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柳萌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100031)
弦上金凤引歌,琴下万马奔腾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女三弦艺术家特木尔述评
张柳萌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100031)
特木尔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杰出的女三弦演奏家,她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探索中,为蒙古族三弦的多种定弦法、指法及演奏技艺的专业化规范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蒙古族三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木尔;三弦;定弦法
1936年4月16日特木尔出生于原察哈尔盟商都牧群旗(现锡盟镶黄旗)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她自幼聪慧、敏捷、勤劳、朴素,具有出众的音乐天赋。1950年参加革命,在察哈尔盟文艺工作队开始了一生的艺术道路。1953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任合唱队员、乐队队员。曾随团到国内各大城市和苏联等国家及地区进行演出。2000年7月26日21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特木尔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杰出的女三弦演奏家。她对三弦演奏艺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她的演奏风格和谐、流畅、柔美。她的三弦独奏和二重奏扬名艺术舞台,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为蒙古族三弦艺术赢得了荣誉和骄傲。新闻媒体高度评价她的演奏“指压双泉,弹落花雨”,“弦上金凤引歌,琴下万马奔腾”。她演奏的《新春乐》、《绣金匾》、《远足》、《科尔沁之歌》、《乌仁坦乃》、《新鄂尔多斯》等曲目长期以来一直在区内外电台播放,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入国家艺术档案。
为了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三弦的演奏技艺,特木尔认真向民间艺人学习,对蒙古族三弦的演奏风格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向原察哈尔盟著名民间艺人那木吉拉,伊克昭盟著名民间艺人巴彦胡图克拜师学习,学习了他们的定弦法、指法及地方风格。她还虚心向国内著名三弦演奏家、琵琶演奏家学习技术技巧。向蒙古国人民艺术家、三弦演奏家学习他们的演奏法和技艺。文化大革命后她曾在内蒙古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中提琴,她把中提琴演奏的指法科学地借鉴到三弦的演奏中,丰富了三弦的演奏指法,并进一步地规范了三弦演奏法。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探索中,特木尔为蒙古族三弦的多种定弦法、指法及演奏技艺的专业化规范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将民间随意性很强的分散性首调定弦法,改革为国际通用的固定调。
2、改进民间二指法,首创四指法,使三弦演奏更为灵活、自由、丰富。克服了民间指法的局限性,解决了三弦演奏在现代音乐和中外音乐演奏中的指法短缺问题,发展和创新了三弦演奏技法,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3、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传统的基础上,集内蒙古各地民间演奏技法为一体,融兄弟民族三弦及提琴演奏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4、1956年以来,特木尔深入研究蒙古族三弦演奏技法,注重培养三弦演奏员,如内蒙古歌舞团的阿拉坦花、李月梅、锡盟歌舞团的乌仁其其格、自治区乌兰牧骑的乌日古木拉等。培养了一批三弦学生,如锡盟白旗乌兰牧骑的哈斯图雅、锡盟歌舞团的乌云,她们向特木尔学习后,均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经她亲手培养和指导的三弦演奏家大都仍然活跃在音乐舞台,有的早已是单位的骨干,有的名扬海内外,成为了著名的艺术家。
5、特木尔是蒙古族三弦发展史上具有历史影响的一位三弦艺术家,她曾先后参加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歌集成·内蒙古卷》、《中国器乐集成·内蒙古卷》的编纂工作。整理、选编出版了《蒙古民歌选》、《锡林郭勒民歌》、蒙古国歌曲选《蔚蓝色的杭盖》、《银铃》等八部书。此外,她还致力于民族艺术的理论研究,在国内报刊上公开发表了《通福的音乐创作风格》、《宝音德力格尔的艺术道路》、《音乐之家——德伯希夫》、《桑都仍与马头琴的改革》、《达·桑宝的艺术道路》等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多篇。另外,她还参与创作了20多部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
蒙古三弦具有粗犷的音色和特殊的演奏法,具有别具一格的演奏技巧与技法,是蒙族器乐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大大丰富和增强了蒙古民间音乐的表现力和草原音乐风格,在蒙族乐队里起着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蒙古三弦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传承,同时也逐步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及广泛认可。 2012年11月11日,第二届国际三弦音乐周——蒙古族三弦音乐周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各地音乐学院的老中青教师及各地剧团的演奏家和学生及三弦爱好者围绕蒙古族三弦的历史、演奏技巧、风格特色及教学研讨及名家传记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蒙古国鲁夫桑诺夫.乌云其木格教授的蒙古三弦工作坊,教授了弹棒的持法及多种演奏技法,展示了蒙古国特有的民族音乐及复杂的技巧。最后,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们的《弦鼗之乐》和中外蒙古族演奏家联谊的《成吉思汗的歌—蒙古族三弦音乐会》将这次研讨会推向高潮。
衷心希望蒙古族三弦及多民族三弦演奏艺术在不远的将来,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把三弦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发扬光大,让三弦这古老而又独特的乐器在中华大地上百花齐放,更加灿烂生辉。
本文根据《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内蒙古卷》特约稿整理
J607
A
张柳萌,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三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