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徐志超 姜凯
摘要:随着燃油供需矛盾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我国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也在全 国开展。总结国内外电动汽车建设发展经验,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分类、建设要求、规模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对处 于探索阶段的新兴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实施;规划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78(2018)06-0351-01
引言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利用的有效
途径,是我国当前高新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为了更好的保障 和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建设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势 在必行。
1 充电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1.1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底,全国新能电动汽
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构建源汽車保有量达 153 万辆,占汽车总 量的 0.7%。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 2017 年 10 月,我 国充电桩建设数量已超 38 万个。其中,统计公共类充电桩 194594
个(交流充电桩 76759 个、直流充电桩 51776 个、交直流一体充 电桩 66059 个);统计私人类充电桩 187985 个(交流充电桩187972 个、直流充电桩 13 个)。但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四部 委于 2015 年 11 月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 年)》(即充电桩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2020 年, 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 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480 万个, 以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 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各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动充 电设施建设的积极的扶持政策,部分省市也编制了充电基础设施的 专项规划,但从上述的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电动汽车和充电桩 的现状保有数量与 2020 年的建设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充电基 础设施的现状建设情况并不理想。
1.2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是伴随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
积极建设充电设施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规划。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是与加油站相似的设施,按功能属性属于市政基础设施。从设施属 性上来讲,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应该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市政基础专项 规划的一部分。
2015 年 12 月 18 日,由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 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提纲》,其中提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 划编制共包括五大部分的内容,具体为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发展现 状、充电设施发展需求预测、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和规划实施。但 上述编制提纲中没有对该类专项规划的规划层次进行界定,难以满 足不同层次专项规划的编制与管理需要 ;缺乏对发展策略的研究要 求,不能满足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诉求 ;没有对充电基础设施的空 间布局原则与空间要点、选址指引方面的指引,无法满足城市规划 部门对设施落地的空间管理需求。
2 我国现行的规划体系
2.1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 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做的一定期 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 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 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
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2.2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
除了传统的城乡规划体系外,我国在各个领域均有自己的专项 规划,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 展规划、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 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发展专项规划一 般由发展与改革部门牵头编制,在规划内容上侧重于对项目发展方 针、目标、任务、布局、实施保障措施等宏观层面的把握,核心在 于发展目标和任务的政策性引导。
3 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的定位
3.1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根据 2017 年国家发布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
五”规划》,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 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城市安全运转的基 本保障。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市 政基础设施体系对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十三五”时期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属于城市空间规划范畴,一般在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包括市政专项规划,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环卫、综合防灾、消防等 方面的专项规划。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侧重于市政 工程设施的选址,各类工程管线的敷设等内容。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主要研究对象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从研究对象的属性上来看,应 该是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因此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应属于传统的城市 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范畴。
4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体系
4.1编制任务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及省市确定
的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 展情况,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区域供配情 况,制定适合城市的规划目标,科学预测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合 理确定充电设施规模和布局,预留充电设施用地,并制定建设策略、 措施和时序。
4.2规划层次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层次应与城市规划基本一致,
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考虑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 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规模预测、整体布局、 系统构建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只在区级层面或重点地区和特 殊要求地区编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详细规划。电动汽车充电基 础设施专项总体规划一般在市级或县区级行政区范围内进行充电基 础设施整体布局和系统构建,重点对电动汽车发展策略、充电模式、 规划目标和规模、布局原则与策略、系统布局、建设管理模式等内 容进行系统研究,是指导规划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的纲领性文件。
结束语
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梳理研究,提出将充电基础设
施规划纳入到传统城市空间体系当中,并实现与城市规划、交通规 划、电力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是解决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定位 不清、选址困难、用地供给难以保障、建设主体不明等诸多问题的 有效手段。也只有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阶段,通过提 出统一的、系统的规划方案,明确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定位和发展 目标,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电动汽车 的快速推广提供良好的充电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熊瑶.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初探[J]. 交通
与运输, 2016(A02):85-88.
[2]李德鑫, 王伟, 苏阔.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方 法与模型[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36).
[3]董海涛. 城市规划中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建设 研究[J]. 智能城市, 2017(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