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干预青少年近视
—— 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朱莺采访录

2017-03-20 04:01:12云初晴编辑丙乙
科学生活 2017年1期
关键词:视轴眼轴屈光

文/云初晴 编辑/丙乙

中医干预青少年近视
—— 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朱莺采访录

文/云初晴 编辑/丙乙

朱莺

女,主任医师,眼科主任。擅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小儿眨眼、青少年屈光不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等的治疗。

《科学生活》:目前,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称,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国内近视眼患病情况的调查显示,全国平均近视眼患病率约为33.6%,即我国约有3亿近视眼患者,近视人数居世界之首,其中近半数为少年儿童。请问,什么是屈光不正呢?对青少年成长及以后生活有哪些危害?

朱医生:目前,儿童视力低下的确越来越多。主要有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眼外伤及其他眼病。其中近视、远视、散光临床统称为屈光不正。

凡是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进入眼内,在没有任何调节的状态下,聚焦点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这就是正视眼或称“标准眼”。聚焦点在视网膜前(近视)、视网膜后(远视)或不成焦点而成模糊点(散光),这就是屈光不正。

那为什么光线没聚焦在视网膜上呢?婴儿出生时眼睛较小,眼球直径较小,视距也较小。随着孩子的长大,眼睛也慢慢长大,视距也慢慢加大。出生到3岁是视轴发育的高峰期,3岁到18岁视轴缓慢发展,最终到视轴23mm~24mm。一旦视轴过长,超过24mm,也就是真性近视,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度数也会逐渐增加,不可能再降低了。视轴超过正常1mm,就会增加约300°近视。等到生长发育停止,一般女孩子初三毕业、男生高中毕业,度数就会比较稳定了。

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大部分为屈光不正中的近视,超过600°就是高度近视,超过1000°就是超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逐年增加,如不加以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程度会越来越深,逐渐发展成为高度近视,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玻璃体异常、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等。

《科学生活》:在您看来,现在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呢?加快青少年近视发展的诱因有哪些呢?

朱医生: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视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学业紧张,视近距离移近,时间延长,视觉空间缩小,室外活动减少,眼睛负担加重,眼功能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眼轴延长),加上不注意用眼卫生,从而引发单纯性近视。

根据生理光学特点,人眼需要通过自我调节焦距才可看清近处物体。长时间视近,调节功能紊乱便可诱发近视。这是近视形成的调节异常学说。

近视发展的原因有近距离视物负荷加重、身体生长发育加速、遗传因素、配戴不适当的眼镜、眼结构的问题、全身因素、不注意视力卫生、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形觉剥夺性近视与光学离焦性近视。形觉剥夺性近视原因有强弱光下读写、车厢中看书、长刘海或倒睫、无节制上网看电视、弹琴;光学离焦性近视原因有读写姿势不良、验光配镜不良、调节功能紊乱、调节迟缓与不灵活。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青少年喜欢留长刘海,挡住了眼睛,这样眼睛的形觉就被剥夺了,虽然生活不受影响,但刘海挡住的一侧或是两眼的视力就会较差。此外,要注意握笔的姿势,以免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导致一侧眼睛的视线被遮挡,这样也是一种形觉剥夺,不利于视力。

《科学生活》:古代有近视的现象吗?近视在中医看来,哪个脏器与眼睛是对应的呢?

朱医生:环境因素对近视是很重要的。以前古人需要打仗射箭,需要用远视力的情况很多,而现在这种需求少了,人慢慢开始进化适应近视力。加之,古人的活动范围较小,近距离的生活需求也不及我们多。我们一直观看近处,睫状肌一直用力,这样就更容易近视。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不同,中医的肝指的是整个消化系统)。我们治疗眼病也是从肝论治。同样,中医认为耳朵就好像一个倒过来的人,耳朵上有全身相对应的穴位,其中也有对应眼睛的穴位。随着近视率的增加,我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开创性摸索,利用针灸刺激耳部穴位干预近视,到现在已逐渐成为特色。

《科学生活》:青少年近视验光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朱医生:青少年近视最需要注意的是验光之前散瞳。我们都听说过“真性近视”“假性近视”,通常所说的假性近视,只是一种视远模糊、视近正常的近视现象,本质上还不是近视眼。人的眼睛有十分强的自动调节力,使远近不同距离的物像能不前不后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这种调节力是由眼内的睫状肌收缩、松弛与晶状体固有的弹性两个因素密切配合而实现的。这种近视状态的比例一般不超过近视眼的5%。当散瞳验光时,屈光状态正常,远视力正常,近视就消失了。

儿童和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比较活跃,直接验光所测得的结果不够准确,而不准确的验光配镜对眼睛是有害的。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用药物使睫状肌调节活动暂时消退,从而获得较准确的验光度数。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验光原则上均应散瞳。

《科学生活》:屈光不正大多只能通过配镜得到解决,应不应该佩戴眼镜?怎么干预近视,让其减缓发展呢?

朱医生:当然要配眼镜。我们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依靠镜片来聚焦,减轻眼部肌肉的压力。很多人不愿配眼镜,看不清就“眯”着眼睛,其实这样眼部肌肉需要用力调节,更容易疲劳从而影响视力。就好比从人民广场出发去徐家汇,步行和乘坐地铁都可以到达,但是走路的方式比坐地铁吃力得多。

很多人认为带了眼镜就脱不下来了,戴眼镜眼睛度数就会一直增加,这是错误的。近视是和视轴相关,人长高了,眼轴也长大了,近视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为提高看远能力及舒适用眼,高于200°的近视眼均应配合适的眼镜,300°以下近视看远时须戴镜,看近时可不戴。近视30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最佳方式是配两副眼镜,一副用于看远和日常生活,一副专门用于看近作业和近视眼的预防。配镜原则是矫正视力到1.0,使患者看黑板等生活不受影响,眼部肌肉放松。

近视增加和身高长高一样是必然规律,眼轴已经增长,不可能再缩短了,所以缩短眼轴改变近视是不可能的。中医干预方法是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控制近视不要发展过快,避免发展到高度近视。

一般的药物治疗不能减轻近视的程度。常用的“信流丁”“双星明”眼药水,可以起到缓解睫状肌,减轻眼疲劳的作用。

迄今为止,近视手术方式有多种。但是从现有资料看,其远期作用尚有待观察。所以,对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来说,不建议手术治疗。

中医常用的针灸和耳穴疗法,可增加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部神经兴奋性,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减轻眼疲劳,较普通眼药水效果明显。且针灸收费完全纳入医保,只要自费一半,价格大约每次20元~30元左右。成人也可以在眼疲劳的时候,前来进行针灸,取穴与青少年不同,可以起到缓解视疲劳、眼干涩的作用。

针灸尽量平时一周一次,间隔时间太长不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考虑到孩子考试、假期,女生例假期间针灸容易出血,这些情况不合适针灸,所以,建议寒暑假增加次数,每年针刺45次左右,每次留针半小时。针刺一般不会留下痕迹,实在不放心,2个小时内不碰水就没问题了。

剩余的六天怎么办呢?贴耳穴:用肉色胶布将磁珠贴在穴位上,每个耳朵贴5~6个穴位,也不引人注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每天按耳穴的磁珠,帮助刺激穴位,减缓近视发展。除非是对贴耳穴的胶布过敏者,一般贴耳穴没有禁忌。

《科学生活》:中医干预青少年近视后,有怎样的效果?与西医相比,有哪些优势?

朱医生:真性近视的青少年通过自身调节,再加上针刺、耳穴干预治疗,可以稳定患者近视的度数或者减缓患者近视发展的速度,也可以避免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有些青少年由于针刺对眼睛神经的刺激,以及半小时闭眼休息,针刺后眼疲劳有一定的缓解,视物也更加清晰。

针刺干预近视,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跟踪记录,大多数患者感觉良好。我院眼科从2003年开展青少年近视干预到现在共13年的时间,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近视得到控制或者略微增长,甚至有些男孩从1.6米长到1.8米,近视度数几乎不加深,这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干预,后果不容乐观。

在光学矫正方面,中医与西医是一致的。除了光学矫正,西医对近视也就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只是每年进行验光测试,更换眼镜,没有稳住度数使其不增加的有效方法。

《科学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青少年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进行食补?

朱医生:早期要散瞳验光,以便掌握屈光发展方向,分别对待。

平时生活中注意放松调节,经常远眺,也可以适当做一些眼球按摩。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抗疲劳能力。

在饮食上,家长要注意,适当多吃一些含锌和钙较多的食物,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黄鱼、奶粉、羊肉、牛肉、动物肝脏等。

适当补充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D、E等营养物质,这样眼球壁比较坚韧,减缓眼轴加长。

值得注意的是,少吃糖,多食甜食会助长近视的发展。研究发现吃甜食较多的孩子,近视度数的增加速度比不爱吃甜食的孩子快得多,可能因为糖分使眼球壁柔软,容易使眼轴加长。建议多吃含钙和碱性食品,如牛奶、白萝卜、胡萝卜、白菜、大葱、莴苣、黄瓜、豆芽菜等。

猜你喜欢
视轴眼轴屈光
眼轴能缩短 ? 近视可回退 ?
眼轴是判断近视风险的关键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基于双反射镜的航空遥感成像系统实时视轴稳定技术研究
航空兵器(2020年5期)2020-12-03 00:55:56
白内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轴测出率比较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视线追踪系统中基于黎曼几何的落点补偿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