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编者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會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新型智库建设中,在全院形成了“激发内生动力、聚集社会合力、提高服务全省发展贡献力、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强化支撑创新保障力”的“五力”发展共识,努力发挥社科院理论阵地、学术高地和新型智库作用,服务黑龙江振兴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院第十九届院长联席会议暨首届智库论坛》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汇报和交流了该院近一年来在推进智库建设方面的做法、体会和思考。本刊将朱宇院长的发言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朱院长,您好!请您谈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推进智库建设方面有哪些做法、体会和思考。
朱宇:好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院在推进智库建设方面的做法、体会和思考。
第一,紧扣省情聚焦发展,智助黑龙江全面振兴。我院紧密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扣省情、对焦发力,智助黑龙江振兴发展。
1.确定系列研究课题,破解黑龙江振兴之“困”。一是精准对接决策需求。对策研究课题由省主要领导圈批一类扩展到“省委书记、省长圈批,省委常委、副省长圈批,部门委托和地市委托”四类,强化供求对接,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陆昊省长签批的《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等课题被我院确定为首批年度重点应用对策研究课题。二是申报高等级课题。以应用对策为主,去年以来全院立项各类课题16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省级课题63项。三是密集开展省情大调研、大走访、大对接。围绕总书记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放思想、改进作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重要指示,院里确定了首批16项省情调研课题。目前,百余名专家学者已深入各地各系统各行业开展调研和对策研究。
2.推出系列研究成果,贡献服务决策之“智”。去年以来,我院承担省主要领导圈批课题、省领导交办课题24项。其中,《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危害犹存》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获省领导批示。在皮书方面,皮书项目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再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优秀报告奖,系列皮书已成为重要的特色数据平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库品牌,得到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认可,以及省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推介。在基础研究方面,《黑龙江通史》《黑龙江屯垦史》两大系列项目扎实推进,我院一年来出版《哈尔滨犹太人图史》《黑格尔与哲学史》等25部著作,进一步加深学术积淀、扩大学术影响。在第十六届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中我院41项成果获奖。
3.召开系列高层论坛,引进高端智库之“力”。去年10月以来,我院两次受黑龙江省政府和中国社科院委托承办“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高层智库论坛”,两次受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与光明日报社三方合办“一带一路”与黑龙江全面振兴高层论坛,受黑龙江省政府和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委托承办了“一带一盟”建设与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论坛。以上论坛,先后汇聚中俄两国以及日、韩、蒙、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各国的近500余名政府官员、智库专家、金融家和企业家参会,围绕80多项议题设置了5场大会、10场分组会,汇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307篇,在《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刊发学者观点摘要和专访48篇,撰写上报智库专报成果10篇。系列论坛为推动“黑龙江丝路带”建设、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汇聚了国际高端智库的支持,也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凤凰卫视和俄新社等100余家媒体报道了论坛,在国内外、省内外几度形成关注黑龙江对外开放、关注东北振兴的舆论热点。我院连续承办和参与了由我院与韩国国史编撰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韩抗日历史问题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在东北亚地区历史问题研究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谋篇布局创新发展,全方位提升服务发展贡献力。我院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大对接,倾力聚集一切可用的内外部资源,开门办院、开放发展,延伸智库服务触角、扩大智库影响力,提升我院服务全省发展的贡献力。
1.开辟服务振兴发展新领域新通道。我院承担黑龙江省简政放权第三方评估工作,院主要领导挂帅,组建60余人的专家团队,深入23个省政府部门和10个市县区调研,对全省简政放权工作的成效、问题及原因进行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撰写4个专题报告提交省政府,推进了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拓展了服务发展新领域。我院与省深改办合作,直通全省改革发展核心,承担招标课题4项;与省社科联合作,承担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5项;与省检疫检验局合作,共建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黑龙江欧亚经济联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开辟了服务决策新通道。
2.构建服务振兴发展新网络新格局。将支持地方发展纳入我院智助黑龙江的大格局,实现了智助黑龙江振兴发展重点方向、重点领域上的重点布局。院主要领导带队,赴哈尔滨、佳木斯、黑河、牡丹江、伊春及绥芬河等市地调研、对接,展开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战略合作。布局沿边开发开放研究,与牡丹江市联合开展“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研究;与绥芬河市联合建立“省社会科学院沿边开发开放调研基地”。布局现代大农业研究,与佳木斯市联合开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研究,开展深度合作及重点科研攻关。布局历史和民族文化研究,与双鸭山市联合开展历史文化概览项目,与大兴安岭联合开展历史文化宣传展示项目。构建了依托12个地市分院、6个省情调研基地,覆盖全省的决策咨询服务网络,实现了与市地合作由“点对点”向“点面结合”战略合作的提升和扩展。
3.构建服务振兴发展的引智聚才新平台新机制。去年以来,我院发挥密切联系国际、国内两支智库专家队伍的优势,向着“更高、更广、更精”的目标,努力构建汇聚东北亚各国智库、国家顶级智库、东北三省一区智库,共同服务黑龙江振兴发展的“引智聚才”大格局。一是联大靠强,引进智力支持。紧紧盯住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一国家顶级“智力宝库”,院主要领导多次专程赴京拜访中国社科院领导,争取对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支持。与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启动为期五年的“黑龙江振兴发展共同研究”系列项目;与社科文献出版社签署《学术资源建设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合作出版《东北亚蓝皮书》和建设东北亚研究数据平台(库)的框架协议;与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全面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一年多来,我院邀请中国社科院10余个团组近百人次专家学者来我省调查研究,为我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创办联盟,开辟聚智新平台。我院在国内首创由中、俄、日、韩、蒙等国51家智库机构组成的东北亚智库研究平台,掌握话语主导权、发声制高点。联盟吸引国外智库12家,省外知名智库39家,聚合智库资源,开展智库协作研究,为区域内各国政府决策、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促进东北亚区域的合作交流,助力我省开放发展。三是延揽精英,汇聚高端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请国内外精英人才为我院名誉和特聘研究员,今年又新增10名,其中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各2名,均为所在国高端智库中长期致力于东北亚区域问题研究的知名学者。目前,全院已有国内外名誉和特聘研究员31名,为我院拓展和巩固国内外合作空间、提升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学术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东北亚研究会换届契机,又进一步聚集了百余名省内外政府领导、智库专家、商界精英为我省对外开放大局服务。一年多来,我院邀请和接待9个国家20个团组学者93人次专家学者来我省交流研讨,我院学者8个团组40多人次出访7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声音,展示黑龙江学人风采。
第三,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按照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省委《关于加强黑龙江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和2016年全省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安排,黑龙江省社科院要重点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努力建设成为省内综合性高端智库。作为黑龙江省新型智库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一年多来,院主要领导带队赴兄弟社科院和专业智库学习,先后走访10余个省区市的20余家智库。目前我院已成立新型智库建设和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以及专门工作机构——创新办和智库办,正起草创新工程实施方案,进行顶层设计,推进创新工程。
1.明确目标路径。我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宗旨,以打造省内综合性高端智库、跻身国家级重点智库行列为目标,重点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行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战略,以开放性机制和竞争性机制“两个机制”相结合为着眼点,以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能力”为着重点,以推进高端智库平台创建和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改革、智力报偿改革的“一创三改”为着力点,不断激发我院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整合协同智库主体、智库要素、智库平台资源的社会合力,不断提升我院在促进国家和黑龙江省各项事业发展中的贡献力和影响力,为黑龙江省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打造省内综合性高端智库。着眼未来发展,突出我院的地域特色优长,组建一批有效服务全省发展的新型智库。一是依托院经济片经济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整合经济学相关研究资源,成立黑龙江经济振兴研究院,突出黑龙江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二是依托院社会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整合相关领域研究资源,成立我省社会舆情与地方治理战略研究院,深化社会舆情、地方治理研究,为实现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依托院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组建我省历史文化研究院,为提升边疆大省的文化底蕴提供智力支撑。四是依托院文献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和各研究所谋划组建我省信息情报研究院,整合院内外资源,建立专业特色数据库,依托社科文献出版社大數据平台,共建东北亚战略数据库,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五是依托院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设我省社科理论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以我院智库专家为主体,整合省内外智库专家和政府相关研究人员等师资力量,打造高端、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平台。六是整合全院资源,组建黑龙江公共政策评估中心,强化针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的第三方评估,为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提供智力支持。
3.争创国家级重点智库。以创建中国(哈尔滨)东北亚研究院为牵动,以品牌论坛、学术名刊、精品皮书、专业数据库为支撑,整合院内学术资源,引进国际国内智库支持,争创国家级重点智库。一是重点打造国家级特色专业智库——中国(哈尔滨)东北亚研究院。借鉴云南中国南亚国家研究院、宁夏西夏研究院模式,整合国际问题相关研究资源,依托国际片三个研究所在对俄研究、东北亚和国际问题研究的传统优势、深厚积淀和国际国内影响力,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智库联盟、黑龙江省东北亚研究会等国内外高端智库的智力支持,创建中国(哈尔滨)东北亚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智库,为我国特别是我省开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进一步做实东北亚智库联盟。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东北亚各国智库机构战略合作为抓手,充分发挥东北亚智库联盟平台作用,借助国内外高端智库资源开展联合课题攻关。建立与多国研究机构、智库专家的常态化、制度化交流合作机制,以国际化视野,联合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三是进一步提升品牌论坛决策影响力。经多年积淀,我院在中俄及东北亚合作领域的智库研讨会等已办成品牌国际论坛。今后要在精准设定议题、邀请高层次专家、提交决策信息和智库意见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智库平台,为黑龙江省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进一步扩大名刊、皮书影响力。由《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社会科学》《西伯利亚研究》《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和筹划的《东北亚研究辑刊》组成的院办期刊群,要在引领学术发展、拓展优质资源、融入互联网时代等方面精准发力,提高质量。《学习与探索》要从国内一流向国际有影响力刊物迈进。聚合院内外人才资源,提升《黑龙江经济蓝皮书》《黑龙江社会蓝皮书》《东北蓝皮书》的原创性、专业性、权威性,以高质量的预测和权威发布提升我院国内国际影响力;有效整合挖掘研究资源和潜力,重点打造东北亚蓝皮书、中俄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双语版中俄经济合作蓝皮书)等高端智库成果。
记者:朱院长,您的谈话使我们了解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的做法与思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了先进经验,推动了新型智库建设的繁荣发展。相信通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不懈努力与改革创新,一定能够达到“五力”发展目标,使新型智库充分发挥其“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服务黑龙江振兴发展。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
(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