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通分

2017-03-25 17:37:51耿寅伯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探究策略小学数学

耿寅伯

[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通分类知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涵盖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分数和通分的意义,从寻找最小公倍数、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三步入手,使学生能够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等相关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通分;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46-01

通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多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通分类知识。

一、找寻最小公倍数,为通分做准备

寻找最小公倍数是学习通分的首要步骤。在教学时,教师可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找出一些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区别,以方便对通分类知识的解析。

例如,在题目“请找出8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写出8的倍数,再写出10的倍数,学生通过比较发现,40和80既是8的倍数也是10的倍数,其中40是最小的,所以说40是8和10的最小公倍數。当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一边写8的倍数,一边观察这些数是否是10的倍数,所求得的第一个8和10的倍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在计算最小公倍数的题目时,教师也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通分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为通分做铺垫

师:其实生2和生3的两种做法都是正确的,但通过最小公倍数求解会相对简单一些。

在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加减法计算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分知识涉及的题目类型较多,在教学时,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分数通分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探究策略小学数学
论探究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学校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究
未来英才(2016年16期)2017-01-11 15:29:11
如何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
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对企业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贸(2016年17期)2016-11-17 13:42:22
刍议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长效性
科技视界(2016年23期)2016-11-04 13:18:04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