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江苏南通 226531)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享受语文
周 红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江苏南通 22653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语文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教师就是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社会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在综合实践中享受语文。
生活;源头;主动;合作;实践;享受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实现语文综合学习的价值,让语文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呢?在此,笔者浅谈一些个人看法。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教师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去调查、实验、思考。比如,每周举办一次主题班队活动;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社会的调查、采访等,让学生从中学会采集、归纳等多种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对于养尊处优的孩子们,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学中用,再在用中学,以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让孩子们走入生活,寻求动机。
如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自己动手做小风车,做完后到操场上放一放,比比谁的风车转得欢,看谁的风车最漂亮,回到教室后选一些学生说一说制作风车的过程(如选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程序、风车的样子),再让他们说说玩风车的所闻所见所感。这样,教师便在无形中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协调能力;既愉悦了身心,又提升了语文素养。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如何让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合理地选择综合实践的课题尤为重要。教师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宜,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从中提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鲜活主题。
笔者任教低年级时,经过细心观察和调查发现,学生在课余时间玩的游戏不仅单调枯燥,而且项目也少得可怜。因此,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很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笔者组织开展了“我的游戏我最棒”的比赛活动。通过年级初选,选出大家最喜欢的几种游戏,然后推广到低年级各班,有些甚至推广到全校,像“找骆驼”“诗歌木人”“背你过河”“猜猜我是谁”“成语火车快快开”等。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但巩固了语文知识,还增进了友谊,原先追逐打闹的现象越来越少,老师也不再为安全隐患苦恼。同时,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为孩子们获取知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整个校园也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利用好口语交际的内容,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二年级练习3中的口语交际《买文具》,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口语交际的指导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礼节,把话说清楚;在练习对话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开始,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跟家人买东西的经历。这样的话题,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乐于表达。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观看了两个片段,是本班学生去文峰超市买文具的过程。笔者让学生仔细倾听他们在购买文具的对话。当学生一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同学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全都兴奋起来,津津有味地看着,评论着,交流中自然点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文明有礼,话说清楚。这样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感到亲切,几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记忆犹新。
如何让实践活动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呢?笔者认为学生角色体验尤为重要。除了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采用师生互练、同座互练、小组互练、上台表演等实践形式外,还可通过社会活动的形式,加强实际生活经验的练习。比如让学生独立购物、当家、接待客人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社会经验的同时,让他们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语文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教师就是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社会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在综合实践中享受语文。
[1] 王晓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及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周红,1972年生,男,江苏如皋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科教协会会员,江苏省南通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如皋市首届校长教学比武一等奖,如皋市教改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2013年被如皋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