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华
郫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0
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评价
陈志华
郫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住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一对一”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45例,随访期间发生白内障4例(6.2%)、肾病3例(6.7%)、酮症酸中毒3例(6.7%),并发症发生率22.2%;观察组患者45例,随访期间发生白内障1例(2.2%)、肾病0例(0%)、酮症酸中毒1例(2.2%),并发症发生率4.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651,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普罗帕酮;合美托洛尔;小儿心律失常
据统计世界上约有糖尿病患者1.25亿,而我国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高达30%以上,目前仍未有完全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但是多数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到位,服药依从性不高导致血糖控制并不理想,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1]。笔者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评价,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选取的9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2±5.1)岁;患病时间:2-25年,平均患病时间:(12.3±2.4)年。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14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9.6±5.5)岁;患病时间:3-25年,平均患病时间:(12.4±2.7)年。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住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一对一”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患者入院后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方案实施,手段方法要灵活多样,例如面对面讲述、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等,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自我管理方法等,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血糖和尿糖的检测方法,做好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糖尿病属于终生性疾病,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健康教育中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予以解答,态度要平和亲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控制好热量和营养的摄取,少食用含糖量较高的事物,减少主食量,控制体重,同时避免餐后血糖过高、出现酮症酸中毒。饮食要多样,营养搭配要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治疗期间做好随访,时间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白内障、肾病、酮症酸中毒。
根据 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 t 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45例,随访期间发生白内障4例(6.2%)、肾病3例(6.7%)、酮症酸中毒3例(6.7%),并发症发生率22.2%;观察组患者45例,随访期间发生白内障1例(2.2%)、肾病0例(0%)、酮症酸中毒1例(2.2%),并发症发生率4.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651,P<0.05)。
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且表现出遗传倾向,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等,部分患者则伴随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例如嗜睡、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常见包括尿蛋白、四肢乏力异常、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因此辅助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必要且有价值。常规的住院指导系统性、计划性不强,且指导内容不够全面,教育效果并不突出[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情况掌握更加全面,实施的教育内容和措施更有针对性;另外健康教育充分遵循“个体化差异”原则,包括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内容更加全面丰富,且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效果明显增强。教育后观察组白内障、肾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1]刘玉荣,张春辉.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7:170-171+180.
[2]董淑杰.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07:206.
[3]王瑞芬.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2:196.
R 473.5
A
1672-5018(2017)03-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