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长期应用预防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2017-03-28 21:39:41孙建华宫玉典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并发症肝硬化

孙建华+宫玉典

【摘要】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乳果糖)长期应用对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 保肝降酶、利尿、蛋白等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护肝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比较两组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发生情况及腹水消失情况。结果 治疗组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及腹水消失率(12.9%、24.2%、79.0%)均优于对照组(32.2%、45.8%、61.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长期应用能有效改善肝硬化症状, 减少腹水的产生、降低自发性腹膜炎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但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法与普通综合治疗有明显差异, 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微生态制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5.063

肝硬化的发病原因较多, 该病治病因可以以一种或多种原因共同引起[1-5]。发病机制主要是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以及以假小叶与再生结节为主要的临床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肝病[2]。该病在临床中以门静脉高压与肝功减退为主要特征, 常伴随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及自发性细菌腹膜炎而导致患者死亡[3]。近年来通过文献报道的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 文献中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导致并发症的因素出发, 调节肝硬化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着手, 渐渐减少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而逐渐改善患者的肝炎临床症状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肝硬化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较低常常容易引起患者肠道黏膜水肿及肠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等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本文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的微生态制剂治疗对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2月入住本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1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其中男87例(71.90%), 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34.65±7.78)岁;女34例(28.10%), 年龄27~55岁, 平均年龄(36.50±6.17)岁。121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62例)。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病毒, 保肝降酶、利尿、蛋白等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护肝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9980004)口服治疗, 3粒/次, 3次/d, 乳果糖口服溶液(莱阳市江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74010)口服治疗, 15 ml/次, 3次/d, 疗程持续2年以上。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準 患者每12周复查, 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发生情况及腹水消失情况。其中腹水消失为24周后患者腹水完全消失且未再出现的患者。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及腹水消失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正常人体中肝脏的正常状态下, 肝脏与人体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构成了一个可控制的生物活性状态, 若该状态遭到破坏则该生物活性环境达不到平衡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病理生理特征的出现[5-9]。在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体循环汇总的内毒素存在各种导致肝病的因素, 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在近年来大量文献通过对肠源性内毒素与肝病关系的报道, 该病逐渐受到关注。患者由于体内肠道菌群数量之多, 种类之杂, 结构的复杂性与内毒素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慢性肝病患者由免疫能力低下可导致患者体内的胆汁分泌异常, 门静脉高压, 进而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该病症又可对患者的肝脏造成第二次影响, 进入恶性循环[6, 10-13]。根据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环境与患者体内存在的肠源性内毒素及慢性肝硬化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13]。在临床中治疗肝硬化患者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病毒外还应对患者进行保肝降酶、降低门静脉压从而对患者进行综合方面的治疗, 调节肠道菌群环境[7, 14-16]。临床中常见的肠道微生态制剂一般有益生菌、益生元两种, 还有一种为合生元为两者的一种合剂。目前用到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主要包含双歧杆菌、嗜热球菌及乳酸杆菌。对患者进行有益菌的补充目的在于提高患者体内益生菌的菌群优势, 逐渐修复患者体内肠道黏膜同事定植在黏膜上的正常菌群形成膜状结构对肠道进行保护[8]。通过对有害菌定植占位的方式来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繁殖。肠道菌群中益生菌能够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食欲从而提高了人体对摄入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提高机体的免疫及抑菌能力。口服乳糖后人体较难吸收, 但其能够促进对有益菌的生长繁殖, 加快机体内肠道的有害物质的排除, 内毒素血症水平下降, 肝内炎症减轻, 促进白蛋白的合成, 从而减少腹水的发生。通过对两种物质的联合应用在促进体内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同时还能降低体内有害物质及内毒素、血氨等物质的排除, 保持一个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力的预防了自发性腹膜炎和肝性脑病的发生, 并促进白蛋白的合成, 减少腹水的再次出现。理论上, 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的发生同肠道菌群的紊乱有直接的关系, 服用合生元后可减轻肠道炎症, 改善肠道水肿, 且内毒素血症的水平的降低, 减少了肝内的炎症, 降低门脉压力, 从而应该能够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但可能是由于并实验样本数相对较小, 追踪时间相对较短的原因, 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虽有所下降, 但未达到明显效果。

本次临床对照观察表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乳果糖长期合用治疗肝硬化, 能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炎症状并降低自发性腹膜炎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明显减少腹水的再次发生, 但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法与普通综合治疗有明显差异, 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Pinzone MR, Celesia BM, Di Rosa M, et al.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t J Microbiol, 2012(2012):694629.

[2] 郑三菊, 王崇慧, 占国清.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1):62-65.

[3] 张世睿. 微生态制剂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6, 8(2):44-47.

[4] Guerrero HI, Torre DA, Vargas VF, et al. Intestinal flora, probiotics, and cirrhosis. Annals of Hepat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exican Association of Hepatology, 2008, 7(2):120-124.

[5] 陈渝萍, 钟转华, 梁月环, 等.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0, 22(4):204-207.

[6] 陈彩琴, 杨倚天. 微生态制剂对预防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4):440-442.

[7] 黄灿, 程晟, 沈素. 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 15(4):440-442.

[8] 王伟芳. 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脏功能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5.

[9] 原庆, 王惠吉.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北京医学, 2005, 27(2):115-117.

[10] 韩宇.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 19(1):74.

[11] 石昕, 屈铁男, 李广成, 等.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 17(4):303.

[12] 周俊, 张泰昌.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 4(6):328-331.

[13] 赵坚敏, 胡荣昕, 朱琦.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腹泻56例临床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67-68.

[14] 孙天燕, 王惠吉, 原慶.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及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医学研究杂志, 2008, 37(3):78-80.

[15] 孙晓晖.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18):1-2.

[16] 张剑平, 刘颖翰, 常桂红, 等.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4):785-786.

猜你喜欢
微生态制剂并发症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6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8:3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