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27 05:49:37樊永涛王劲松李世楷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化网络空间代码

樊永涛, 王劲松, 李世楷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是实施作战指挥的方法和形式。目前,美军提出了网络支援与网络作战分离的指挥控制模式,整个网络空间指挥控制过程形成作战管理和支援管理2种机制,具体的作战指挥关系有战术控制、直接支援和行政管理等[1];并提出网络空间战要在高层决策、集中指挥前提下,运用监控任务式指挥、委托指挥等方式[2]。相对而言,我军在网络空间作战特点、作战评估和作战力量建设等方面研究较多,对于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的特点对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提出了如下问题: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特点对其指挥方式提出了何种基本要求,其依据是什么,需要运用何种指挥方式来满足其要求并解决问题。根据这个思路,笔者研究提出4种指挥方式的运用构想,对理解和把握网络空间作战指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空间作战指挥对指挥方式的选用要求

任何一种具体的作战指挥方式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作战指挥的要求。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的战略性、协同性、时效性以及技术性特点对其作战指挥方式的选用提出了以下4方面的要求。

1)把握战略性。目前,网络化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命脉和战略资源,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受网络攻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旦重要的网络陷入瘫痪,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秩序和民众的切身利益,甚至整个国家安全也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的战略性特点要求选用作战指挥方式时要注重解决战略性问题,把握战略性要求,抓住网络空间本身的战略性地位,满足网络安全到国防安全的战略需要。

2)注重协同性。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的协同性表现在作战和攻防力量的协同、军民力量的融合、作战时间的平战一致、作战空间的相互渗透以及作战行动的关联同步等方面,决定了网络空间作战的协同多而广。在作战力量、时间、作用域和行动等协同内容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实施作战指挥时要注重对象、时机、场合和方法。因此,选用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时必须注重协同性,根据协同内容,确定协同方法和形式,解决作战指挥中的协同问题。

3)兼顾时效性。网络攻击多发生在具有网络漏洞、后门和安防薄弱的节点上,一旦由于系统优化,补丁升级、漏洞曝光和后门关闭等导致错失战机,将会影响作战行动;攻击指令可在几秒钟内破坏、辐射至整个网络,需要在以秒计的时间内发出指挥指令;从技术、信息量和用户数3个方向定义的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揭示了其具有的动态性特点,即用户接入、路由选择、网络应用和攻防对抗等都在变化,这使得网络空间每刻的状态都不同。因此,作战及作战指挥的时效性要求指挥员必须把握作战时机、效果和网络空间环境特点3个因素,在选用作战指挥方式时必须要兼顾作战指挥的时效性。

4)立足技术性。与其他作战方式相比,网络空间作战最大的不同是网络空间具有的技术特质赋予了网络空间作战的技术“脉搏”驱动性,即不能脱离技术而泛论空谈指挥问题。技术是网络空间作战的支撑和基础,包括关键性技术的现状、内核技术的瓶颈以及前沿技术的趋势对网络空间作战与指挥都具有驱动和引领作用,如木马、病毒和密码破译等技术的原理、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空间作战中应如何指挥进攻与防御。因此,技术决定战术,战术改变作战,作战决定作战指挥方式。技术驱动的特点以及战法与谋略运用要求选用指挥方式时要立足技术本身的层次、原理和技术运用特点等。

2 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指挥方式是解决指挥中存在问题的形式和方法,选择指挥方式时既要考虑作战指挥要素,又要考虑具体的作战活动过程,包括作战样式、指挥对象、指挥手段和武器装备4个方面。

2.1 作战样式

作战样式决定了指挥方式。网络空间的作战样式有网络情报战、网络心理战、网络破击战、网络防御战、网络阻控战和联合作战中包含的网络空间作战等,近年来出现的军事交战、颜色革命、恐怖袭击、间谍暗战、金融震荡和意识形态斗争等都与网络空间作战密切相关。如:网络情报战是围绕情报而展开各种作战行动的作战样式,需要具有战略性指导、时效性强、稳定性高的作战指挥方式;网络破击战是以网络攻击为主要手段,包括对敌方网络发起扫描、嗅探、渗透、攻击和控制等行动。其中:网络攻击是指为破坏敌方网络系统和网络信息,削弱其使用效能而采取的行动[3],网络攻击行动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攻击作战的指挥方式,如在获取主机运行shell、密码破译和内网渗透时,就需要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指挥方式,而有的则需要以结果、目的和成效等为主的任务式指挥方式;网络防护是指保护己方信息网络系统正常工作和数据安全有效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和行动,是网络防御战的主要手段,网络防护作战需要根据其防护的目的、重心、防护手段和措施等来考虑其作战指挥方式,如以网络补丁、网络漏洞和系统软件后门等实时升级和维护为主的网络防护行动,可考虑采用常态化、制度化的,以管理模式为主的作战指挥方式。

2.2 指挥对象

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的对象包括实施与保障网络空间作战的所有力量,具体有作战力量、保障力量、支援力量和特殊作战资源等,不同类型的指挥对象对指挥方式的要求不同。作战力量中的网军是网络空间作战指挥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实施作战行动的主力,而其中的计算机技术精英,即“黑客”具有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数量少和智商高等特点,一些高级黑客(有时1~2人)就能完成所有的作战任务,不需多余的指挥和保障等,只需布置作战任务和提出要求即可。保障力量包含从事网络管理、信息保障和军事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也是网络空间作战指挥对象的一部分,其常年从事网络、通信设备维护和保障,置身于战场和保障工作的一线,对核心网络、基础网络和通信设施等正常运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如针对某一特别任务临时聘用的军外高级网络安全专家、国内外著名黑客和地方安全公司等支援力量,由于隶属和利益关系,其在网络攻防中具有破坏性大、易于指挥和难于控制的特点,但在实施网络突破和渗透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何种指挥控制方式使其既能自由地发挥能力、释放潜力,又能很好地控制其活动,为我军服务,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具有虚实结合的主机、账号和节点等作战资源也是指挥对象的一部分,其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由于在网络空间作战中要不断地调用、部署、重置、转移和隐藏这些特殊作战资源,所以要运用具有安全保密和认证识别等功能的指挥方式。

2.3 指挥手段

指挥工具、手段和技术等影响和制约指挥方式的运用。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应用高技术性的指挥手段使各层级的指挥者实现了网络化、虚拟化的面对面指挥。指挥者可实时掌握指挥对象的情况,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和并行、分散、动态的实时控制;指挥对象也可实时了解指挥者的总体作战意图,并在统一的意图下实施更加灵活、主动的行动;指挥者既可按级实施指挥,也可根据需要及时实施越级指挥。高技术性的指挥手段打破了指挥活动中的时空界限,提高了指挥效能。但拥有高技术特点的指挥手段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充分利用高技术指挥手段带来的便利,也要兼顾其安全和保密问题。同时,也应考虑使用一些备份的、保底的和无高技术依托的原始指挥方式。

2.4 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对指挥方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武器装备的使用特点和使用要求上。首先,网络空间作战中武器装备具有“穷人原子弹”的特点。众所周知的颜色革命、“震网”和“火焰”等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攻击事件、维基揭秘、斯诺登事件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被黑客操纵事件等均表现出如下特点:在网络空间战中一旦武器装备发挥作用,其威力就会在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中不断地相互影响,层层放大。虽然达不到核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但却能在政治、军事、社会和经济等领域中形成独有的软破坏,并呈现出颠覆性、突发性、隐蔽性和恐怖性等特点。因此必须注重采用条令、法规等形式的指挥,不断地研究国际准则和法律,在网络空间战中逐步提高威慑力和反恐作战能力。其次,网络空间战中武器装备具有“漏洞”特点。网络空间作战的核心手段是寻找目标系统的脆弱点,即漏洞,包括协议漏洞、软件漏洞和硬件漏洞等。基于漏洞是网络攻击的核心,是达到网络攻击和渗透的直接手段。但漏洞具有“见光死”的特性,很多著名的0day漏洞,当其利用被发现,采取打“补丁”和重置等技术手段后,则继续利用该漏洞实施的攻击就会失效。针对这一特点,实施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时,必须把握时机、场合,尽量采取精确、智能的指挥方式,要一击必中,并对下级指挥员提出严格要求,及时干预和修正作战行动,避免出现不分场合,不论作战结果任意使用和重复使用各种漏洞等问题。

3 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的具体运用

针对网络空间作战特点和诸多影响因素对指挥方式提出的新要求,按照战略问题集中处理、协同问题网络化处理、时效问题代码程序处理、技术问题精确处理的思路,分析4种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方式具体运用的优势、原理及要求。

3.1 集中式指挥

集中统一指挥(简称“集中式指挥”)是最基本的作战指挥方式,是“兵贵权一”的核心体现,其实质是对指挥权的高度集中和统一[3],是集中兵力和己方优势来解决作战指挥中的主要矛盾,也是解决战略性问题的首选。

1)集中式指挥的优点是能按照指挥者的意志统一行动,解决关键问题和全局性问题,能够对下级的落实指明方向和方法,便于执行,且强化了对下级的控制和调整,可确保更好地完成任务。不足之处是不利于发挥下一级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下一级的客观情况和细节缺乏具体的掌握和运用。

2)集中式指挥的原理和本质是集中指挥权,统一行动,使指挥者能站在战略高度对待和着手解决网络空间作战中的问题,统一筹划各军种和地方网络空间力量,实现行动一致、技术融合和资源共享,并最终实现集中指挥下的联合作战。如:在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可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军委直属的战略支援部队的网军作战力量和地方网信力量,形成整体合力,统一军地行动,联合实施网络侦察、舆情监控和网络安全防护等活动,协调一致地达成作战目的。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机构如图1所示。在战区作战指挥层面,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可根据上级意图和自己的决心实施网络空间作战,对兵力部署、行动方向和主要协同事项作出统一安排,使一切行动均紧紧围绕联合作战的目标。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下,指挥者可从战区作战任务的全局出发,围绕影响全局的关键性问题,统一计划、安排和协调所属各军兵种的作战行动,具体明确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及其遂行任务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这样有利于解决关键性问题和实现全局性联合作战目的。

图1 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机构

3)运用集中式指挥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最小范围地暴露其缺点。其实质是要洞悉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的关系,拿准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的程度和范围等。因此,可通过网络化、实时化的指挥信息网络把下级的主动性与其作战时的具体、客观情况及时反馈到上级,做到最大和最小的对立统一。

3.2 网络化指挥

网络化指挥是作战指挥方式发展的趋势,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指挥技术、手段发展而形成的实现指挥信息流在网状结构中不断传递、运行的一种指挥方式。

1)网络化指挥的优势是利用指令信息的多路径传播,保证指挥的不间断性;利用协调信息的网络通播,确保指挥的时效性;利用情报数据流的保密传输,确保指挥的保密性和稳定性。不足之处是占用的网络资源量大,同时耗费指挥网络效能时间长,并需要高速、高效的信息网络来保障。

2)网络化指挥的原理是依靠虚拟技术、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技术等,使指挥信息稳定、不间断地运行和流通于指挥信息网络中。其内容包括指挥信息的网络化传递与处理、指挥活动关键节点的网络化控制、协同内容的网络化同步。每一个层级和不同权限的指挥者均可参与和实施响应的指挥活动,完成各自的作战任务。网络空间作战中,作战指令信息流在作战体系中按照指挥关系纵向流动、反向反馈和跳变流动,形成稳定、高效的指挥关系;协调信息流按照协同关系在友邻之间,或按照协调关系在指挥机构部门和要素之间横向和双向流动,形成资源和数据的共享;情况信息流按照作战和指挥需求在全体系内有序、全向流动,形成实时的网络空间作战态势感知图。网络化控制是把指挥活动的关键节点作为控制重点,从指挥控制的量与时机方面提高控制效率。网络化协同的关键是网络化同步所有协同内容,综合一体地对指令信息、协调信息和情况信息进行同步处理,实现对协同问题的对接、转化和融合。

3)运用网络化指挥必须注意网络空间作战的协同问题。对于网络空间作战,各种协同性问题表现在作战态势上就是相同网络层级之间内部的协同问题和对应的网络空间4大作用域之间的作战协同问题。如:网络空间作战分为战场网络战和战略网络战,军兵种协同和军地协同问题就是战场网络战和战略网络战的本质区别。战场网络战和战略网络战的关系如图2所示。未来战争是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体系对抗。无论如何区分,网络联通性、技术互容性使得对战场网络战和战略网络战要形成一盘棋的思想。在平时就要把网络式指挥运用到如舆情监控、侦察扫描和网络安全评估等网络空间活动的军兵种协同或军地协同的训练活动中,形成制度化的协同训练模式,不断地运用和完善网络化指挥。

图2 战场网络战和战略网络战关系

3.3 代码式指挥

代码式指挥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标准指挥,是指挥机构利用代码指令代替语音、文电等指令,按照标准化、程序化的指挥流程、计划,在适当时机,发挥代码控制和代码指令协同的优势,并根据代码式指挥的指挥控制关系对部队作战行动实施的指挥。代码指挥控制关系如图3所示。

1)代码式指挥具有便捷、智能和主动响应的特点,可使指挥员快速适应作战情况,迅速传递作战指令并及时得到响应和反馈。其优点是指挥指令传递快,安全性、时效性高,这是由指挥代码的特点及其功能决定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需要提前预置和统一标准,灵活性不高,遭受指挥对抗后易失效。

图3 代码指挥控制关系

2)代码式指挥是响应式、智能式和固定程序式的指挥方式,可在网络防御的入侵检测和应急响应行动中发挥其优势。如:在应对各种入侵、网络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事件时,作战响应时间以秒、毫秒为单位计算,必须依靠这种智能响应的指挥模式来提高指挥效率。代码式指挥也是强调军语代码统一的指挥方式,在网络空间作战参战力量多、作战空间广、战场情况变化快、作战指挥十分复杂的情况下,降低指挥复杂程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代码指挥,预先制定完善的标准制度来规范指挥行为,使各级、各类指挥均有章可循、形成默契。如:在联合作战中,对“瘫痪”“压制”和“增援”等的理解与在网络空间作战中的理解必然不同,必须提前协调统一。代码指挥是一种预置指挥模式,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空间作战中,各种指令运行以光速计算,必须把指挥代码预置于指挥程序中,对各种情况做出预处理和预判,并自动跳转运行。如:在“震网”病毒攻击核设施时,病毒要对网络硬件、工业控制硬件、软件和漏洞等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估、搜索和判断,在没有直接外部指令的条件下,根据内部的指挥控制代码,自动评估并执行搜索、休眠、更改和破坏等作战任务。

3)运用代码式指挥应注意2个问题:一是要强化代码指挥的认知。指挥代码突破了语音、文字和图像等外在表现特性,把各种指挥信息转换为统一的指挥代码,增强了指挥信息传输、应用和安全保密功能,但同时也对指挥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挥员应能够把原来直接又形象的指挥信息通过编译处理,转换为简单易用的代码,并能及时传输给下级指挥员,有效地实施作战行动。二是要注重代码化指挥的落地和实战训练。代码式指挥要依托各种指挥控制软件,可依靠地方院所、安全厂家和企业等,在网络空间作战装备研发、生产阶段就把代码库移植到装备中,为部队提供现成的代码指挥环境。同时,要在实战化训练及演习中不断地培养运用代码的意识,提高使用标准,减少错误,并及时更新代码,不断地检验运用,形成常态化和惯性化的代码指挥运用意识。

3.4 精确式指挥

精确指挥是作战指挥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和最高要求。从古至今的军事指挥者都一直在追求作战指挥的精确性,追求对部队的精确控制,以求精准达到作战目标。精确式指挥构想如图4所示。

图4 精确式指挥构想

1)精确式指挥具有科学、精准和高效的特点,与网络空间作战技术与信息力量的运用和融合密切相关,主要以精确打击弱项、短板和漏洞为突破,体现了网络空间武器装备和作战制胜手段的综合作用。不足之处是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技术细节,涉及的领域宽,指挥工作量大,对指挥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2)网络空间技术具有的前沿性、瓶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及密集的技术使用频率,使得粗放型、任务型的指挥难以满足技术带来的精确性要求,必须运用精密型、质量效能型的精确指挥来实施网络空间作战。精确式指挥确保了网络空间作战的效率,包括准确地掌握战场情况、周密细致地筹划作战行动和及时有效地调度所属部队等。精确式指挥是在网络空间作战侦察、攻击和防御等具体行动中实施的,是利用网络空间作战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密码技术等)实现的,是通过对网络空间作战力量(包括有生力量和资源力量)的精确控制来体现的。如:在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实施的攻击中,把缓冲区溢出的内存地址与物理地址做好精确转换,使指令指针指向预先写好的指令地址,触发网络攻击指令;在实施网络防御的追踪溯源行动中,把虚拟网络IP地址精确对应到现实经纬度坐标地址;在实施对国家或者政府、关键人物的网络监控中,把防火墙的过滤规则精确化、精准化,对关键词和关键目标的扫描探测进行精确过滤,进而提高作战效能。

3)运用精确指挥要注意网络空间作战制胜手段的特殊性要求。网络空间作战是一种以程序代码代替武器弹药,以信息代替或者控制火力,以思想认知代替武力征服,以非军事代替军事等制胜手段的作战方式,这体现了网络空间作战制胜过程、方式和机制的特殊性。要实施和运用这种特殊的制胜手段,必须有精准的指挥模式来保障,严格把握精确指挥的要求,利用技术的利刃,达到精准的指挥控制,实现高效的组织实施。如:以感知、控流、施效和毁瘫为作战攻击机理的网络空间战都是以精确实施为前提的,如IP地址数字的错误、程序代码中字母大小写错误等就可导致丢失作战目标、进攻停滞和指挥出错的结果。

4 结论

每种指挥方式都是指挥问题的一种解决形式,只考虑某一因素的要求或特点而采用的作战指挥方式,以及完全考虑整体而不兼顾某一因素特殊性的作战指挥方式都不能有效地提高作战指挥效能,达到作战目的。笔者从网络空间作战特点带来的4个问题入手,分析网络空间作战对指挥方式的要求和影响因素等,进而通过研究4种指挥方式的运用原理和要求,解决网络空间作战指挥中对应的4个问题,是对网络空间作战指挥问题的有益探索。网络空间作战涉及的问题广泛、复杂和多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指挥方式,紧跟网络空间作战领域中的新情况,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1] 郭宏生,朱滨,张凯.美军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控制浅谈[J].外军网络空间战,2014,2(4):41-44.

[2] 彭默馨,陈学军,李孝忠.解读外军网络作战指挥特点[J].外军信息战,2010,3(3):7-9.

[3] 庄洪林.对网络空间作战有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信息对抗学术,2015,2(6):26-27.

猜你喜欢
网络化网络空间代码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0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26
创世代码
动漫星空(2018年11期)2018-10-26 02:24:02
创世代码
动漫星空(2018年2期)2018-10-26 02:11:00
创世代码
动漫星空(2018年9期)2018-10-26 01:16:48
创世代码
动漫星空(2018年5期)2018-10-26 01:15:02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