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2017-02-15 09:09:41邬昌求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周长踝关节疗法

邬昌求,陈 敏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 999078)

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邬昌求,陈 敏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 999078)

目的:观察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按照就诊顺序将8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RICE(休息、冷敷、加压固定、抬高足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巨刺疗法配合推拿,对照组予以单纯推拿治疗,两组共治疗2周后,分别于治疗3天、治疗1周、治疗2周时评价两组患者疼痛与肿胀情况、踝关节功能及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止痛药例数。结果:在治疗第3天、1周和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VAS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周长比较方面,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天时两组患者踝关节肿胀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周结束时,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周长测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周时,两组患者踝关节周长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第3天、1周及2周时Takakura踝关节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2周治疗期间共有4例患者服用止痛药,对照组中共有8例患者服用止痛类药物,两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够较快的缓解患者疼痛与肿胀,改善踝关节功能活动。

巨刺疗法;推拿;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急性踝关节扭伤(Acute Ankle Sprain,AAS)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或下楼梯、下坡时,踝关节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内翻转,内侧或外侧副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致踝关节扭伤[1]。急性踝关节扭伤在早期若未进行规范合理的处理,后期大多数患者会遗留慢性踝关节不稳、韧带松弛或反复肿胀等,并且可能会形成创伤性关节炎,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医学认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于伤筋、筋伤戳脚的范畴,《圣济总录》中提到:“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癖结不散,则为肿为痛”,并且在《素问·缪刺论》中指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因此本研究将巨刺疗法与推拿治疗相结合,观察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推拿科及骨伤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0例。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21±9.6)岁;病程2~38 h,平均病程(31.4±5.2)h;右侧踝关节损伤患者28例,左侧14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7.25±8.9)岁;病程2~42 h,平均病程(34.1±6.4)h;右侧踝关节损伤患者25例,左侧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急性踝关节扭伤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①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②扭伤后踝关节外侧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③局部压痛明显,将足做内翻动作时,外踝处疼痛加重;④关节活动受限;⑤X线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踝关节扭伤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有明确的急性扭伤史,病程在48 h之内;④治疗前未经其他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韧带、肌腱断裂需要手术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③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者;④怀孕或哺乳期妇女;⑤严重晕针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受伤后的48 h内均采取RICE(R:休息;I:冷敷;C:加压;E:抬高)原则,即①休息:避免活动可减轻疼痛;②冷敷:用冰块或冰水冷敷受伤处,每次冷敷10~20 min,每天3~4次;③加压固定: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减轻肿胀疼痛;④抬高足部。

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推拿操作方法如下:①患者侧卧,伤肢在上,一名治疗师用双手握住患者伤侧小腿下端,固定肢体,医生用双手相对拿住患足,两手拇指按住外侧或内侧伤处,环转摇晃踝关节后,用力将足跖屈并内翻位或外翻位拔伸,然后将足外翻或内翻,拇指在伤处进行戳按;②患者正坐,用一手握住患者足跟部,拇指按压于伤处,另一手握住患者足跖部,作踝关节环转摇法,在拔伸状态下将足跖屈或足内翻后背伸,按压伤处的拇指则用力向下戳按。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时间。

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巨刺疗法。取穴:健侧的解溪、昆仑及阳陵泉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华佗牌0.2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刺入穴位,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令患者背屈、跖屈、内旋、外旋活动患侧踝关节,留针30 min,期间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后均令患者活动患侧踝关节,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时间。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天、治疗1周、治疗2周时对以下指标进行观察评定。评定者为未参与治疗的临床医师。

3.1.1 疼痛与肿胀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改善踝关节8字测量法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踝关节疼痛与肿胀情况[4]。

3.1.2 踝关节功能 采用Takakura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5],本量表包括:关节疼痛、行走能力、功能活动范围、日常生活等4个方面,Takakura踝关节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低表示踝关节功能障碍越严重。

3.2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止痛药例数。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踝关节疼痛及肿胀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与肿胀评价详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踝关节肿胀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VAS=1.2,PVAS=0.2>0.05;t周长=0.48,P周长=0.63>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第3天、1周和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VAS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3天=3.57,PVAS=0.0004<0.05;t治疗1周=6.09,PVAS<0.05;t治疗2周=2.01,PVAS=0.04<0.05)。在踝关节周长比较方面,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天时两组患者踝关节肿胀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治疗3天=0.72,P周长=0.47>0.05);在治疗1周结束时,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周长测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1周=2.03,P周长=0.04<0.05),治疗组踝关节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时,两组患者踝关节周长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治疗2周=1.29,P周长=0.20>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与肿胀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4.2 踝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Takakura踝关节评分详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Takakura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35>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第3天、1周及2周时Takakura踝关节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3天=2.64,P=0.008<0.05;t治疗1周=2.13,P=0.03<0.05;t治疗2周=5.07,P<0.05)。

表2 两组患者Takakura踝关节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4.3 治疗期间使用止痛药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2周治疗期间共有4例患者服用止痛药,对照组中共有8例患者服用止痛类药物,两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4 讨论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损伤早期患者往往表现出疼痛、肿胀症状,若早期对于疼痛及肿胀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影响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甚至导致后期踝关节失稳及创伤性骨关节炎。虽然早期RICE治疗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减少损失处微血管出血,降低组织液的渗出及感觉神经敏感性,从而起到缓解疼痛、肿胀及出血的目的[6],但对于如何缩短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肿胀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治疗踝关节扭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凡跌扑闪挫,或恼怒气滞,血凝作痛”,踝关节损伤后患处经络受损,营血离经后瘀滞于肌肤腠理,则出现肿胀;经络损伤后瘀血阻滞气机,则出现“不通则通”,在治疗上应采取疏经通络、活血行气止痛为主,因此在临床中采用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本病。巨刺疗法为传统“九针”刺法之一,可疏通经脉之气,调整经气的盛衰。在研究中取穴选择健侧的解溪、昆仑与阳陵泉3穴,其中昆仑为足太阳经的经穴具有通络止痛之功,解溪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素问》中提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由于本病属于中医中的“筋伤”范畴,故取八会穴中的“筋会”阳陵泉,具有疏筋通络的作用,上述3穴采取巨刺疗法配合患侧踝关节运动屈曲、背伸运动,与巨刺针法产生的经络之气产生协调作用,从而疏通经气、畅通气血,快速缓解局部疼痛。现代理论研究认为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巨刺疗法治疗疼痛类疾病的效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脊髓中间神经元的中介作用、脊髓上行传导束对高位中枢的影响、脑干网状结构的整合作用等,并有学者指出巨刺疗法刺激患侧肢体的对应部位,从而在大脑皮质形成另一个兴奋灶,利用大脑的“优势效应”对病灶形成抑制作用,调节大脑的平衡状态,因此能够改善患侧部位的血液、淋巴循环以改善临床肿胀症状[7-9]。《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提到:“若跌打损伤,伤聚凝结……疼痛难忍,宜手法”,在本研究中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局部采取轻刺激手法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疼痛与肿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推拿手法治疗对于患处可产生一系列机械刺激,可能会促进局部代谢产物的排出,降低P物质、单胺类等致痛物质的堆积,血β-内啡肽、腺苷等镇痛物质释放增加,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10-13]。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发现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能够较快的缓解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与肿胀症状,较快的改善患者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但对于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1] Kemler E,van de Port l,Backx F,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kle sprain: brace versus other functional treatment types[J].Sports Med,2011,41(3):185-197

[2] Seah R,Mani-Babu S.Managing ankle sprains in primary care:what is best practi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ast 10 years of evidence[J].Br Med Bull,2011,97:105-13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4] 余波,王人卫,陈文华,等.肌内效布贴扎辅助理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肿胀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9):772-776

[5] Takakura Y,Tanaka Y,Sugimoto K,et al.Ankle arthroplas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emented metal and uncemented ceramic prostheses[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0,252:209-216

[6] 王燕,吴玉云,赵文琼,等.冷敷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5,28(12):1091-1094

[7] 解秸萍.巨刺法神经解剖学机制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2):28-29

[8] 张立晶,丁玉龙,常佩芬.小议巨刺古今临床运用进展比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161-163

[9] 林志诚,陈立典.巨刺法的研究概况和思考[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8):51-53

[10] 周强,程英武.推拿局部镇痛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376-1378

[11] 张仕年,冀斌,邵铭熙.四指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与P物质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2(4):15-16

[12] 郭朝卿,程英武.推拿局部镇痛机制的概述[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07-109

[13] 汪国宏,吴建贤.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49-851

邬昌求(1988-),男,2014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R246.2

A

1005-0779(2017)02-0025-03

2016-07-04

猜你喜欢
周长踝关节疗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36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算周长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周长小诊所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