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2017-02-18 08:54:00孙慧芬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有效措施教师

孙慧芬

【摘 要】游戏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而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发展、维持和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游戏情形的需要,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幼儿的游戏能力,引导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幼儿游戏;教师;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128-02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这表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是幼儿的社会性活动,也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活动。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及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而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教师应有目的意识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目的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判断来决定,哪种材料、什么互动方式及学习经验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措施。幼儿游戏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根据游戏情形的需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认可幼儿的行为和语言;肯定幼儿的努力(你们的超市可真忙碌呀!里面有购物的顾客、收银台,还有收银员);给予具体的反馈;为幼儿提供榜样,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态度、学会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相处;给幼儿展示正确的做法;提出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水浇到沙子上,会怎么样?我们需要使用别的工具吗);提供帮助和指示(美工区里有许多可以用来玩耍和创作的材料,你可以用胶水和糨糊去制作你想做的拼贴画)。教师必须有目的地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并思考帮助幼儿有建设性地、更加投入地参与持久而高水平的游戏中去。

二、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玩游戏。某些幼儿在教室漫无目的地走动,没有参与任何活动时,教师可以主动询问幼儿想要做什么或提出建议,也可以把他带到已经开始的游戏场景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游戏,教师可以教幼儿如何与其他人交往,并示范游戏材料的玩法。如果游戏过于简单或场面混乱,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开始更具建设性的游戏。例如,如果角色游戏仅仅是模仿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片,游戏就会过于简单,无法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帮助幼儿更换游戏主题,提出对游戏角色的看法,也可以建议幼儿开始另外的游戏主题。教师要对幼儿的反应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当他们对某个建议反应积极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材料,设置游戏场景,以便让他们将这个想法继续下去。

三、适时介入、退出游戏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细微线索,从而明确该何时介入、何时退出幼儿游戏。教师要通过观察游戏进展来判断,游戏中是否存在能成功推动游戏发展的“领导者”,或者他们是否需要教师介入,帮助他们增加游戏难度,恰当地把握介入时机。教师也要善于理解幼儿提供的信号和线索:当幼儿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时;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起来,或者幼儿陆续离开游戏区,留下很少的孩子继续游戏时,教师都要适时介入幼儿游戏。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顺应儿童的游戏脚本。因为安全问题介入游戏时,可以使用幼儿在游戏当中的语言去给他们友好的提醒,让他们安全地使用游戏材料,这样有利于教师成功地介入幼儿游戏。同时,介入方式要有助于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度、有助于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吸引幼儿回到游戏中来。

要想把握好退出时机,教师要对幼儿透露出的线索十分敏感。有时教师虽然带着好的意图介入游戏,但在游戏中逗留过久,没有适时退出,幼儿就会依赖教师的建议、想法或是外部控制。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幼儿主导游戏。当教师有意识地参与幼儿游戏并想提升幼儿的认知技能、同伴交往的能力时,应该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得到最佳发展。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或来自教师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支持应该是适度的,能让幼儿不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自己进行游戏,不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这样的游戏才会更具有价值。

四、通过及时干预来维持游戏

教师要通过适时评价、提问等方式及时干预幼儿游戏,保证幼儿游戏顺利进行。适时提问可以鼓励幼儿去思考、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运用象征性材料或设计新的游戏主题。而不合时宜的提问,则会让幼儿失去游戏兴致。因此,教师必须找到能促进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互动方式。那么,在不中断或不主导游戏的前提下,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何时是介入游戏并提问或做出评论的最佳时机呢?这就需要善于观察和倾听。适时地做出评论,认可和鼓励幼儿,或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儿童积极思考,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已经学到的东西成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能从这类问题中,充分了解儿童的想法,能够获知儿童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什么时候需要补充材料,什么时候需要教师调解,等等。

五、引导幼儿表达情感

幼儿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但有时候却不能以最佳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游戏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幼儿的积极情感,也有助于释放他们的消极情感。例如,幼儿在游戏中的享受让他们释放了压力和紧张感;扮演不同角色时,他们会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恐惧感。合作性的角色游戏或复杂的建构游戏所需要的自律性能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教师要意识到幼儿游戏中情绪的重要性,并关注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同时要为幼儿提供表达情绪的安全区域和适宜的材料,如木偶、娃娃和毛绒玩具有助于儿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集体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谈论或歌唱,并帮助儿童学习用于情绪表达的词汇,也可以鼓励儿童画出自己的感受。总之,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保持一种愉快的游戏状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认识周围环境,并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同时能丰富和深化幼儿的积极情感,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应在观察和倾听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引发游戏、适时介入和退出游戏、及时干预游戏、引导积极情感,给幼儿提供建构性支持,帮助幼儿提高游戏能力,促进幼儿游戏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焱.幼儿园游戏与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陈君.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J].教育经验,2013,(4).

[3] 盖伊.格朗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林雪珍.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師的指导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5] 阎平,曹爽英.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7,(9).

[6] 张彩萍.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J].现代阅读,2013,(1).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有效措施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38:20
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干预与干涉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联通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策略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