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子张
近年來,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对“教育扶贫”出台并落实了很多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农村学校,作为教育对特困孩子“精准扶贫”的主阵地,不应仅仅是继续简单地落实政府层面普惠性的经济帮扶,也不能仅仅是继续沿袭传统意义上关爱弱势的措施。农村学校也应该为“精准扶贫”做好铺垫。
一方面,要建立特困孩子台帐,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实现关爱有依据、培养有方向的目标。通过建台账,弄清住所、家庭成员、贫困原因、特长、学习、担负家务、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情况,为具体的经济特惠和身心关爱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要建立特困孩子特别账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除了各级政府普惠性的经济补助全面落实之外,学校要依托当地社团、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建立特困孩子特别账户,保障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所需,包括学习用品、吃饭穿衣、兴趣培养等。此外,要成立特惠帮扶中心,具体实施并管理特困学生特惠帮扶,实现组织保障和过程落实;结对子,形成“一帮一”的长效机制;深化家校联系机制;传递勤劳、孝敬的正能量,解开心中的自卑症结。
作为有担当的农村教育人,我们应该思考“农村教育该为‘精准扶贫做点啥”,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之中。这不是教育的表面追风,也不是不务正业,恰好这正是教育基于现实的任务,也是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本意,更是教育发展的未来。
(博客链接:http://zhangmenghui.blog.edu.cn/home.php?mod=space&uid=6458984&do=blog&id=74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