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
长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有哪些
谭丽
长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只是一种临床表现,由多种原因引起。通常是指蔡氏韧带(即十二指肠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肝硬化导致的门脉高压可引
起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依据出血量和出血速度而异。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其程度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同时与患者在出血时的全身情况有关。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少量出血时可无任何症状,慢性少量出血可导致贫血、头晕、腹部不适等。临床上应注意查找出血原因。
常因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黏膜炎症、糜烂、溃疡或憩室、血管扩张、肿瘤引起。如急性应激性病变、血液系统及结缔组织系统疾病、尿毒症以及肝硬化门脉高压等也可引起。
大出血时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 90mmHg时,应补充血容量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少量出血时,应在积极查找病因的基础上,对因对症处理。
R473.5
A
1672-5018(2017)03-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