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啸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思考
韩 啸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国家电力总公司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对于除国家电力系统以外的一些非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发电企业非常的不利,他们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存在着有电送不出,电价不合理的现象。但是在实行了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了资产重组,为这些非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垄断竞争势态,提高了市场竞争的可能性。
当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思考
1)用户的参与程度增加,体现小用户的地位,根除“电霸”作风,树立行业新风,体现电力改革的巨大社会效益。
2)可以打破供电部门的陈旧机制,通过市场杠杆,优化其内部的资源配置,积极采纳先进科学技术,促进行业进步。
3)原供配电中对用户限电拉闸的负荷控制,加深了供配电部门与电力用户之间的误解。如果能通过售电公司,通过电价的高低、用户的等级和供电可靠性以及有关违反赔偿协议等市场手段,就可缓和电力紧张时供电部门与用户之间的矛盾,调动用户方参与负荷管理的积极性。
4)供电方与用电方管理相结合,可以集中用户侧的意见,加快用户侧管理改革。另外用户信息和意愿可以及时反馈给系统,可更有力地改善配电系统地负荷曲线,促进发电市场的改革,为完全开放的电力市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必然牵涉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更何况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习惯了旧体制的行业员工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是严峻的挑战。改革中各个要素发展不同步时,经常会有一个薄弱时期,为此电力市场改革的可行性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力市场改革的总体还保留电网垄断,并依据有关法规运行,低电压的配电网有偿租给售电公司,逐渐放开电力市场,这需要相关的法规进一步制定和修正。售电公司在开始时可以在现有城市的供电分区基础上成立,保留原人员、办公资产、配电线路、变电站及电网归配电公司,变电所和进用户的配电线路分片招标租给售电公司,售电公司每年支付使用费,这过程人员和资产容易划分,但增加了许多市场行为。在电力市场改革中,直接第一线的运行生产人员分别还是配电公司和售电公司的生产一线人员,检修人员可以成立检修公司,并设置抢修和维护小组,应付配电网中发生的突发事故,这过程中一线生产人员的性质没有改变。配电公司经营城市输电网,售电公司本身不含电网,只是从配电公司租电网,配电公司主要是通过销售和提高服务,从用户身上获得商业利润和服务费,这要求售电公司必须学会经营和销售。
目前,纵观世界各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着四种较为典型的市场运营结构模式。第一种是垂直垄断结构模式。这是一种集发电、输电和配电为一体,实行垄断经营,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电价实行管制的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运营所沿用的模式。第二种是发电竞争结构模式。即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的结构模式,但这一模式下,输、配电仍旧属于国家垄断模式。第三种是输电开放型结构模式,即发电竞争,输电开放,但配电网仍然属于垄断模式。第四种是输、配电开放型结构模式。即发电竞争,输电网和配电网开放。
随着我国电力买方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传统单一的国家所有与垂直垄断形式为主导的电力体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突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力市场的良好发展与改革探索。其中问题包括:一是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二是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四是发展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五是立法修法工作相对滞后,制约电力市场化和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所采取的模式是“单一买方”,电力市场中的唯一买方就是省电力公司,省电力公司将买下的电力进行分配,这样的模式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的,其主原因在于:第一,该模式没有体现出市场交易的公平性,由于是单一买方,因此买方没有多余的选择;第二,该模式使地方电力企业没有选择的余地,地方用电量较大的企业或用户,也没有多余的选择,这样的模式只会降低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目前安装容量市场并没有在我国的电力市场中形成,只有个别电力市场通过CFD(差价合约)来反映电价的波动情况,通过波动情况能够直接为电力企业提供企业盈利或损失的最新消息,这种方式只能了解到电力企业是否盈利,对电力市场中的风险并没有达到预警的效果。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对电价波动风险进行重视。与其他市场价格相比,电力市场中的波动价格更为明显的,甚至在一天之内出现电价倍增的现象,严重威胁我国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营。因此,电力市场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应当加强相应的配套措施来规避风险。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并未成形,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制定配套的防范风险措施时,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如美国东北部的“双结算系统”,所谓的双结算系统就是通过当前电力市场上所形成的远期合约,对明天的电价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时候考虑所需要应对的风险,并及时进行规避。
电网在电力市场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电力市场的载体,但电网在市场环境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电网薄弱时,很难承担输送较大的电力。为了使电力输送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正常运行,应当加强对电网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市场的电力输送工作。尽管目前政府投入较多的资金来建设电网,但距离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化。电力市场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电网安全的问题,为了使电网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对其进行操作,确保统一调度。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有益尝试[N].证券时报,2016-04-01(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