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炮制方法及药性研究

2017-03-15 01:04:24林霖姜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黄棕色泻下星点

林霖 姜莉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 150000

大黄炮制方法及药性研究

林霖 姜莉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 150000

大黄并不是指一种植物,而是大黄属蓼科的多年生的植物的统称,也是我国的一种中药的名称。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大黄一般指的是马蹄大黄,我国的大黄主要当做中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而在其他国家,大黄一般被当作一种具有沙粒感的食物。再投入临床使用前,必须对大黄进行加工与炮制,本文从炮制方法以及药性这两个角度对大黄这种中药进行介绍。

大黄;中药炮制;药理研究

大黄作为一种临床药品,有许多功效,包括减轻积泻症状、缓解湿热症状、祛除淤血等。一般采集大黄的工作时间有两个,可以在秋天,大黄的茎叶枯萎的时候进行采挖,另一个采集时间是在种植大黄的次年春天,在它重新发芽之前进行采挖。虽然大黄的采集工作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不能直接用于药用,必须要经过人工加工的炮制方法进行改造,才能入药。

1.黄概况

在对大黄的炮制方法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先对大黄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只有掌握了大黄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炮制大黄,并发挥其药性,以达到更好地的治疗效果。

大黄的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泻下成分为结合性蒽醌苷类,抑菌成分为游离性蒽醌。大黄不含土大黄苷,可作为鉴别正、伪品的依据之一。动物实验表明,提取物有泻下、抑菌、止血、促进胆汁分泌、降脂、降压和抗肿瘤作用。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大黄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二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2 大黄炮制方法以及药性

在采集到大黄之后,要先对其进行物理处理,要将大黄的细跟出去,再将包裹大黄的外皮挂去,将其切成段状或者瓣状,使用绳子将多个大黄穿成一串,再将其晾晒在室外的日光处,进行干燥处理。一般的大黄的形状不规则,有的呈现圆柱状,有的呈现出卵圆状,长度在15厘米左右,直径在10厘米左右,将外皮去除之后,内部呈现黄棕色或者红棕色,有的大黄内部还有白色的网状星点以及纹理。气味清香,味道微苦发涩,口感粘牙,沙粒感较强。

大黄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大黄的炮制方法也存在差异,本文进行六种大黄炮制方法的分析。

2.1 炮制酒大黄

酒大黄是一种常见的大黄药品,炮制方法为:取来大黄,将其切成片状或者块状,注意切割的大黄质量与形状要保持一致,还需要准备黄酒,将黄酒喷洒在大黄的表面,浸润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大黄的情况,一旦大黄将表面的酒吸收干净,就将其放置在容器中,进行炒制,炒制时火不宜开得过大,文火即可,炒到微干的程度,再观察已经炒好的大黄,如果表面的色泽加深,就可以将碎屑去除,就得到了酒大黄。

经过炒制的大黄,由于外部的作用导致内部的成分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内部的特殊衍生物减少,但是其功效基本不变,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耗损率,使用黄酒来炮制大黄,还可将酒当作媒介,提升其药效,食用之后,还可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眼红,咽喉肿痛,牙龈红肿酸疼。

2.2 炮制熟大黄

进行熟大黄的炮制手段与酒大黄不同,要在酒大黄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将被黄酒浸润后的大黄切成片状或者块状,但是要注意如果切割成块状,必须要保证其厚度,将切好的大黄放置在蒸笼中进行密闭处理,使用武火来蒸,时间控制在7小时左右,观察蒸笼内的大黄,如果其外表呈现出黑褐色,即可将其取出,同样在日光下晾晒,直到晒成干状,再放回蒸笼中蒸以此,直到表面又呈现出黑褐色,熟大黄的炮制才结束。

通过蒸后的熟大黄的酸性降低,其内部的番泻苷仅剩少许。所以熟大黄可以用作环节腹泻,还能减轻由于腹痛产生的副作用,还可达到舒活血液祛瘀的功效。

2.3 炮制大黄炭

取大黄片或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干。

炮制作用:大黄炒炭后,结合性大黄酸大量被破坏所含鞣质部分被破坏,因此泻下作用极弱番泻苷已不存在,因此泻下作用极弱,但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为生品的2-4倍,这两种成分有促血凝作用,故增加止血的功效。

2.4 炮制醋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米醋拌匀,闷润至透,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醋炒大黄后,结合性大黄酸严重被破坏,收敛作用相对增强,醋大黄泻下作用极微,主要以消积化瘀为主。

2.5 炮制青宁片

取大黄片或块,置煮制容器内,加水完全浸没药材,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100∶30)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 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 14mm的圆条,于 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由于使用了煮、蒸(黄酒)、烘炮制方法,使总游离蒽醌衍生物减少,使得泻下作用缓泄 而不伤正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药性平缓,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方法的炮制,使其更适应临床需要,降低了与疗效无关的毒副作用,并使其多种有效成分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因而改变了生大黄固有的药性和功效,拓宽了用药范围,提高了药效。

[1]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7

[2]江文君,等.中国药学会全国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第二辑.

[3]王孝涛.中药大黄炮制研究进展[J].时珍国药研究,7(1):20

R473.5

A

1672-5018(2017)03-222-01

猜你喜欢
黄棕色泻下星点
在阿勒泰与野马相遇
北京文学(2024年1期)2024-02-06 18:30:21
瀑 布
太阳
地榆
蘖木的鉴别要点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8:05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星点提取方法
大黄的鉴别要点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鼾颗粒成型工艺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