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句子得了“感冒”

2017-03-24 19:22:39钱浩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感冒语病病态

钱浩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对于学生习作中的病态语句甚为苦恼。病态表达之中,“我”字病最为猖獗,成了学生健康表达的“头号杀手”。据笔者调查,一个班中,学生“我”字病的“患病率”高达46%。为此笔者对“我”字病进行了长达一学期的探究和实践。

一、积累病例,诊断病情

何为“我”字病?句子表达中“我”字出现频率过高,时而因“我”陈述到底,时而因“我”重复累赘,时而因“我”衍生病变,导致文字表述不清,无法达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我”字病主要分三种类型,遍布于学生的习作表达之中。

1.前“我”病

我独自坐车去嵊州,我在车站等了很久,可是车还是没来,我便没了耐心……

2.中“我”病

我看见我的同学;我和我的妈妈去逛街;我和我的家人……

3.衍生的代词重复啰嗦病

奶奶到家了……奶奶的脸色变了……奶奶给我吃了……

二、刨根问底,剖析病因

1.没“我”不习惯,口头表达习惯带入书面表达

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随心所欲,通常以“我”字起头,一句一个“我”,便于陈述。究其原因,生活中的口头表达和交流,极少用到描写,基本归于陈述。因此,习惯成自然,说惯了“我”“我的”,学生便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

2.没“我”不安全,不写代词就缺乏安全感

作为第一人称,“我”是一个归属性极强的代词。“我的”蕴藏着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每一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儿童需要的归属感更为强烈。譬如“我和我的妈妈,我和我的外婆,一起到了儿童公园”,明明知道妈妈和外婆是自己的,可还是不放心,在前面不自然地加上一个“我的”,以兹证明,妈妈和外婆是“我”的,不是别人的。不写“我的”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

3.没“我”不会写,只会写以“我”开头的记叙模式

只会陈述,不会描写。“我”字起头,人称放在第一位,句子再怎么变都变不了陈述的命运,写的不具体、不完整、不生动,也就自然而然了。删除“我”,主语丢失,句子变成“无头”陈述。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描写技巧,取代单一、模糊、笼统的陈述。

4.以“我”为中心,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思想作祟

这一代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可小觑。表达中“我”字繁多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打开这个结,必须基于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逐渐消除或淡化其“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三、研制药方,对症下药

1.丰富句式,治前“我”病

当前“我”字病容易让学生的表述僵化成陈述语序,导致学生描写的缺失。学生叙事,不生动,不具体,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尝试着丰富学生的句式表达。上好一堂句式课,让学生了解、理解句式,并学会句式的转换、句子的合并,尽量要求学生在一段文字表达中用三种以上的句式,反问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交叉着用,以避免出现“一陈到底”。

如:我扫完地就回到书房做作业了。我的作业太难了,我绞尽脑汁都做不出来。我把笔扔在桌子上,很生气。

修改:扫完地的我心里还想着:“作业这么难,怎么做啊?”于是,我拼命思考,绞尽脑汁。“嘭”的一声,笔被我无情地扔在桌子上。

陈述句→反问句+被字句

2.利用就诊单,防中“我”病

中“我”病大部分表现为重复啰嗦、多余累赘。学生的表达习惯并非一蹴而就,中“我”病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特殊的心理以及对归属感的强烈需求。“我”病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语病就诊单”,学生在单子中罗列出自己最常见的语病,教师给予“诊疗建议”。学生习作时、修改时,将红色的就诊单置于桌前,实时警醒。

3.背诵三字经,过滤“我”字病

根据“我”字病的病因和诊疗策略,我们编撰了“我”字病三字经,供学生诵读。学生一旦熟读成诵就掌握了“我”字病的修改方法。

“我”谦虛,不当头。(一段文字表达中“我”字轻易不放头)

“我”独立,不入伙。(一段文字表达中“我”字尽量不重复)

“我”健康,不病变。(一段文字表达中“我”字不病变成其他名词、代词)

这样简单的语病三字经,学生易读易懂,教师易教易授。小小三招,大大效果。三服“药”下肚,学生习作表达中“我”字患病的几率由原先的46%下降到了18%。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立竿见影,欣喜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更深的思考:准确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基石,可这块基石并不引人注意。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优秀表达和特殊表达的指导上,关注、引导、修改病态表达似乎成了当前习作教学的缺失。

在习作表达教学中,铺好基石,打好基础,关注病态表达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希望“不求精彩,但求准确”的朴实深入到我们的习作教学中,因为这是学生“会”写作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感冒语病病态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哲学评论(2018年1期)2018-09-14 02:34:46
大学生总彻夜玩游戏常“感冒”竟患上淋巴癌
健康必读(2016年11期)2016-12-12 17:16:57
“感冒”背后的“伪装者”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
语文知识(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9
抓住特定词语辨语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
语文知识(2014年4期)2014-02-28 21:59:51
2013年高考语病题分类解析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6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
西南学林(2011年0期)2011-11-12 13: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