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红
珠海供电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继电保护逐渐被微机保护所取代,也使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缺陷逐渐显现。由于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具有比较复杂的接线,随时可能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因而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隐患十分隐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认真排查,才能防止设备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流互感器回路存在的隐患是回路开路或者输出电流偏差较大。根据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特点,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二次电流的去磁作用消失,其一次电流完全变为励磁电流,引起铁芯内磁通剧增,铁芯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加之二次绕组的匝数很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E=4.44f N B S,就会在二次绕组两端产生很高(甚至可达数千伏)的电压,不但可能损坏二次绕组的绝缘,而且将严重威胁到人身安全。造成电流互感器回路的缺陷存在的原因有:①电流互感器本身以及端子排质量问题;②人为因素,在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校验结束后,没有将电流互感器的回路连片连接好就将回路开通。输出电流偏差较大则主导因素是电流互感器质量问题,导致其输出存在问题,其次就是电流互感器回路出现多点接地的情况,导致回路出现分流,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误动或拒动。
电压互感器回路存在的隐患是回路短路。电压互感器是一个内阻极小的电压源,正常运行时负载阻抗很大,相当于开路状态,二次侧仅有很小的负载电流。当二次侧短路时,负载阻抗为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会将电压互感器烧坏、线路发热造成火灾,也会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距离保护、备自投设备的误动、部分保护设备失去电压闭锁功能、计量回路容易导致采样信号丢失,无法进行计量。
电力元件老化易导致设备一些功能出现问题,如耐压水平降低、产热增加等,这样就会导致二次回路出现故障。电力元件的破坏,如线路回路中出现的磨损,这样就会导致漏电,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主要有:①计算错误。由于工程图纸与资料不能安全符合现场实际运行状况,线路设计与实际有出路,相应的线路参数存在误差等;②二次接线错误。接线端松动或者接触不良的相应情状,主要是因为二次接线不规范导致的;③设备管理不到位。由于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检验维护,会导致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时出现各种二次回路故障隐患,影响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
为了保证电力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应该对施工当中的设计环节、调试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强化工作。并通过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来加强对二次回路系统隐患的排查力度,进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数量。为了保证排查工作的有效性,维修人员应该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可能存在隐患的疑点进行认真的排查,将任何可能存在隐患的疑点都纳入到排查的范围之内,并进行逐一的排查。在设计和调试环节,如果发现了质量问题,维修人员就应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排查力度,调试时认真按照试验项目要求完成每一项试验,防止出现遗漏,以此保证隐患的完全排查,进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具体的设备安装过程中,维修人员应做好各个接线端头的检查工作,以此保证安装设备的施工质量。另外,电力单位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将工作的重点防止在各个接线端头的检查当中,检查每一个端头是否存在损伤或者是磨损情况、端头与端头之间是否衔接良好。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接线端头应尽量避免接压不牢靠的情况,并避免接线断裂情况的发生,防止由于接线不牢引发继电保护装置的拒动或者是误动,给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接线的正确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见,电气设备的接线校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大大的减少设备当中的安全隐患。因此,维修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时,应该做好接线的校核工作。在校核工作开展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的机会,对电压互感器PT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CT二次回路及控制跳、合闸回路的端子接线进行全面的校对、核查,从而保证接线的准确性。通过全面的校核工作,使得电气设备中的接线精准性得到提高。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隐患排查工作需要规范的制度予以支撑,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二次回路隐患排查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二次回路隐患排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明确、有效的管理制度也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操作标准,规范维修人员的操作行为。还有,通过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可以将隐患排查工作的评定标准予以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被动排查逐渐转化为主动排查,进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改进,其安全性、灵敏性不断增强,能够十分可靠地发挥作用。但也要重视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隐患的排查和防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1]刘中奎.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干扰源及抗干扰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6,(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