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7-01-30 14:22:52
北方音乐 2017年21期
关键词:节奏情感音乐

黄 静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江苏 太仓 215421)

一、活化教学模式,打造生态课堂

(一)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生态教育讲究学习的效率,但更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这就需要教者恰当地安排好教学节奏。那么如何来安排音乐课堂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可以用“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或是课程的重难点部分,则用“慢动作”来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来得及思考,来得及消化。

如在教学《愉快的梦》一课时,分开两个声部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这时即采用“快节奏”。而在需要两声部合起来演唱的时候,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便使用“慢动作”,学生们起先会觉得很难,自己的声部容易被打扰,这时,老师要稳定他们的情绪,给他们时间,可以让学生们讨论如何才能将两声部配合好,或是跟着声部常练习自己声部的歌曲或跟着钢琴慢慢练习音准等。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为佳。

(二)教学风格、情理相交

在听了很多优秀的课之后,对于各种教学风格,我总结了一下,有的老师擅长用“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有的老师擅长用“理”,通过符合逻辑性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会学习。据生态教学理论研究,上述的两种风格都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心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动力,如兴趣、情感、动机,另一种是认识,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平常擅于煽情的老师,是促使学生的动力系统起作用;而善于说理的老师,则是促使学生认知系统起作用。

(三)教学方式、多多益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生学习,教师的教为所有学生的学服务,只有教师的导适合学生,才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尤其在音乐课堂上,更需要教师运用不同的音乐手段培养各类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做旁观者,不当观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同年龄学段的孩子也应区分开来。低年级的小朋友就适用于情景教法和鼓励教法,而中高年级的小朋友则适合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

二、拓展课程生态、建构多元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例如我教歌曲《牧羊女》,在演唱之前,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幅画面。在无比辽阔的大草原上,有着洁白的羊群,美丽的姑娘,愉快地劳动着,蒙古包中飘出袅袅炊烟,人们过着幸福而富足的生活。在营造好意境后,辽阔的伴奏出现,学生内心深处感受着极具蒙古特色的旋律,唱出了优美动听的歌声,大家都从心底喜欢上了这首歌。只有触动到他们心底的感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音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教师的语言、体态和表演,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与音乐相呼应的想象,有时可以代替一定的视听感应,提高音乐聆听的效率。

(二)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一位名人说过“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音乐的教学中,可以一展身手。

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使学生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虽然没有真的身临其境看到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对他们来说,能够这么投入地聆听、理解音乐已经很不错了。

(三)给学生一个“创造”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对音乐进行再创造。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机制的重要体现。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乐曲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打击乐舞曲,描绘的是电光雷声的景象和人们尽情欢纵的场面。于是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打击乐,你会用什么东西来模仿雷声,雨声,风声这些声响呢?学生们开始尽情讨论,最后他们总结出用跺脚来表现雷声,嘴巴发出“呜”来表现风的声音,塑料袋的声音可以模仿雨的声音,最后我让他们用这些方法与乐队一起“合作”表现歌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掘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之初步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关注每一位学生,从而创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生态环境。课堂教学是心灵情感产生美的桥梁,教育生态意识则好比是一位过桥者,给这座桥带来了气息,给建设者带去了艺术创造的风采。生态音乐教学必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彩虹!

猜你喜欢
节奏情感音乐
花有自己的节奏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0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YOUNG·节奏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7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