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莎莉
(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500)
大学英语教学多模态分析及有效性提升策略
赵莎莉
(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500)
多模态教学属于新型的教学理念,广泛地应用于语言教育领域。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用多模态教学理念,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等的影响,出现诸多问题,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多模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提升对策,包括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健全教学考核制度、坚持多模态与适应原则、开展英语课堂多模态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多模态分析;有效性;提升策略
大学英语教育在重视传授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推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摒弃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言能力,在教学中融合多模态教学方式、协调多种教学模式,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一)教师方面因素
教师在开展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为目标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沿用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多英语教师缺乏国外留学的经历,不擅运用多媒体与多模态技术,专业素质需要提升。
(二)学生方面因素
学生的素质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都将影响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从学习兴趣方面来看,大学生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化特点,枯燥无味的教学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从学习动机方面看,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顺利地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仅仅按照考试要求学习英语,不能有效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从招生数量与规模上看,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阻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校方面因素
高校的英语教学受到学校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忽视对教学设备的投入,硬件的缺乏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教师在开展听力教学时,需要以视频设备与听力语音室作为重要支持;学校的办学呈现出功利性的特点,忽视校园学风的建设,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一)缺乏对多模态教学的认识
多模态分析的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一直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这也是常规英语教学理念所造成的,教师受到自身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开展单模态的语言输入性教学,难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开展多模态教学。很多教师缺乏对多模态教学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处理和优化各种教学模态,也就难以发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优势。
(二)大学生英语教材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的高校普遍采用的英语教材仅针对单模态与单向教学,无法满足多模态教学的需要,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厌倦,吸收不到有价值的知识。进一步看,这由于英语教材方面还无法契合多模态教学,主要反映在:大学英语教材种类单一,主要是通用型的英语教材,缺乏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容易出现与学生学习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同时,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呆板,仅仅局限于文本形式,忽视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结合。
(三)大学生缺乏多模态学习的意识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对英语词汇与语法的灌输,在听说课堂上的语言操练中,老师念一遍词汇,学生就跟读一遍词汇,这种只依赖于听觉一种模态的方法过于单一,教师自身也未形成多模态学习的习惯与意识。部分学生面对多模态信息时不知所措,阻碍英语多模态教学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构建知识体系,难以形成英语语言思维。
(一)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的环境,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座位安排,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根据英语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法、互动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方式等,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中收获更多的乐趣。教师除了要重视优化多模态的教学环境外,还应当重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辅助教育的作用,如建设大学英语语言实验室,开展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与互动,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健全教学考核制度
教师对多模态教学方式的把控能力有待加强,应建立健全教学考核制度,为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完善教学考核制度能为教师调整多模态教学形式与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以便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英语人才。教师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即期中、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融入多模态的教学方式,重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应创新考核方式,真实地反映学生多模态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考核制度,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全面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自主学习、学习进步等状况,综合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在多模态的环境之下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工作,促进多模态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坚持多模态与适应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所讲述的内容形式多样化,需要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多模态的教学效果。当然,并不是每节英语课堂都应采取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而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灵活掌握教学模式[1]。在多媒体课堂中,大学英语课堂要采取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丰富课堂体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教学体系的形成。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并不是直接参与,而是以学生为主,积极地干预,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表达。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要点,不注重多模态信息的协调互补,只会降低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制约课堂效率的提升。
(四)开展英语课堂多模态教学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多模态教学,将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在多模态教学设计中要结合课堂环境、学生个性、教学内容,设计大众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提高英语视觉、听觉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建立不同的工作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西方的社交礼仪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播放西方社交礼仪的视频,并帮助学生总结视频中有关社交中运用到的单词、短语和句型,然后提出问题“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让学生讨论视频中和自已所知道的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并进行总结,最后设置情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西方人在社交场合中是如何运用社交礼仪知识、技巧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声音、视频等感受社交场景的真实性,实现知识的拓展,在表演和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学习记忆,在讨论中锻炼思辨能力,在表演和体验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重视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多媒体的技术,学会制作电子课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教学重点部分,使多媒体和模态得到结合和优化,以充实课程内容,满足教学目标。此外,还要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明确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在大学教学课堂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方式时,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1]常琅.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分析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0):45-46.
[2]樊永仙.基于ESP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与策略[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62-65.
[3]吕卓童.近五年国内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14(23):45-47.
[4]刘海清.基于多模态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27+102.
[5]陈江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J].文化学刊,2015(5):106-108.
MultimodalAnalysisofCollegeEnglishTeachingandStrategiesforImprovingEffectiveness
ZHAO Sha-li
(Nancha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500, China)
Multimodal teaching, a new teaching concept,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teaching concep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ability and so 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adaptation, development mode and multi mod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ultimodal analysis; effectiveness; promotion strategy
H319
A
2095-7602(2017)11-0158-03
2017-07-21
赵莎莉(1976- ),女,讲师,从事高校英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