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奶牛常见营养代谢障碍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2017-04-04 01:26:57杨科会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皱胃乳脂移位

杨科会

(黑龙江省肇东市宋站镇人民政府,黑龙江肇东 151134)

牧场奶牛常见营养代谢障碍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杨科会

(黑龙江省肇东市宋站镇人民政府,黑龙江肇东 151134)

对奶牛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要进行调查和分析。奶牛过多动员体脂,出现血酮、尿酮和乳酮增高的现象称为奶牛酮病。奶牛饲喂过量碳水化合物饲料后瘤胃中乳酸蓄积,并伴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瘤胃pH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瘤胃酸中毒。奶牛在妊娠期间过度肥胖,体内尤其是肝脏中蓄积大量脂肪造成肥胖症。皱胃移位是由于营养代谢紊乱引起皱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导致乳脂率下降的因素包括日粮精粗比过高、粗料切得过短和大量饲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等。瘤胃膨胀是由于奶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经瘤胃发酵后所产生的气体不能以嗳气排出而引起瘤胃扩张。

营养代谢障碍病;症状;奶牛

现代化的奶牛场在卫生防疫方面的工作做得都比较好,因此奶牛牧场极少发生群发性的传染病。为了追求原料乳的高产,因为饲养方面出现了问题,使得奶牛群中经常出现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奶牛场的管理者应组织专人对奶牛常见营养代谢障碍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 酮病

奶牛分娩后所摄人的能量不能满足迅速上升的产奶量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能量负平衡,致使血糖浓度下降。奶牛过多动员体脂,体脂的脂肪酸部分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同时,出现血酮、尿酮和乳酮增高的现象,称为奶牛酮病。奶牛分娩后6周最易发生此病,高峰期约在产后3周内。凡是引起瘤胃内丙酸生成减少的因素都会诱发奶牛酮病的产生。如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低糖饲料,饲喂丁酸发酵青贮饲料,产前、产后采食量下降,各种消化道疾病等均为本病的原发性原因。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子宫疾病、肝病、乳房炎等也可继发奶牛酮病。患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产奶量急剧下降,喜欢吃垫草,呼出气中有酮臭味,尿、奶和血呈酮体阳性反应。

2 瘤胃酸中毒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饲喂过量碳水化合物饲料后瘤胃中乳酸蓄积,并伴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瘤胃pH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的一种代谢病。奶牛精料饲喂过多、添料不均匀、粗饲料品质低劣、机体抵抗力弱、气候骤变等均可引发本病。尤其是围产期奶牛突然转为采食高能泌乳日粮,就会面临着发生酸中毒的危险。患病奶牛以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主要特征。该病的死亡率高,有些病牛采食后3~5h突然死亡,有的出现病症后1~2h死亡。

3 肥胖母牛综合征

该病也称母牛妊娠毒血症或脂肪肝,是因奶牛在妊娠期间过度肥胖,并由分娩应激所引起的营养代谢病。该病可引发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产褥热等产后疾病,并且死亡率也很高。由于奶牛在泌乳后期到干奶期间饲喂过多的精料,使得奶牛过于肥胖,体内尤其是肝脏中蓄积大量脂肪。奶牛分娩后,因泌乳所需的能量增加而动员脂肪,脂肪氧化不彻底而产生大量酮体,结果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所以,该病是酮病的前兆。干奶期奶牛过于肥胖,产犊后开始急剧消瘦,出现与酮病类似的症状。一般奶牛分娩7天左右出现症状,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食,产奶量急剧下降,瘤胃蠕动迟缓。呼气、粪和尿中有烂苹果味,尿酮呈阳性。症状加重后,呼气中丙酮味和尿酮阳性反应越来越明显,病牛排软便或拉稀,粪便恶臭,有的突然呈兴奋状态并伴有黄疸症状,不能站立而陷入昏迷状态,最后衰竭而死亡。

4 皱胃移位

皱胃移位是由于营养代谢紊乱引起皱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一般高产奶牛易发生。奶牛围产期是发生该病的高峰期,高产奶牛和初产奶牛的发病率较高。造成皱胃移位的两个前提是:第一,瘤胃没有占据子宫收缩后剩余的空位,使得皱胃从其下面滑过,附着于皱胃的网膜上,迫使皱胃移向奶牛的左侧;第二,皱胃收缩受阻而不能将皱胃产生的气体排回瘤胃。可以导致上述两种情况的因素有奶牛DM采食量下降降低了瘤胃的充盈度、围产期奶牛精料喂量过多、日粮纤维含量不足或纤维长度太短、负能量平衡、血浆钙水平的急剧下降、产后疾病、缺乏运动等。根据移位后皱胃所处的位置分为左侧移位和右侧移位两种。前者是皱胃移到奶牛的左侧腹腔而置于瘤胃和左腹壁间;后者位置虽然正常,但由于扭转而改变了其前后位置。在临床上,左侧移位占85%左右,但病情比右侧移位轻。食欲降低,排粪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声音似来自远方,听到拍水声和金属音。

5 乳脂率下降

牛奶平均乳脂率为3.5%,而乳脂率是牛奶品质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据报道,在极端日粮条件下,乳脂率比正常水平降低50~60%。乳脂率是最容易受日粮因素影响的乳成分。导致乳脂率下降的因素包括日粮精粗比过高、粗料切得过短和大量饲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日粮。此外,奶牛体况过瘦、瘤胃功能降低以及日粮蛋白质和硫的缺乏等也使乳脂率下降。

6 瘤胃膨胀

瘤胃膨胀是由于奶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经瘤胃发酵后所产生的气体不能以嗳气排出而引起瘤胃扩张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大量采食易发酵的饲料,如幼嫩的青草、苜蓿等豆科植物、甜菜、甘薯、作物幼苗等;饲喂大量的糟粕类、豆腐渣、青贮饲料、未经浸泡的大豆和豆饼等。此外,当奶牛患食道梗塞、麻痹、产后瘫痪、创伤性网胃炎、腹膜炎等均能继发该病。该病以腹围增大、左侧肷窝过度膨胀为主要特征。奶牛表现不安,步怒缓慢,四肢蜷缩于腹部,食欲和反刍停止;眼结膜发绀、充血,眼球突出。也有少数患牛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微弱且疾速等症状。

[1] 姜明明,肖培卫,陈建华.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1):19-20.

猜你喜欢
皱胃乳脂移位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试论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制和整复
畜牧与兽医(2021年8期)2021-08-06 02:58:34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扭转方向之我见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摔倒致奶牛形成皱胃左方变位情形的报道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乳业(2019年12期)2020-01-17 08:47:40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分析化学(2018年4期)2018-11-02 10:16:04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奶牛饲喂亚麻籽粉和注入葵花籽油后皱胃氧化状态
饲料博览(2017年8期)2017-04-04 1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