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可 画/黄力炯 编辑/苏二
结伴而行松江游
文/易可 画/黄力炯 编辑/苏二
金秋十月,我们五对老同学夫妇结伴去松江一日游,计划先去中国传统江南园林醉白池,然后再游具有异国风情的泰晤士小镇。到醉白池其实很方便,一早我们搭乘9号线地铁,到醉白池站从3号口出站就是醉白池西大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免费入园游览。醉白池与豫园、古猗园等并称上海五大古典园林,而醉白池又是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占地5公顷(50000平方米)。其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明末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航”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并加以重新规划修建,以荷花池为主体,以竹、梅、假山、奇石相互配衬,融合一体,建造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
醉白池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内古木葱笼,亭台密布,古迹甚多,引得历代不少名人光顾。
从人民南路西大门进园,迎面是一座大型砖刻照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醉白池的风光景点。沿着两排悬铃木和棕树林荫道向东行走,途中可见一座崭新的院宅,那就是迁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厅。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桥,上桥可观赏一片长方形的大约七百平方米的荷花池。夏秋之际,湖中的荷花清香扑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长廊和鹤亭。过桥穿过杉树林,由西边廊屋可进入内园,这就是醉白池景色的精华所在。
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十鹿九回头”是其中之一。这块石刻浮雕略呈方形,边长一米,画面上是十只雄健的梅花鹿在奔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松江为鱼米之乡,外出当官的人十有八九都思念家乡,其中不少人衣锦还乡。因“鹿”与“禄”谐音,“十鹿九回头”大意是靠俸禄吃饭的人十有八九要回到富庶的家乡来,所以“十鹿九回头”就成了留恋故土的代名词。
园内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盆景园,而且并不另外收费。进入园内,看到各种花木盆景,令人赏心悦目。其中有两座巨大的山水盆景使我大开眼界,一个是松石图,另一个是石峰图,两组山峰相互呼应高低错落有致。从盆景园正门出来便是曲折回旋的碑刻画廊,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赤壁赋》石刻,有清代郑板桥所书《难得糊涂》石刻,有邦彦画像石刻和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写条幅等。这里保存的石刻碑碣很多,也构成了醉白池的特色之一
今天的醉白池,以绰约的丰姿,优美的风韵,亭亭玉立在云间胜境,深得中外游客的赞赏。我们漫步在公园的小路,时而观景,时而拍照,深深地被美丽景色陶醉。公园虽然不是很大,但我们游玩了整整一上午。
中午在一家新开张才几天的提供本帮菜的饭店用餐,从经理到员工都很热情,口味也适合老年人。吃过午餐稍作休息,我们便去位于松江新城的泰晤士小镇。
进入泰晤士小镇,首先感受到典型的英伦风格,浪漫的环境,复古的路灯,尖尖的屋顶,各式英伦建筑,好像回到了中世纪时期的英伦,展现着异国的风情,让人仿佛倘佯在艺术的旅途。其实“泰晤士小镇”就是由英国阿特金斯国际有限公司设计,有取舍地移植了英国泰晤士河畔小镇的规划理念和建筑风貌,打造成为具有居住、商业、公建共存的社区。英式建筑造型稳重大气,屋顶注重层次变化,立面用材丰富多样,石材、红砖、木材、涂料组合搭配,材质虚实、粗细对比强烈。漫步于小镇的英伦风情商业步行街,沿路有旧镇市场、画廊、英式瓷器店、小酒吧等镇区标志性建筑,以及红色的邮亭,漂亮的街头雕塑,弯曲的鹅卵石铺就的道路连接了广场、学校、书店、市政厅、超市、咖啡厅和露天剧场等公共设施。在泰晤士小镇,公建和商业面积达到了10多万平方米,颇成镇区规模。
更使人心旷神怡的是,泰晤士小镇以与天然河道贯通的30万平米景观湖为景观源头,湖中有岛,岛上建城堡、风车、小桥,与岸边的亲水平台、游艇码头、露天剧场等相映。建在湖边的巨大的圆球水上餐厅名为翠晶餐厅,阳光下的它更像个艺术品。桥连接着它们彼此,桥是英国风格的,花纹、街灯、铁栅栏,每个细节都体现精致。
走在小镇里,你时不时遇到一对一对新人,婚庆服务业巧妙地利用泰晤士小镇内的教堂(是由天主教会管理的正式教堂)、广场和独特的异国风情景观街道、大草坪,辅以现代都市的娱乐设施、酒店、餐厅、酒吧等,形成了婚庆服务的网络。泰晤士小镇已经成为上海地区婚庆热门地,相应地,镇区内数量最多、经营得最好的也是大大小小的婚纱摄影店、婚庆用品店。即使是平日,教堂前、草坪上,也随处可见拍婚纱照的一对对新人,为小镇带来喜气与人气。
周末去泰晤士小镇旅游的人非常多,我们老年人还是在工作日去为好,避开喧哗享受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