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
桂林建昌建设有限公司
刍议市政路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周国华
桂林建昌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以市政路桥工程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市政路桥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及相关问题。主要分析了市政工程管理方面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为管理中存在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市政路桥;监理;改进方法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路桥工程项目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体现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所以,只有通过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才能使市政路桥工程项目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
市政路桥工程管理中,主要对应于整个项目进行具体管理,包括项目立项、图纸设计、投标管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另一方面,也从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划分;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下,通过对于项目的整体认知,大多以项目管理为主;也就是说包括财务、人力、施工、机制等。以下就结合当前现状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现阶段下暴露的管理问题。以下就从管理体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
首先,从管理体制方面看,虽然形成了项目经理、副经理、各管理部门这样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的管理中,情况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践,即管理体制方面因缺少监督、责任制,存在利益关系链而出现了诸多管理形式主义;因而缺少一个贯穿整个管理体系的“红线”,与各种机制的明确联动。
其次,从监管方面看,监理历来为人诟病,如现实情况所表明的那样,“以酒代情,以钱代质量”,所以,在监理单位方面,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基础建设工程速度减缓,淘汰了诸多缺少资质、靠关系的监理单位,留下了实力较强的监理单位,但监理人员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依然缺少对职责的履行,以及专业知识的非专业化倾向,素质参差不齐。其中的原因存在于“以考试带专业”的问题,部分监理人员主要是靠理论考试获得职业,因而在实践方面经验乏,且存在关系纽带,所以造成了极大的管理制度难以实现,监理职能难以发挥的局面。
第三,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缺少具体的措施,大多管理比较粗放,因而漏过了其间的技术指标全面考核,还有在材料质量方面的市场监管部分较为忽略,设备管理方面比较漠视,而且由于市政路桥工程本身牵涉到诸多区域性问题、软土地基问题、路面压实、排水等问题,因此,从体系的角度、技术的角度综合分析,依然流于片面化,因此,需要全面考虑,认真解析其中的关联性、整体性,按照系统思维来进行治理措施的合理制定。
2.1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市政路桥工程中,对整个工程质量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有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相关人员的技术方案,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要以施工方案为依据,以技术方案作为制定其他检测办法的前提。在施工阶段,抓好施工质量非常重要,而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是施工方案和对施工的管理,良好的施工方案和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技术对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影响。要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必须要由建设方与市政路桥施工的各个参与单位共同努力。既要考虑到生活设施的资金投放,又要考虑到对专用设备、能源等的资金投放,同时还要兼顾到天气的变化情况,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制定出科学的计划方案。
2.2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管理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要想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就要求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既要制定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又要严格依据计划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要与相关部门协调好依据计划展开工作,若在进度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出原由,并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进度管理的计划方案与施工的具体情况不相符,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作出修改。
2.3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对施工成本的管理不仅仅包括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还包括对相关设备的管理,所以应根据管理和施工材料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制度。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会应用到很多材料,为了防止浪费材料,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同时,还要对材料的购入人员进行监督。由于施工设备的磨损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所以需要对机器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减少磨损给施工带来的费用的浪费,降低工程成本。另外,还应尽量安排好施工材料的先后顺序,以免由于顺序安排不当造成的施工停滞,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4 加强施工环境管理
与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相对应,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地周围的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中,必定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要将这种不好的影响降到最低,构建环境保护型市政路桥工程。要事先考虑到市政路桥工程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工程实施前做好对周围环境的防护工作。
2.5 在监理单位方面,应该明确监理管理
内容,将管理工作具化到市政工程的每个阶段,如大的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然后,再透过细化的环节分类,来实现设备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另一方面,在监理的管理过程中,应该通过整体上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个机制,如评估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技术指标管理等来实现联动,从而形成一种在公共平台上的全面监督加互相监督管理控制模式,进一步约束监理单位及各部门间的行为;另外,就是监理单位应该进行岗位培训,实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培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实习、训练课程来达到对监理整体素质的提高。
由于不断的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措施,也逐渐向着模式化的方向转型,但依然应该立足我国基本国家,透过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技术上、监督上、管控上都需要进行一些科学化、合理化的更新与改革,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实现对以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应解决。
[1]严丽美,李立,唐晓明,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措施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1).
[2]吴晓萍,刘志强.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