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典
让每个孩子的人生绽放光芒
□付 典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直以此要求自己恪尽职守。有幸拜读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后,感悟颇深。在书中我读到了教育的真诚,感知到以人为本才是教育的本质。教师应当做一颗火种,为学生点燃梦想、点亮未来,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绽放光芒。
《一间辽阔的教室》是一部教育随笔集,内容大多是周老师在教学中的思考,她以阅读、思考、教书育人为乐,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周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心又心思细腻的老前辈,书中的一字一句,都让我产生极大的共鸣。情透纸背,周老师在字里行间激励着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引领我们对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深刻反思。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周老师处理师生关系的真诚打动了我,孩子们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愿意放下幼小心灵的防备,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交流。周老师在学生面前透漏自己不善于“拉家常”式的交流,一次次用真诚感动学生,让他们变得更加主动与老师寻找聊天话题。真诚交流,使师生关系更进一步,既巩固了教育的基石,又促进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周老师的真诚也告诉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短处,在学生面前敢于坦承自己的弱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让学生从心底喜欢自己。
教师是点燃学生的火种。用来“点燃”的“柴火”,也许是一本书、一节课、一首歌、一幅画……世界因此而在孩子们面前放出光芒,而教师的最大价值就是做一颗火种,点燃孩子们多彩绚丽的人生,促使孩子们自发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茁壮成长。对于教师来说,点燃学生,也是点燃自己,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明亮如星辉,教师就会顿觉自己的人生也被点燃,充满了希望和梦想。只有认真探索和科学把握教育的本质,激发和增强教育活力,才能搞好教育。教育不只是“注满一桶水”,更是“点燃一把火”,全力发掘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师的胸襟有多大,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要撒播爱心与美好的火种,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让孩子们探究天地的广阔,宇宙的辽阔,生命的求索。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现代教育往往充满功利性,我们虽无法改变现实,但不能让孩子也变成一种速成产品。眼下,孩子们的生活被各种培训、速成班填满,本该多姿多彩的生活变得了然无趣,孩子的潜力也逐渐被磨灭。作为教师,每每看到这种现象,内心悲痛不已。而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一段重要旅程,意义非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孩子们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帮助他对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刻画,去修饰,去雕琢。
一所理想的学校,能让孩子们憧憬未来、求是致远;一个理想的教师,能让孩子们胸怀大志、务实上进。学校应当以学生为根本,不断完善和改进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学校文化、教育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周老师就是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学科,用广阔的视野思考当今的教育现状,不做民国教育的“凡是”派,不让“奥数”占满孩子的童年,不让考试成为每次惊醒的噩梦。一切由心出发,让孩子们自由、快乐成长!
通过品读周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开启我对教育的思考,并立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书育人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勇敢探索未来,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光芒万丈!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