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骥,王 蕾,马玉波,田树立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曾经强调过,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研究,为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改革贡献力量。
(1)贴近师生思想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建立健全各级领导与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努力做到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多和师生进行沟通交流,时时刻刻了解师生在想些什么、关注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始终保持平等,与师生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示范引领作用。
(2)加强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在当前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如何利用好QQ、微信、微博等来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政工作的手段和途径,是每一个从事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学会运用这些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其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各大高校还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管理,避免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上一些错误观点和思想的误导,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应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整体教育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积极组织、开展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
(4)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应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充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让学生在接受帮助和指导的过程中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业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业,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积极帮助解决教师的合理诉求。
(5)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与我国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适应,高校团学组织逐步探索形成了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即以共青团组织为枢纽和中心,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大局,辅助配合教育教学部门和教师培养人,是战略配合者;在广阔的课外空间以及网络空间里,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成长的平台载体,提供组织归属和组织化成长空间,拥有着可为、能为、应为的广阔天地,是服务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角。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要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优势,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充分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6)健全高校思政工作评价体系。高校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还要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一票否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总而言之,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人员,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因此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改革贡献力量。
[1]镇方松.高校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路径[J].科教文汇,2017,(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