欢那些一直陪伴自己的玩具。
二、家长为婴幼儿选择玩具的基本标准
(一)婴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标准
0~3个月期间,婴幼儿只可以用眼睛和耳朵感知世界。他们喜欢五颜六色的颜色,如鲜艳的红色,他们还对声音比较敏感,因此要为此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提供刺激视觉、听觉方面的玩具。比如,床铃、拨浪鼓,刺激婴幼儿的听觉,提高他的声音辨识能力;在婴儿床上挂彩色的挂饰,转动的物体可以训练婴幼儿的眼球活动。
3~6个月的婴幼儿开始学会使用自己双手,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啃咬,所以要及时清理玩具,还可以去伸手抓物体,摇晃拍打。所以,要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比如磨牙棒,这个时期的婴幼儿正在开始长牙,任何事物都会往嘴里放,磨牙棒是最好的选择。
6~12个月的婴幼儿逐渐会爬行,尝试站立,把着桌子等物体可以进行踉踉跄跄的行走。他们开始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始意识到周围的人给他带来的影响。这个时期为他们提供的玩具要满足婴幼儿的活动需要和操纵要求。比如,不倒翁、敲击玩具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12~24个月的婴幼儿身体已经比较健壮,什么事情喜欢自己做,喜欢把物品按顺序排好,可以给幼儿提供皮球,进行扔皮球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搭积木,锻炼婴幼儿的专注力。
24~36个月的婴幼儿喜欢从高处往低处跳,已经能较好的控制好身体,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开始逐渐有自己的思想和想象创作的能力。为这一阶段的婴幼儿提供的玩具要有助于这一方面的发展。比如三轮车、拼图、建筑性的玩具。
(二)幼儿性别的标准
性别对于0~3岁的婴幼儿就已经开始有意识了,在3岁以前的婴幼儿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性别。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婴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男女生的玩具有明显的差异。家长在为婴幼儿选择玩具的时候,也特别重视性别的因素,给男孩子不买布娃娃之类的玩具,避免男孩子女性化,不给女孩子买机器人之类的玩具,避免女孩子男性化。其实,家长的担心是多虑的,开发商在设计玩具的时候一定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他们知道男孩子更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女孩子更喜欢什么样的玩具。事实上,家长纠结于玩具的“性别”完全是多余的。玩具并没有性别之分,最重要的是孩子感不感兴趣,喜不喜欢。就算男孩子玩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女孩喜欢手枪之类的玩具,只要正确引导,可以培养男孩子的耐心,细心;女孩子则可以培养她勇敢的性格。玩什么样的玩具是幼儿的兴趣,是婴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新事物,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只要是健康的,大人们只需正确引导,其他的就不必干涉。尊重幼儿的选择,比关注选择什么样的玩具更重要。
(三)婴幼儿性格特点的标准
性格是可以后天形成的,0~3岁是个体性格的形成的关键年龄,婴幼儿性格的形成可以通过玩具提供的途径实现。如对具有攻击倾向婴幼儿提供串珠子的小玩具,家长们对于自己孩子的攻击行为不加以重视,但是攻击性的关键时期就是0~3岁的婴幼儿时期,这个时期不加以重视,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未来。攻击性的养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婴幼儿所处的环境,比如孩子的父母常常与人发生冲突,脾气暴躁,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串珠子需要注意力集中,可以使幼儿安静下来,长时间玩这样的玩具可以改善幼儿焦躁的性格;对退缩婴幼儿提供会说话的娃娃,这一类的婴幼儿可能是家长过于溺爱,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帮着做好,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不与外界接触,因此家长应该试着放手,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经常鼓励、夸奖婴幼儿,增加他的自信心。会说话的娃娃可以让婴幼儿自己与娃娃对话,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玩,进行角色对话,提高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经常破坏规则的幼儿提供组装型、积木类的玩具,在生活中家长就要为婴幼儿立下一些规则,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让他们从小就有明辨是非的意识,做家长的也要以身作则。组装型、积木型的玩具架构结构比较规矩,容易让婴幼儿养成做事遵守规矩的习惯。
(四)质量安全的标准
家长选购玩具一定要小心谨慎,选购玩具的方法十分的重要。从玩具的形状上看,要考虑到玩具的安全性,0~3岁的婴幼儿太小了,安全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所以一定不要选择尖锐的玩具或是坚硬的玩具,以免幼儿不小心划伤自己或者他人。从玩具的材料上看,现在家长为婴幼儿购买的玩具大多数都是塑料制成的,塑料玩具中含有有毒物质铅,有时候婴幼儿会去啃咬它,极不利于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些黑心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生产出的玩具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质量不合格,通过各种违法渠道运送到市场。家长们购买了这些质量不合格的玩具,不仅不会给婴幼儿带来快乐,甚至可能伤害到婴幼儿的健康。所以家长在为婴幼儿购买玩具时一定要选购具有安全标志的玩具。当然,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家长可以为婴幼儿自制玩具,既健康又卫生,还能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如一个小瓶子、小木棍、小纸片稍一加工,都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的玩具,激发婴幼儿的想象能力,这样纯天然的自制玩具,家长们就不必担心有质量问题了。
参考文献:
[1]夏琼.从儿童发展视角看學前儿童玩具的设计和选择[J].幼儿教育,2010,(07):6-9.
[2]魏燕.近十年我国家庭中幼儿玩具选购研究现状简评[J].教育导刊,2006,(0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