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却因出现大量涂鸦而失去了它的美丽,令人扼腕叹息。部分景区为此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进入黑名单,轻则影响再次旅游,重则与信誉挂钩,影响求职、贷款等。
一味清理涂鸦并非明智之举,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景区治理可巧干。一方面,管理方要有“用户思维”。涂鸦被游客喜爱,可见其也是旅游需求的一部分,不妨主动设置電子涂鸦墙等,既满足游客需求,又可避免乱刻乱画。另一方面要有“创新思维”。涂鸦也是一种文化,只要创意得当,也可以变俗为雅。可以组织美术爱好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涂鸦景区进行艺术性补救,对无法补救的涂鸦景区也可开辟成文明旅游教育区,以案说法,警示游客。
(北京海淀 范家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