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景观设计在水库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的应用
——以黑龙江省诺敏河阁山水库为例
陈 强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文章以黑龙江省诺敏河阁山工程为例,介绍了诺敏河阁山工程水土保持的措施设计体系,系统的阐述诺敏河阁山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的思路,其中充分考虑了基于景观的水土保持设计,重点表达了如何把景观设计理念融入水土保持设计中。。
水库;水土保持;景观设计;综合防治
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但可以尽最大程度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同时还对下游居民生产和人身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在之前的水库工程建设中,只单一的考虑水库的水利功能[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所以在水库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态保护和景观功能的恢复。这就要求设计工作者在做水库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时,在要满足水土保持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周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将景观设计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得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后的所形成的景观能与周围原有的景观相协调,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阁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境内——呼兰河右岸一级支流诺敏河上游,阁山水库是一座以灌溉、城镇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阁山水库程规模较大,水库建成后考虑到当地政府近期要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远期还要进一步开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时充分考虑工程周边景观整体效果,使水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很自然的融入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从而使该工程能与周围景观有机地结合,形成既不违背当地环境,又能形成独特功能的景观。
2.1 总体布局
针对项目建设区的施工特点和水库建成后在水库大坝形成的地形地势,和水库建设单位后期对水库的规划和要求,水土保持设计人员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设计,使得水土保持措施在起到保持水土作用的,同时为加强景观效果,在水库大坝的左右坝肩、坝后管理范围提高和水土保持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植物措施设计要求。
2.2 景观设计
阁山水库工程大坝选用的是黏土均质坝,水库建成后大坝左右坝肩和坝后会形成大面积的裸露部分,不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影响库区安全;同时与周围的景观也不协调。在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在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前提下,合理布置工程的土石方开挖顺序。水库建成后在坝后形成大面积德裸露地面,由于工程产生大量的弃渣,水土保持考虑在坝后进行弃渣回填利用,由于弃渣为养分含量较高的腐殖土,有利于后期的植被建设。在进行弃渣回填时可以人为的将弃渣做成凹凸不平的地形,这样不仅能增加弃渣的利用率,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景观设计。
2)工程建设后,为连接坝体与山体,在坝体右侧形成裸露的山体岩石。为避免裸露岩体风化,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右岸边坡进行加固和硬化。考虑到与周围景观协调,水土保持采取喷播挂网措施进行绿化。右坝肩管理范围原为林地,因采石及施工扰动原有植被损毁严重。在坝右200m、坝上150m、坝下100m范围内,对扰动程度高、植被损毁严重的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覆30cm厚的腐殖土,采用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乔木选择樟子松,株行距2m×2m、三角配置、鱼鳞坑整地;灌木选用胡枝子,行间混交,株行距1.0m×0.5m、三角配置、穴状整地;林下种草,草种选用紫花苜蓿。
3)大坝左坝管理范围原为耕地,略有缓坡。在坝左200m、坝上150m、坝下100m范围内,采用乔、草配置,进行植被建设;栽植小叶杨,株行距2m×2m、三角配置、穴状整地;林下全面种草,草种选用白花三叶和结缕草。
4)坝后管理区原为耕地,水库建成后,坝后有交通道路贯通左右岸,右岸从右往左依次有诺西灌溉洞、溢洪道、鱼道和水电站,左岸有诺东灌溉洞。对坝后进行植被恢复时从水土保持角度结合各建(构)筑物功能和周围景观,提出植物布置措施,同时在苗木、草种选择和配置上,应考虑观赏性和生态要求。
a)大坝坝脚排水沟外侧,栽植25m宽的灌木带,株行距1.0m×1.0m,穴状整地,每穴3株,树种选用连翘、榆叶梅、锦带花、红瑞木、丁香等。
b)坝后管理范围外侧栽植30m宽的乔木林带,树种选择樟子松、五叶枫、白桦树等,株行距2.0m×2.0m,穴状整地,三角配置;林下种草,草种选用白花三叶草。
c)溢洪道、诺西灌溉洞管理范围采用乔草结合进行植被建设,栽植小叶杨、柳树,株行距2m×2m、三角配置、穴状整地;林下全面种草,草种选用早熟禾、紫羊茅。电站进站道路两侧栽植单行行道树,株距2.0m树种采用垂柳;尾水渠长约200m,渠坡常水位以上种草护坡,渠岸两侧及管理范围栽植垂柳,株行距2m×2m、三角配置、穴状整地;林下全面种草,草种选用早熟禾、紫羊茅。
d)在溢洪道与诺东灌溉洞围合区,利用弃渣堆置的凹凸地形,结合周围的景观建造草坪,周边布置绿篱带,草坪上点缀花灌木,孤植常绿乔木;草种选用早熟禾、紫羊茅;灌木按株行距4m×4m配置,绿篱带每平米植苗16株;灌木树种选用迎春花、山桃、榆叶梅、黄刺玫、小叶丁香、水蜡、红瑞木、锦带花等,利用花灌木的彩化效果布置景观和绿篱带。
e)诺东灌溉洞左侧区采用乔草配置立体绿化,乔木选用小叶杨、樟子松、五叶枫,株行距2.0m×2.0m,穴状整地,三角配置;林下种草,草种选用白花三叶草。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防治,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处绿色的景观。根据大坝不同土地类型和施工特点进行植物选择,使得绿化后的景观能与周围原有景观有机的相结合,水库既起到保护沿岸安全的同时也能完全融入当地的景观中[2]。
水库工程建成后会引起项目区景观发生较大改变。把景观设计的理念融入到水土保持设计中,既减少因施工期产生的近百万吨的水土流失,又恢复项目建设区内的景观,使得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基于水土保持的水库景观设计是充分尊重自然,挖掘当地自然特征和人为特点,合理的解决生态问题、水土保持问题和景观美学问题。文章将景观设计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阁山水库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中,希望能为日后的东北地区水库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1]张立强,姜楠,戴鹏礼.刘湾水库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J].河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5):29-30.
[2]王若玎,赵凯.水库坝区景观设计的方法思考[J].河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12):57-58.
TV62;S157
B
1007-7596(2017)09-0174-02
2017-08-16
陈强(1987-),男,吉林四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