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桔子一盏灯
—— 如何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2017-03-20 04:01:12薛亚利编辑月儿
科学生活 2017年1期
关键词:桔子文具盒大人

文/薛亚利 编辑/月儿

一只桔子一盏灯
—— 如何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文/薛亚利 编辑/月儿

薛亚利

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家庭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一只桔子

女儿放学回来,时不时会带回礼物。

“妈妈,这是给你的……”我一看,是一个黄澄澄的桔子。“你又没舍得吃,留给我了?”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女儿又省下了午饭的水果,“你快尝尝吧!这个桔子可好吃了!”我笑着说:“奇了怪了,你又没吃,怎么就知道好吃?要不,你也尝尝?”我剥开桔子,分了两瓣,准备往她嘴里送。“给妈妈吃的,我不吃!”她头一闪,躲开了。“要不这样吧,我吃你带给我的,你吃我买给你的。”我拿了一只家里买好的桔子,递给她。“好啊,好啊!”她伸手接过。我们交换了一下。

女儿很爱吃桔子,但对送我的桔子,还真有点儿隐忍能力。“这个是桔子,是特意带给妈妈吃的,我不能吃。我吃这个!”她举起我给她的桔子,向我示意一下。我看她如此有心,便不再殷勤,就认真地吃她给的桔子,还不住地赞叹:“真好吃啊!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桔子,怎么会这么好吃呢?难道里面有蜂蜜吗?”我边说边瞥女儿,她笑得乐开了花。

前面几天,女儿还带回了酸奶。好吧,真的很好喝!女儿接过我递的家有酸奶,我拿着她带回的酸奶。又是交换一下,我俩碰杯而饮,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交换了吧!

一盏灯

女儿参加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领了奖品,但也变成了送我的礼物。

这个礼物来得突然。女儿参加活动期间,碰巧我出差了。一进门,就被女儿招呼过去,她说:“妈妈,我送你一个礼物,是我特意选给你的!你看!”我一看,女儿手里拿着一盏迷你台灯。“妈妈,你看,这是LED灯,光可以调节四档呢,还有底座是夹子,你可以夹在任何地方。看书可以夹书上,也可以夹在床头的。”女儿一一演示给我看,蓝色的小台灯,真的很可爱。

这么好的东西,我得再确认一下。“你确定送给我吗?颜色也正好,还是留给你用吧!”女儿喜欢蓝色,这款正好是她钟爱的淡蓝色。“妈妈,送给你的,你就收下吧!你忘记了吗,我已经有一个了呀!”我给女儿订购的书桌,赠品是一个台灯。看着女儿那坚决的表情,我只好言谢收下。

女儿送我的东西,价值越来越高了。但最珍贵的,并不是最近的,而是最远的。

珍贵礼物

女儿送我礼物,并不是突然的心血来潮,它有一个源头。女儿上幼儿园前后,曾上过几天的托班,托班有一个课程,孩子们可以攒星星兑礼物。女儿攒了一段时间,最后兑换了一个文具盒,带回来给我。“妈妈,我忍住了,小朋友们都是去兑换玩具,什么小汽车、橡皮泥之类的,我没有换。我要换一个礼物,给妈妈!”那只文具盒非常普通,但超级可爱,黄色的盒盖上印着一只大胖熊,女儿说那个像妈妈。我至今都记得心头的感动,一个三岁左右的儿童,压住要得到玩具的念头,却为大人准备一份礼物。这么小的孩子,也想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

胖熊文具盒,成为一个礼物的象征。收到文具盒的那天,我对女儿说:“宝贝,这是你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了,因为它是你努力挣来的,不是超市买来,也不是路上捡来的。妈妈特别喜欢,妈妈向你承诺,我永远都会留着它,永远永远!”女儿说:“真的吗?”我说:“是真的。”

此后,文具盒一直受我珍视。先是用了很久,因文具盒装物不多,就闲置下来,但一直放在案头。后来书房装修搬迁,但文具盒一直不离左右。这个文具盒,女儿也很关心。“妈妈,文具盒还在吗?”我拿出来给她看,“噢,妈妈,这个文具盒都这么旧了,你怎么不扔掉呢?”的确,文具盒上的胖熊都模糊了。“这个文具盒是我的心头宝贝,我可舍不得扔。家里啥都扔了,这个文具盒可不许扔!”听我这么说,女儿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她经常这么劝我,感觉像是试探我对她礼物的态度,但每次试探后,她都是很满意的表情。

这个礼物,一只塑料文具盒,是我最珍贵的礼物,对女儿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因为我的珍视,她也会觉得珍贵起来。我会一直保存。

礼物习惯

女儿时不时送我礼物,这让我很是感慨。其实,这已是多年的习惯,我多半时间在家工作,女儿小时候户外玩耍回来,总也少不了带回礼物,这些礼物千奇百怪:半碗黄桂花、一朵喇叭花,两只小蜗牛,一小撮绿苔藓,几粒圆石子和数片小羽毛……这扩大了我欣赏事物的视野。这些礼物,五花八门,无论哪种,我从不拒绝。这些源于大自然的礼物,往往最后也都回归大自然了。但是,这么多礼物中,第一次的礼物却意义不同。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只文具盒,成了最久远的礼物,但它仿佛带着魔力,它能孵化更多的礼物,带给我惊喜,带给我意外!

女儿的礼物,就是种线索,串联在一起,便可看出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特征。很多教育者都赞成育儿的一种特殊态度,那就是不追求立竿见影,而要静待花开,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这其实说的是孩子的行为能力的养成,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领悟,更需要特殊事件的练手。领悟透了,练手够了,这变成为一种自发的习惯行为。

大人要想儿童养成习惯,要抓住那些逆转时刻。女儿第一次送我礼物,我无比珍视,3岁左右的孩子,努力挣得东西,她没有自己玩乐,而是送与他人!孩子内心一定经历了斗争和忍耐,自控力尚小的小小孩竟有如此心思!大人应该做出最大的诚意去接受,不管礼物多么轻薄甚至廉价,送出的动作,指向的是这世界上难得的奉献精神,它有无与伦比的高贵和真挚!大人接受了,孩子也就被肯定了,她觉得付出换得了对等的善待,于是,甘愿付出的想法就会强化。她以后就会乐意不断尝试,长此以往,这个行为即成习惯。

但是,如果大人没有看到关键时候,也就错失了习惯形成的逆转力量,漠然处之,想要建立习惯的机会就会白白流失了。无视孩子的礼物,就是拒绝了孩子的热情和付出,这对孩子来说是个伤心的打击,她不会再有意愿坚持。反而,会学着避开。

生命中的偶然,可以演变成必然,如果你抓住了那个逆转。孩子们的礼物,纤尘不染,透着圣洁的光环,大人有幸收纳,便是开启了一扇窗,探头望去,可以看见:孩子正在呵护和追求美好情感。

猜你喜欢
桔子文具盒大人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02
假如我是大人
学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24
文具盒里的争吵
我的文具盒
快乐吃桔子
文具盒里的宝贝
桔子味
桔子熟了
如果没有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