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戈瑞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在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恶劣且施工技术复杂特点,使得实际施工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风险。这种安全生产管理缺乏执行规范性的问题,是由于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的。在此情况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限制下的安全防护措施就难以实现有效性。而且,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不够,也是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失效的原因所在。例如,施工现场具有危险性的设施场所,并未明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于安全防护工具的佩戴,除了施工人员没有将其重视起来外,安全设备的检查与定期维护举措也没有开展起来。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还没有设置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易出现伤亡问题。
桥梁工程因施工人员导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安全施工意识的缺乏,这是由于一线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从而导致安全施工理念并没有渗入到其中。此外,施工人员的文化知识有限,这就使得在更新的施工技术难以应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去。此外,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使得其在学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的较为吃力。
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的管理控制不是单独依靠其中一个管理部门来实现管理目标的,即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来参与到沟通与组织中。然而,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项技术复杂而施工周期长的工程项目,涉及安全管理制度应用的部分较多,这就使得安全管理措施难以实现执行的统一性。以工程采购部门为例,材料采购部门如不按照设计施工要求选取具有应用安全性的施工材料,这就导致施工工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监理部门如不能保证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就不能达到设计建设目标。因此,施工风险是由多个施工管理部门共同维护的,其沟通协调能力不高也是导致安全管理水平始终提高不上去的主要原因。
施工风险处理技术,就是将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的评价作为依据,以实现风险的预警干预和相关处理作为目标。其次是施工风险安全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管理动态化的关键。该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桥梁工程主体处在一个危险性较高的施工过程。施工风险处理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几个内容里,即前期风险因素确认、风险应对策略制定与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实施效果以及风险投入效益考核。该技术的应用强调的是每个施工阶段的信息交流、风险监控和风险评审,以提高施工风险动态处理的效用。
施工风险的防范技术应用实践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控制,即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以及风险利用。其中风险规避,是在桥梁工程施工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改变风险载体、设计变更以及风险因素控制等措施技术,来保护工程项目
施工建设免受施工风险的影响。风险转移就是采用工程保险、工程分包以及工程担保等方式,将风险直接影响的载体进行分割和转移,从而实现风险的分散和隔离。能解决因风险集中而导致的风险监管问题出现。风险缓解是采用具有系统性和统一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方案,来减低风险发生的几率,进而控制因施工风险存在而造成的损失。风险利用,是将施工建设过程中可接受的风险进行有效利用和转化处理,进而降低施工风险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上述几项防范技术,均具有自身的优劣性,风险安全控制技术应用人员要充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施工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风险规避防控技术应用虽能消除安全风险,但其带来的施工成本阻碍了工程其他高新技术的应用;风险转移虽实现了成本控制,但其不具备针对性且受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风险缓解仅能作为施工风险的辅助性控制技术应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影响;而风险利用,需要施工主体要对其进行准确认识, 以判断其实际作用价值和可利用性。因此,施工风险安全控制技术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来进行确定。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施工风险安全控制技术的应用存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以及安全管理水平有限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采用施工风险处理技术以及施工风险防范技术,来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其中风险防范技术应用的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以及风险利用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此,技术应用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适用性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桥梁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合理性。这是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对桥梁工程施工风险控制需求的重要课题内容,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1] 刘小勇,沈立,孙明义.桥梁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79-83.
[2] 张人文,满先慧,高建平.基于WBS-RBS的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公路与汽运,2014,(3):242-246.
[3] 宋杰.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J].广东公路交通,2014,(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