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璟珺
南京中山科技园管委会
浅议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监督
郑璟珺
南京中山科技园管委会
2008年,全球各地出现金融危机,为了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各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刺激当地经济增长。虽然这种措施使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然而,这无疑将大大地扩大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过大无疑将对当地政府财政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将对当地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监督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债务管理;地方政府;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各地方政府往往需要采用融资的方式来进行投资,这也导致各地方政府债务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虽然,地方政府融资能够很好地推动当地城乡建设以及公共基础建设。然而,巨额的债务无疑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监督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了政府公益性项目而拖欠的债务。政府公益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市政道路、水利、公共卫生以及义务教育等,这些公益项目无疑将大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无疑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交通的便利性将为当地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供货及出货渠道。除此之外,政府投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将改善当地的人文环境以及居住环境,这也将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外,政府债务还将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政府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往往需要采用融资的方式来获取足够的资金,这将有效地推动当地银行贷款以及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将对当地企业升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人们对于当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除人们生活需求之外,我国政府开始推动城市化建设,为此,当地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供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由于当地政府的经济能力有限,为了能够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当地政府只有通过欠款来进行建设,这使得当地政务债务规模变得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地方政府拖欠的债务变得越来越多,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无疑将对当地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之间的不对称导致的。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当地政府的支出项目变得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不明确以及责任归属不明确,导致政府在建设公共设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然而,由于责任归属不清,地方政府只能不断借款来满足各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除此之外,政绩意识也是造成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官员在当地任期时间往往较短,为了能够在任期内有较好的“政绩”,部门政府官员不顾当地财力状况以及发展需要,随意建设项目,而后将所欠的债务拖欠给下届官员,这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如果只是为了政绩而修建一些无用的基础设施的话,不仅将浪费大量的财力及物力,而且,也将大大地增加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建设当地基础设施而大量欠款,导致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金额数量巨大的债务将给政府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然而,由于许多政府部门对于债务并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导致政府债务责任归属不清以及债务信息存在不真。目前,地方政府财务部门只能对部门政府债务进行管理,其余债务由其他部门进行管理,然而,由于部门在上报贷款时,往往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并没有考虑到政府的偿债能力,甚至,有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没有提供准确的债务信息,导致政府债务账务不清。这不仅导致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大,而且,也将导致政府财政部门无法控制政府债务,从而,导致政府只能被动偿还债务。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不完善也将造成政府债务账务不清现象,这无疑将大大地增加政府偿债负担。造成债务账目不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尚未建立科学的债务统计口径,导致债务数据信息失真,甚至出现一个地区存在不同数据的现象,这无疑将大大地增加债务统计工作的难度。除此之外,借款人与使用者不同也将对政府债务信息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由借款人来填写债务报表的话,虽然,能够明确债务的借款情况,然而,由于借款人对债务的使用情况的了解并不全面,将导致债务使用情况的填写存在一定问题。而由使用者来填写债务报表的话,则将出现借款信息不明确的现象。
债务监控力量薄弱也是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中存在的一大问题。由于目前振幅融资渠道较多,各个融资部门以及单位都可进行融资,导致部门地区出现短贷长投以及挪用资金的现象,导致政府债务失控。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在债务方面制定了相关监督规则,然而,由于监督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相关债务信息以及监督人员的权利较小,导致监督人员无法将监督职能落实到实处。虽然,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将对政府性债务进行统计,然而,由于无法把控每一次欠款的具体事项,使统计只流于表面。为此,地方政府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来负责债务管理,使财务人员能够掌握每一笔债务的具体明细账目,从而,使债务账目能够真正做到不错账、不漏账。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已远远超过当地财力可承受范围,这将大大地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人员随意申请项目以及政府财权与事权关系的不对称导致的。因此,应明确债务责任的归属以及建立责任追究制,并将政府债务纳入干部考核的指标。这将避免部分政府人员将债务遗留给下任官员,同时,政府人员也不会为了“政绩”而申请不必要的项目。除此之外,将债务纳入干部考核中,也将使政府人员将政府债务控制在承受范围之内。通过将债务收入状况进行预算管理,使政府财政部门能够大致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债务的规模以及政府的偿债能力,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债务规模,而且,也将有效规避债务风险。除控制债务规模外,构建债务预算也将确保投资项目的质量,避免政府官员修建不必要项目。使政府修改的项目能够真正起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当地企业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举债适度与加强管理是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为此,应加强政府债务的管理。确保债务账目准确、真实是政府债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政府部门状况的债务管理制度。例如,可通过构建偿还机制来明确债务责任,避免出现债务责任不清以及谎报债务数目等状况。目前,偿还机制主要将债务分为以下三种:如果是由政府借款的话,那么,需要有政府财政部门来负责偿还致债务;如果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借款的话,那么应该有债务人负责偿还债务;而凭借着政府出具的担保证明进行的借款,也将由债务人自身进行偿还。通过明确偿还责任,使借款人或借款单位能够真实上报借款金额。
通过对政府债务进行监督,使财政部门能够明确债务责任归属,而且,也将确保债务账目的准确性。为此,政府可通过建立债务预警系统来加强对各部门债务的监督,债务预警系统能够对政府债务进行动态监控,使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不同类型债务的具体状况,当政府债务超过当地财力能力时,政府人员应立即采取行动来控制债务规模的增长。除此之外,债务预警系统也将实时更新政府性账务状况,使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清楚账务账目,避免错账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严格执行预算法以及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使政府人员对法律保持敬畏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九十四条中规定政府人员如果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或随意为他人担保的话,那么将给予撤职或开除的处分。这将有效避免政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来谋取利益。除加强内部监控外,还应加强对融资机构的管理,目前,我国融资渠道较多,这无疑不利于政府性债务管理。为此,政府可将各个融资机构的融资权统一到投资公司进行管理,这不仅能够有效地确保账目的准确性,而且,也将使财政部门能够更好地对政府性债务进行管理。
债务规模过大无疑将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偿还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可通过建立偿债基金来提高政府的偿债能力,这将有效避免债务风险。为此,政府应尽可能充实偿债基金。地方政府可从每年政府预算中支出一定资金用作债务偿还,避免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债务,这将对当地政府的信誉造成一定的影响。除从预算中安排部分资金外,还可从土地出让金以及国有资产拍卖中支出一定进而金额来充实政府偿债基金,从而,使政府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来偿还债务。
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这势必将增加政府性负债。因此,应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监督,使政府债务能够控制在当地财力可承受范围之内,从而,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使政府能够规避债务风险。
[1] 石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总体框架与主要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9)
[2] 董承勇.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扩张的逻辑探析与对策[J].财政监督,2017(17)
[3] 苏黛.县级地方政府性的现状与管理[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