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媛
(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3)
所谓的生态旅游业实际上指的就是以生态旅游资源和相关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和提供所需商品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服务业。这种旅游产业是当前世界旅游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平均年增幅达到25%~30%。在20个世纪90年代我国仁怀旅游业开始兴起,到21世纪初,其已经颇具规模。而吉林省在生态旅游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非常大。基于此,在吉林省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和谐发展。
(1)资源优势。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拥有广袤的森林和草地资源,同时还拥有诸多天然的生态旅游自然景观。并且这些资源旅游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拥有极强的开发性。比如说长白山旅游景区的雾凇和向海风景区等等。
(2)区位优势。吉林省处于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中部地带,同时也位于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其和俄罗斯、朝鲜相邻。在国内经连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和黑龙江省。整体公路交通网络发达,对外交通极为便利。最近几年,吉林省不断加大航空客运线路的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使旅游系统的内部和外部都能够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达成将吉林省打造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生态旅游重点发展区域。
(3)政策优势。为进一步培养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首先就需要针对生态经营予以考虑,不断加大对旅游业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推动吉林省旅游业转型发展。在2016年,吉林省就颁布实施了推进吉林省旅游业攻坚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针对整个吉林省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化布局,针对一些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项目予以完善,比如民俗文化节、雾凇冰雪节和长春电影节等等。另外还要合理统筹规划国内和国际旅游适量,使之能够稳步协调发展。加强和周边国家政府的沟通与交流,逐步开发跨境旅游产品,并有效协调相关边防检查工作,给予国外游客提供政策上的便利,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到吉林省旅游。
所谓的生态功能分区主要指的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程度以及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环境差异性来对地理空间进行分区。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区域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相关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吉林省的地貌差异非常明显,其中东部地区为中低山,西部地区为丘陵平原。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分可以将整个吉林省划分为三部分生态旅游产品,分别为:东部长白山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西部低平原生态区。(如表1所示)
吉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从空间上看,分布极为广泛,且有一定的优劣之分。基于此,应该采取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分序开发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先开发一部分,再使另一部分随之发展。先针对知名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再带动生态旅游资源相对落后的中西部景区。落实到实际中,就应该先开发东部资源丰富的长白山生态景区,再进一步带动西部的低平原生态区。针对其东部长白山生态区域而言,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一直以来都是知名旅游景区,生物资源丰厚,可以带动其所在的生态资源区的开发和建设。该区域的开发重点在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域和该区域内的松花江、鸭绿江、牡丹江等水资源生态旅游。其次应该对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在中部台地生态区,因为结冻期较长,所以土壤微生物活动不频繁,为土地有机物的累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该区域,可以打造黑土地农业生态区,另外中部地区还可以依托长春市为核心,结合相关生态资源来打造以观赏为主的城市休闲生态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最后,针对西部低平原生态环境区域而言,应该以霍林河平原农牧生态区的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湿地生态旅游,同时还可以依据莫莫格查干湖为代表的湿地草原打造湿地生态旅游。根据不同的生态资源区域来打造不同的生态旅游线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生态旅游的全方位发展。
(1)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在生态旅游分区建设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生态旅游产品。其实开发者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程中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总和。一般来说表现为旅游线路的继续开发。对吉林省而言,其旅游路线开发应该根据吉林省旅游分区的特点来开发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线路。
表1 吉林省生态功能区划及其特征
(2)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生态旅游区借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打造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火山森林山水旅游品牌。在中部地区要借助黑土地资源来打造生态黑土地,并以该区域诸多人文景观为依托的城市休闲生态旅游景区品牌。在西部地区则应该依托向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打造以向海莫莫格查干湖为依托的湿地草原沙地生态旅游区品牌。每一个区域都有属于自身独特的品牌,这样才能够做到对每一个区域进行精准营销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旅游。
(3)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当前的吉林省各个生态旅游分区都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基于此,应该在生态旅游区建设过程中对当地居民和相关旅游业从业人员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可以采用广告、宣传单和公益广告等形式来进行推广和宣传。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当地居民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在当前,吉林省的生态环境旅游景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应该将整个吉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区以后再划分为一些较小的区域。对其进行环境定点监控,在每个区域都配上环境监测人员。采用科学化的手段对其所管理区域内的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搜集相关证据,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5)保护生态旅游环境。在针对吉林省的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论是那个分区的开发和建设都应该首先确保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开发环境时,其标准应该根据资源环境一级标准,并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保障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吉林省各个生态旅游分区的自然环境,除了根据各个质量标准和要求做好大气、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保护之外,还应该在针对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从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入手来对整个吉林省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并尽快出台相应的环境卫生和环保系统。
[1]周丽君.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2):222-229.
[2]于力,刘惠清,张树文.吉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2):127-128.
[3]赵洋.长白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4]苗雅杰.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秦建敏,周玲.上海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生态产业转型视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5,(4):114-123.
[6]阎伍玖.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