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王皮戏的表演艺术探究*

2017-01-30 10:22:03李倩文
黄河之声 2017年2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李倩文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王皮戏,也叫“王皮调”,是流传于山东省平阴县、东阿县、冠县、肥城市、荏平县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代表剧目有《十八大姐斗王皮》、《土地爷添油》《休妻》《赌博鬼》《送饭》《两亲家顶嘴》等。其中以《十八大姐斗王皮》最具代表性,故称“王皮戏”,“王皮戏”先后被评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针对王皮戏的《十八大姐斗王皮》的表演艺术进行探究分析。

一、王皮戏表演内容

王皮戏是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来的,长期以来都是在村头的场院或村中宽阔的十字大街路口以“撂地摊”的形式为主要演出场地,所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出形式。

(一)跑灯

“跑灯”是王皮戏正式演出之前一个热身部分。“跑灯”人员众多,结构严谨,场面复杂,独立成章,可看为一个完整的民间灯歌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跑灯的时候手里会拿各种各样好看的彩灯,主要有:伞灯、西瓜灯、猴子灯、荷花灯、玫瑰灯、凤凰灯、雪花灯、羊角灯、绣球灯、拂尘、彩扇等。跑灯角色一共有19人,分别是“王皮”和“十八大姐”。

跑灯是王皮戏吸引观众的工具,所以跑灯在王皮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现在表演的跑灯里,舞伞灯的有20人,由男演员来担任,他们头扎白色头巾,穿的是白色裤子和白色改良兵上衣,腰间系的是红色腰带,脚上配一双黑色快靴,动作时而刚健洒脱,时而显露出幽默风趣。舞花灯的也有20人,由女演员来担任,她们上身穿的是红色偏襟褂、下身是红色的彩裤,金边黑丝绒围兜围在腰间,绣花鞋上系上漂亮的红缨,头上留一条大辫子,在左鬓戴大红色的绒花,左手持“花灯”,右手持“彩色开扇”,动作颇为娇柔俊俏。另外,还有一些小玩童,小玩童都是丑扮,表演诙谐,动作跳跃,表演者会根据自己的技能即兴发挥。跑灯时第一要身体平稳,第二是脚下速度要快,所以,男、女跑灯者必须都要熟练的掌握“圆场”功,特别是女姓跑灯,跑灯时的动作要做到收中有放,送臂扭腰,前俯后仰,扇花左右上下飞舞。例如“甩扇转身”、“扭腰颠扇”等动作。可见跑灯者不论男女都要有基础功底,并且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是王皮戏中独具特色的环节。另外,跑灯时为了吸引群众们的注意,会变换各种各样好看的阵图,例如有:卷苦子、夹箔帐、龙吊柱、四门斗、挖灯、大地开花、八角迷魂阵等来回变换。所以,跑灯在一两百年前没有电力照明的农村,以如此灯火通明的庞大阵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接官

接管是衔接“跑灯”与正式演出的纽带,场面是将当地“县官”接来判定“王皮”的家务事,一般由八人或四人将县官抬来。由于跑灯人员都是正式演出的演员,接官部分的加入也让演员们有充足的休息和准备时间。

(三)王皮戏的主体情节

正式的演出先是王皮在元宵节之际,唤出他的十八个妻妾一同去观灯,因老婆们都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加上争风吃醋互不和睦,最后竟是群殴王皮,丑态百出,实际上讽刺了封建制度下的丑恶现象。例如,大老婆赵氏是嫡妻,她不满王皮妻妾成群,认为“一妻一妾是正边,十八个老婆世界稀”才是正确的,而且18个老婆均有残疾,更引发嫡妻赵氏的愤怒。二房钱氏不满自己只是妾,因怀胎三月想让王皮给予正室之位,由于王皮的懦弱、无奈,根本无法满足钱氏的愿望,引得钱氏对王皮大骂不已。三房孙氏则是厌恶王皮好吃懒做,不为家庭着想,还在吃穿用度方面多有争执,王皮听了孙氏的说法也开始嫌弃老婆多孩子多但是内心深处又自喜的矛盾状态。其余的老婆大多都是由残疾,例如四房李氏腿有残疾,五房周氏是秃子,六房吴氏是瞎子,七房郑氏是兔唇等,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由此看来,以男权主义为标准的封建社会带给王皮的是一个看似美满、令人羡慕,但是却充满复杂家庭矛盾的悲惨命运,讽刺了封建婚姻制度和传统陋习。

(四)演出的尾声部分

近几年由于王皮戏的频临失传,在正式演出之后会有一个简单剧情介绍和总结,并简单说一下演出的目的和意义,呼吁人们能更多的关注和参与非常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皮戏。

总之,王皮戏的表演内容包括4各部分,跑灯、接官、主体演出、尾声,全剧演完需要3个小时左右,所以一般会分为三天来演,不过现如今已经很少能将全剧演完了。

二、王皮戏声腔演唱特点

王皮戏为曲牌连缀体,十八个大姐每人有一个固定的曲牌。并且王皮戏在民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的美誉。演员的唱腔大量的使用了宫、商、角、徵四种调式,尤其是在一个唱段中,会有数个调式交替出现,确实为当今所少见。在音乐结构上完整、严谨、流畅、新颖、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整部戏语言通俗、幽默风趣、表演诙谐、动作夸张,演唱曲调婉转、新颖、绮丽、悦耳动听。其中民间曲调联套主要有[耍孩儿]、[序子]、[山坡羊]、[清江引]、[叠断桥]、[桂枝香]、[照凤阳]、[大观灯]、[驻云飞]、[太平年]、[莺歌柳]。下面就以[耍孩儿]、[照凤阳]、[叠断桥]、[桂枝香]为例来具体分析:

(一)《王皮调》之一“耍孩儿”分析

[耍孩儿]的谱例来源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曲属于加变宫的D角调式,节奏上以二八拍子为主,富于变化,以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或四十六为基本节奏型。另外,本曲旋律富于歌唱性,曲中有很多前倚音,开头第一小节的两个自由延长音,可以发挥表演者的歌唱功底也可表现此曲的韵味,唱腔婉转细腻。

(二)《王皮调》之五“照凤阳”分析

照凤阳的谱例来源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曲是F徵五声调式,旋律和唱词是对位的关系,节奏变化不多,在第13小节有一个大的切分音,14小节有一个甩音,演员可以通过尾部这里表达自己比较强烈的情感,整首歌曲音域不宽、跨度不大,在一个八度之内。

(三)《王皮调》之六“叠断桥”分析

叠断桥的谱例来源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曲是C商五声调式,在节奏上比较紧凑,三十二分音符和小切分是此曲的亮点,起到了配合唱词的作用。此曲分为两个段落,B段的尾声是在A段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音域较宽,富于歌唱性。

(四)《王皮调》之七“桂枝香”分析

叠断桥的谱例来源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曲是降B宫加变宫的六声调式,此曲出现了大量的前倚音,全曲由一句歌词贯穿,前半句歌词的每个字都均出现在强拍上,后半句基本为对位排列。

另外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都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当地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王皮戏角色的表演特点

王皮戏的表演角色主要有丑角和旦角,共19人,其中以“王皮”为主,演绎了他和十八个老婆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家庭矛盾。下面将对丑角和旦角的表演做以分析。

(一)旦角

王皮戏中的十八个大姐,也就是他的18个老婆,均为旦角扮相,特别是剧中旦角的表演、有的娇柔俊俏,有的媚悦流俗,有的泼辣刁钻,表演动作如“甩巾转身”“扭腰晃头”“前俯后仰、送臂闪腰”等,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动中有稳,稳中有放,韵律舒展,连接顺畅的艺术特征,表演和谐而美妙,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别具韵味。

(二)丑角

本剧只有一个丑角,也就是该剧的核心人物——王皮,整剧是围绕王皮展开的,王皮的原型是作者以济南养子院里皮匠王兴春的家庭背景而创作的,还有一种传说是作者告老还乡时路经济南府的养子院里生活困苦,没有自由可言,所以作者就给了养子院里的十八个残疾女子一部分银两,让门口修鞋的皮匠王兴春带她们回家去生活。从此,这18个残疾女子就成为了王皮匠的18个老婆。王皮的人物塑造是为了体现“一夫多妻制”在封建旧社会的制度缺陷和社会矛盾。本剧中王皮是老丑扮相,表达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和搞笑滑稽。在某些地方的演出中亦有女扮男装的例子,其在妆容方面也是较为夸张、滑稽。

四、王皮戏表演的伴奏乐器分析

“王皮跑灯”以锣鼓、唢呐、笙、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王皮戏”中的《山坡羊》和《大观灯》两首曲牌为伴奏乐曲。王皮戏的乐器有板胡、三弦、二胡、唢呐、竹板、喇叭、也有锣鼓,但是不太常用。还有配合表演掌握节拍的手锣。同时还有一些特殊乐器,例如“哗啦锯”,“哗啦锯”是把10枚铜钱拴在短木棒上,一拉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土乐器。还有另一种特殊乐器,称为“呜嘟嘟”。“呜嘟嘟”这种乐器是全铜制作,长约两米,如同一个大长号,吹起来发出“呜嘟嘟”的低沉声音,所以便把它称为“呜嘟嘟”。

五、结语

王皮戏是山东省戏曲艺术的瑰宝,但如今却是频临失传。本文通过对王皮戏《十八大姐斗王皮》的研究和梳理,得出山东的地方小戏也是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同时,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深深地意识到我国地方戏曲发展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王皮戏表演艺术的研究,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宋希芝.民间小戏“王皮戏”考索[C].山东省民俗学会会议论文集,2014,12:177-183.

[2]侯延爽.李白“诗与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突破路径[J].音乐探索,2017,01:59-62.

[3]侯延爽.山东“王皮戏”传承级发展思考[J].东岳论丛,2016,02:142-146.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苏州评话
文化产业(2020年15期)2020-07-22 12:00:22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28
Tough Nut to Crack
Significance of Belgian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a Reference to the Amendment of China's Pertinent Regulations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12
活态文化
乡村地理(2017年3期)2018-01-11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