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富有学科特色的班级文化

2017-03-24 04:42:19翁靖琳
江苏教育 2017年79期
关键词:诗心诗意诗歌

翁靖琳

打造富有学科特色的班级文化

翁靖琳

班主任的学科优势能够丰富班级活动形式、深化班级活动的内涵,为班级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以诗歌教育为载体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语文学科优势,既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班级文化;学科特色;诗歌教育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打造出来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在打造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教师的学科素养能够丰富班级活动形式、深化班级活动的内涵,为班级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对班主任来说,围绕学科特色打造班级文化,实现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提升德育与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诗歌教育为载体打造班级精神文化,让诗歌教学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担任班主任的语文学科教师拥有的独特优势。一方面,诗歌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独特优势,“诗言志”“言为心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声,能够自然引起班级的精神文化共鸣;另一方面,以诗歌为载体的文化活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境,诗歌学习既能提升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又能涵养其精神,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笔者以诗歌为载体,在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意诗心”的班级精神文化创建,并将此贯穿于学生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双线并举,递进达成

考虑到打造“诗意诗心”班级精神文化的持续性,笔者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明确了德育和教学双线并举的递进式目标。

初一年级是学生诗歌学习的积累期,诗歌教学的目标侧重于指导学生积累背诵、仿写诗歌。在德育方面,初一年级是班级文化的形成期,我将德育目标定位为增强学生对打造 “诗意盎然”的班级文化的认同。

经过一年的积累,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创作诗歌了,此时诗歌学习的目标进阶为:指导学生学会用多种表达手法灵活地创作并传情达意。初二年级也是学生由少年转为青年的成长关键期,我将德育目标确定为以“诗意精神”涵养学生个性,培养其感恩精神,促进师生、家校沟通,实现班级文化与个人成长的互相促进。

初三年级是学生为三年学习交出满意答卷的重要时刻。经过对学生诗歌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发现诗歌阅读能力与作文语言表达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点。于是,借助班级的“诗意”文化氛围,我们组织了“分门别类辑古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阅读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意识。“励志”成为本年段的德育主题,我们强调“以诗言志”,把励志教育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向上的斗志。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德育、教学目标双线并举,不仅仅是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高度统一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德育、教学活动形式创新,彰显个性

初中三年,无论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日知录等教学活动,还是班会、晨会、青春仪式等德育活动,我们班都有着鲜明的“诗意诗心”班级精神文化烙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诗歌,滋养品德。活动有形,润心无声。

初一年级下学期,根据学生积累诗词的实际,我把阅读背诵诗歌与传统的诗歌吟诵结合起来,教大家吟唱诗歌。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了诗词吟诵小短剧,定期在班会课上进行展示。我们班的诗歌吟诵小品《百家小讲坛之长歌吟古韵》被推荐参加南京市初中语文“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诗、创作的热情。

初二下学期,学生们正式告别童年,进入少年时期。我带领全班共写一首诗,我指导每位同学按照“青春,……”的句式,创作诗歌,表达自己对青春的向往和感悟。最后,我们按内容把全班创作的47句诗编辑成了6个章节,并配上了音乐。在学校14岁青春仪式上,全班学生站成心形队列,每人朗诵自己的一句诗,《志·青春》表达了他们迈入青年时代的心声。

在初三年级的“分门别类辑古诗”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从诗歌意象、写作手法、表达主题三方面对所学诗歌进行整理,自主编写了具有实用性的诗歌意象汇总、常用写作手法十宗“最”、古诗意象分析等复习材料,为初三诗歌复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也在整理汇总的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

三、德育、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一举多得

以诗歌教学营造“诗意诗心”的班级文化氛围,德育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体现出了灵活性大、参与度高、感染力强的德育效果。

一是灵活性大。“诗意诗心”班级文化建设以诗为载体,灵动地连接诗歌教学与德育活动。具体的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德育目标确定。三年中,学生们开展了诗歌吟诵小品创作、“每人写句诗,共颂青春歌”青春励志主题德育活动、毕业诗词创作活动,更自发地在各类场合读诗歌、写诗歌。如我们学校的传统德育活动 “最美班主任”中的感恩献词环节,是让学生为班主任写文、留影,并制作“最美班主任”展板。我们班的学生以诗化的语言,表达了对我的感恩与赞美,并授予我“最文艺班主任”称号,令我受宠若惊。2015年6月毕业典礼上,同学们还吟诵了自创的毕业歌《武陵春》。“诗意诗心”班级文化建设滋养了学生的精神,以诗为载体的德育活动增加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可能性,而这恰恰是教育效果的最好体现。

二是参与度高。“诗意诗心”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贯穿学生初中三年,也是学生成长的宝贵记录。我们全班学生都能进行诗歌创作,如前文所述,只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写作前教师指导得当,编辑、修改工作组织得力,完成“我们的诗歌”并非难事,而这些也增强了学生一次次的团队合作的体验。在青春仪式上、在全校晨会上,集体朗诵自己的诗歌是我们班首创,更是给每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感染力强。“诗意诗心”班级精神文化在各类活动中彰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因为我们班的诗歌特色活动持续开展,学校让我们班组织学校的大晨会,“诗意诗心”班级精神文化让全班学生都感到承担晨会的责任,这次的大晨会取得了成功。家长会前,我把录像播放给家长看,家长们也深受感动。有家长还把全班集体朗诵《我们共同的梦想》的图片发在社交空间里,写上了祝福语:“梦想是绳,升起饱满的帆;梦想是帆,推动希望的船;梦想是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驶向远方。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努力拼搏,体验多彩快乐人生!”

王栋生老师说:“教育本是诗的事业。”开发富有语文特色的班级精神文化,让诗歌教学与德育活动充分结合,既是对诗歌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化,也是对德育形式的创新。

G631.5

A

1005-6009(2017)79-0050-02

翁靖琳,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0)教师。

猜你喜欢
诗心诗意诗歌
诗歌不除外
诗意地栖居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冬日浪漫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0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诗心依旧(节选)
被耽搁的诗意
中国三峡(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菊品与诗心——论欧阳修十年迁谪期的菊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