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平
大同市杏儿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数据时代下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于 平
大同市杏儿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的不断推广,新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在煤炭生产中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在同行业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对长期以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不断挖掘出潜在数据的价值,建立相对应的监测管理机制,寻找安全生产背后的规律。文章就此进行分析。
大数据时代;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这个词汇最早来自于2011年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表的题目《大数据:未来创新、竞争、生产力的指向标》一文,当然大数据也可以称之为海量数据或者巨量数据,具体来说大数据就是指无法通过人工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本渠道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分析并处理的相关信息,大数据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数据,而是一个数据的集合。大数据相比较于传统的数据来说,主要有四个典型的区别:一是大数据的数据体量非常的大,数据规模比较广泛;二是大数据包含的种类非常的多,类型多种多样;三是大数据的价值密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四是大数据的更新处理速度非常的快,处理的时效相对较高。
大数据分析就是根据长期积累的广泛的数据洞察出海量增长的数据当中潜在的价值,它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数据处理理念和分析工具,其自身来说也具有更高的价值。大数据的分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发展迅速的电商平台还是相关的门户网站系统,都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自身的企业发展目标。大数据不断推动着我们生活的不同领域数据观念的转变,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新形式的数据革命。
众所周知,由于煤炭生产作业多数都是在井下进行,作业条件及环境也是极其复杂,大量的甲烷和瓦斯、粉尘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都弥漫在井下空气中,这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出了挑战。因此,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煤炭是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传统的煤炭行业生产相对来说,作业人员的数量是非常庞大,极易出现各种不可控的安全因素。信息化技术在现代煤炭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支出,同时还提高了煤炭安全生产的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在技术上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对它关注的时间、精力不充分,资金上的投入也相对不足。缺乏针对自身企业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2)煤矿企业井下的安全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信息的使用规模和覆盖范围小。煤矿企业的产业化水平有限,尤其表现在井下的煤尘监控方面。此外传感器的技术也有待提高,目前运用于各个煤矿企业的多种传感器都存在使用寿命短、产品质量不过关、灵敏度较低的问题,与国际化水平还存在一定距离。3)在目前的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在研发和后期的维修保障上都难以达到要求。不但缺乏适合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配套软件、硬件、电子专用设备等还很难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和技术达到同步升级。
4.1 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
在电力监测监控系统方面,主要针对井下的中央变电所、主运皮带变电所以及每个采矿区的高低压开关的电力实施监控。对于井下变电所的开关主要在地面进行集中式控制,主要就合闸、分闸操作,同时还可以对电力故障的复位等功能进行操作,在地面上可以完成远程的整定值修改以及画面的动态设计等操作。通过对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实现可以使煤炭企业实时掌握井下电力的运行情况,每个高爆开关都可以连接到对应分站的主监测页面。
4.2 矿井巷道顶板压力监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对巷道顶板的压力参数进行远程监测,主要分为井上监测和井下监测。井下监测系统主要针对通讯电缆、通讯分站、巷道压力分机等设备,各个压力分机使用专用电缆与通讯分站进行串联,再由分站输出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输到井上;而井上监测系统则包括计算机、接收机、打印机、监控软件等,接收机将完成与井下通讯分站的通信以及计算机的数据通信。对于顶板的离线监测报警系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采取人机对话窗口的优势完成顶板在离线状态的在线自动化检测,并对顶板的离层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在地面可以实时掌握巷道动压掘进顶板的离层活动的规律,通过实时数据图形的显示和监测,并以柱状图或列表的形式得以显示。
4.3 加大对煤矿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管理
由于现阶段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加大对煤矿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管理,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能够为煤矿企业的各机构提供安全管理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多样化、覆盖面广的科学应用系统。
4.4 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系统
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利用视频信息技术能够对采矿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数据分析和事故处理提供了及时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良好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时间和人员的浪费。因此,必须要对大数据分析系统加以利用和完善,不断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来转变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方式,不断突破煤矿安全事故分析的局限性,增强系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保障设备的正常周转。
[1]晏涛.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平台研究与应用[D].华北科技学院,2015.
[2]李伟.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1:81.
[3]魏忠奎,袁传增.大数据分析时代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J].山东煤炭科技,2015,03:177-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