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晶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适时出台,旨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让普通学龄前儿童也有入园的权利,保证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一起同步健康发展。意见中指出要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要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2012年10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中将幼儿的艺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多方面促进学龄前儿童全面综合健康发展,同时指导学前教育机构按照指南进行科学教育。
如前所述,从国家、省级层面来看,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空前升高,各地针对学前教育的指导文件纷纷发布,但实际在落实文件中,发现对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视力度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对学前舞蹈教育的重视无法落地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地方政府和学前教育举办机构对学前舞蹈教育的认识不足,其次是学前舞蹈教育必须的软硬件无法做到同步。作者首先认为再次回顾学前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尤为重要。
舞蹈不同于美术,舞蹈是一种集合声、画在内,动、静结合,灯光、服饰全方位融合的一项综合性艺术类型,是需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舞蹈的思想和灵魂,需要舞者从多方面理解并感受舞蹈的美,这也有助于提升综合审美情趣。
舞蹈的内涵,意境等都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和表演艺术在集合灯光、舞美等一体的舞台环境中体现,舞蹈的环境本身就是健康、积极、优美的,在其中进行的舞蹈排演也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为学龄前儿童形成活泼大方、开朗向上的性格做好铺垫。
舞蹈艺术在表演的同时,需要舞者将个人对舞蹈背后的故事的真切主观感受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就是集合了从原型——内化——加工——展示的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发挥个人主观思维,因此在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中,通过舞蹈可以有效地给幼儿留下一个可供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挥,智力发展就具有了载体应有的发展。
学前舞蹈虽然是舞蹈中的一个分支,是针对学前儿童开展的一项专门性的教学内容,但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主要由:课程目标还不够明确、评价课程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较差、教学课时较少等。刘芸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把握专业要求,突出主要内容,要抓好基本功训练,加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加强幼儿舞蹈剧目排练和编导训练。增加教育实践环节、改革舞蹈考核方式、适当增加舞蹈课教学课时数、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此提法有较强的科学性。
从中国知网收录的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学前舞蹈有关的文献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学前舞蹈教育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这与我国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完善密不可分。
岳娜在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研究中提出要明确学龄前儿童在各年龄段的幼儿舞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比如在小班,着重解决肢体的“单一律动”,以加强节奏感为目的。在中班,着重解决幼儿肢体的“复杂律动”,培养与音乐节奏相适应的感情。在大班,要重点强化学龄前儿童的表演舞练习,培养舞蹈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学前各个阶段的舞蹈教育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孙丽娜在对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重要性研究中提到,在舞蹈教育中,幼儿舞蹈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体态的塑造,肢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的提高等,提出应该给予充分地重视。
卢石磊在对我国学前舞蹈教育现状及发展新方向的研究中,提到我国学前舞蹈教育存在着以下的不足,如父母怕孩子在舞蹈训练中吃苦,或者认为进行文化学习比舞蹈学习重要许多,因此忽视对幼儿形体的训练,也有部分幼儿园对于舞蹈教育的不重视,加之部分幼儿园缺少舞蹈教师,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教师少之甚少,在教学中学前舞蹈教育理念也有些老化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此分析,笔者认为也较为全面。
东北师范大学梁好在对学龄前而舞蹈教育中应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进行了研究,全方位对学前儿童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儿童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这个项目比较陌生,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民间民族舞蹈教育。
卢石磊认为幼儿园应该重视舞蹈教育的发展,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要优化舞蹈老师队伍,要制订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教学计划,要对幼儿的舞蹈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住建部和发改委2016年联合发布的《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有综合活动室,以供幼儿分班或集体开展音乐、舞蹈、体育活动和大型集会、游戏、亲子活动、科学育儿等活动,且6班及以上规模的幼儿园至少要设一间。同时按《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标准要基本配齐教玩具,要求每班有一台风琴或电子琴,有条件的配备钢琴,要配备必备的设施设备。根据上述规定,幼儿园要开设必要的舞蹈课程,就需要有必需的场地、设备、器材等作为保障。
对于师资方面,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引进学前舞蹈专业师资,可以直接才从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招聘复合条件的幼儿舞蹈教师,或从社会民办幼儿培训机构聘任符合条件的专任舞蹈教师。第二种方式也可以加大对原有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升,采取脱岗外出培训、引入师资培训项目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师资的专业能力。
如前所述,学前舞蹈教育需要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的责任,但作为受教育的个体,尽管是学前教育,也还需承担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从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到不断发扬传统文化。对于幼儿舞蹈教育,就需要将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根植在舞蹈当中,将传统舞蹈的技艺、表现形式等与学前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延伸、变换,编排各种适合学前教育的中国传统舞蹈项目。
在资金方面,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一定需要幼儿园举办者投入一定的资金,以方便购买教具、服装、设备、道具等。如资金不允许,政府可采取引入民间资本,采取PPP合作等方式进行投入。其次,在职称评审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幼儿舞蹈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政策支持,允许并且支持学前教育舞蹈教师将参加的比赛、辅导的舞蹈项目折算为相应的专业技术成果,减少对论文、业绩成果等的刚性要求。
[1]周璐璐,杨晶麟.当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当代音乐,2017,01:66-67+70.
[2]方可儿.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201-202.
[3]邱海云.学前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9:260.
[4]王程芳.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5,28,09:286.
[5]周晶.关于学前舞蹈教育的一些思考[J].黄河之声,2012,10:61-62.
[6]卢石磊.浅谈我国学前舞蹈教育现状及发展新方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