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璐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大专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黄 璐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相比较传统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通过此项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以及组织者。并在教学中完成知识与艺术的共同掌握,这不仅是奥尔夫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势,同时还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如今大专院校已不仅是传统的技能传输学校,同时大专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投入高职大专钢琴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必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提高学生钢琴专业技术,对推动现代人文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钢琴
奥尔夫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所创造的奥尔夫教学模式,对于转变传统音乐教学观点具有重要引导意义,同时对世界各地都造成了较为深刻的音乐学习模式影响。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钢琴这种乐器之王开始逐渐走到平民百姓之家,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乐器。不过由于我国钢琴接触历史仅有100余年,而国外则有300年之久,因此我国钢琴水平较国外差距仍然较大。世界知名钢琴曲皆为国外著名音乐家所创建,为了提高我国基础音乐教学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扎实其基本音乐技能,转换教学模式便显得极为重要。
相比较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奥尔夫教学更注重开放式教学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唱、表演、跳等全方位训练,使学生不在于一门技艺上精湛,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综合实力。另外多种样式的艺术培养,会更加注重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以未来社会发展模式做适当调整,方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课程,从而更好的诠释自身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爱好。而奥尔夫教学法中,开放式教学则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更多的教学活动,以及丰富精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多样性的艺术创造能力,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才能展示自我的机会。从根源带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面临学习抉择时,能够奋不顾身的选择音乐课程,建立与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奥尔夫教学法中最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事态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协作性。
另外基于如上特性,使得此项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钢琴能力,同时还会将教学人员的个人水平提高到深层次程度。
随着近些年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现代音乐教育必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极大的增强了现代化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了高等人才与高级教育模式的强强联合。因此在教学中教职人员务必增强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质性意义,提高与确保未来高校毕业生钢琴教育的就业能力。同时学生的整体能力与钢琴艺术的普及,也代表了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显著性提高。
钢琴教育在我国推行时间不并长久,钢琴早在300年前便已在西方国度萌芽与发展,而传入我国则为鸦片战争之后。钢琴教育真正走入平民百姓之家,则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不过即便是现在由于高昂的学习费用,以及钢琴价格使得学生和家长面临钢琴学习只能选择性放弃。因此在钢琴教育中难免出现学生间,基础功力差距很大,部分家庭经济水平较为优越的同学在小时候便早已接触到钢琴,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接触到大学生活后才开始逐渐了解乐器之王,钢琴的独到魅力。奥尔夫教学法重在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得任何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够从零开始,接触钢琴基础知识。唯有提高基础能力,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真正感悟到干亲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大专生涯不同于其他阶段,大学生活学生自由活动时间更为充裕,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施展自身才华。奥尔夫教学法利用学生闲暇时间,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弥补之前的教学空缺。由此不难看出奥尔夫教学能够使之前钢琴教学一片空白的学生,仍然可以凭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思想将学生真正引入至钢琴教育活动中,弥补学生因基础差异带来的学习进度差异。
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音乐专业对口人才,以及普及钢琴文化在大众间的传播,提供更为优秀的师资储备。我国钢琴文化起步晚,音乐教学素材较为缺失,社会各界音乐文化审美能力偏薄弱。所以大专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通常都会被认定为是钢琴文化的传播者,以及音乐教育者。所以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音乐素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正投入到工作中时,仍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导读能力,以及教学知识,是目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重要工作所在。
而奥尔夫教育法的工作意义,与工作模式我们已经知道,通过其教学模式思路的转变,能够有效创造学生主观性培养的教学空间与领域,实现学生自我创新音乐能力的独立积极性。同时学生将通过此项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结合教学目标以及自身教学特点,在普及钢琴文化过程中,发挥雄厚的钢琴创作与弹奏能力,实现钢琴教学最终意义。并在日后的教学备课中,能够积极丰富自身涵养,加强基础能力的巩固与培训投入,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贡献更为显著的力量。
根据社会调查,我发现社会各界有部分教育学者认为,奥尔夫教学法仅适用于低龄化儿童的音乐教学活动。因为此项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基础功力培养,和创新性能力改造;这部分学者认为高等院校学生早已具备音乐基础素养,和较强的钢琴技艺能力。所以说奥尔夫教学法在社会教育界仍存在众多误解,难以有效应用于各大教学活动中,不利于其真正的传播与应用。
除了上述的教学思想观念错误认知,更为重要的还是社会实际教学中的客观现实对教学活动所带来的干扰。其主要表现为教学系统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许多高校都没有相应配套的高水准教案。这不仅造成学生无法有效获得更为精准的教学课程,同时也造成教职人员迟迟难以掌握专业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唯有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课堂教学资源的质量与数目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整合教学能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为此大学英语为此配备相应的教学教材,给予学生创造更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前提,帮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教学资源。
为了将奥尔夫教学法有效落实在大专钢琴教学课堂,必须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此项教学活动的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理念,从而完善学生学习思想,帮助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奥尔夫教学法不单是一门教学方式,同时还是一套相对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唯有将其有效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方各面,才能够真正做到引导学生走进学习实际活动中,将理论化教学任务转化为实践教学工作,从而使大学钢琴教学能力随时代发展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可以说,教学的前提条件有三点:学生、教学资源、教师。其中教学资源以及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核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先决条件。高等钢琴教学不仅应侧重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建设与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完善,加强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从而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使此项观点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习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将此项教学理念有效传承。因此不难发现,师资团队的建设与教学资源的储备,关乎到音乐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所以不仅要丰富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内容,同时还要大力培养教职人员的专业技能,做好基础培训工作。使学生能够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的钢琴教师引导下,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完善教学目标所下达的学习任务,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增强钢琴认知,提升个人能力。
学习钢琴,首先应保障学生乐谱的识别以及节拍的识别。学生应先牢牢掌握五线谱的分辨和基础知识,才能够进一步开展钢琴学习活动。通常在大学前许多学生并未接触过钢琴学习,使得部分学生水平较差,同班同学中学生间钢琴基础功的差距较大,这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钢琴学习进度。对基础功扎实的学生来说,加强其五线谱的学习巩固知识基础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规避日后的弹奏问题。而对于基础功薄弱甚至毫无基础功能力的学生,五线谱的学习能够有效加强学生钢琴学习的理解。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模式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模式为了顺应奥尔夫开放式教学模式,不妨将乐谱学习大造成更为通俗易懂的传统乐谱,使学生能够坚定立场,为日后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节奏。
钢琴学习主要由两方面学习内容组成,1.基本功的训练2.乐谱弹奏的技艺养成。其中增强学生音乐节奏使学生能够掌握弹奏技巧,以及乐谱理解至关重要。许多学生天生便具备较强的音乐节奏掌握能力,一般此类学生能够在模仿中便可以掌握乐器学习技巧。而大部分学生的乐谱识别能力以及节奏能力都靠后天培养。奥尔夫教学法除了拉近师生关系,更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学习乐趣,便于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
大专学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因为许多人音乐知识起步较晚,音乐理解和创造能力仍处于萌芽时期。因此大专钢琴教学应从学生的创造性入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础功外,还应当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观念,从思想的本院上启发学生创造能力,发挥学生年轻的优势,从而确保学生能够保持音乐原创,增强学生音乐创造自信心。
我国钢琴教育起步发展较晚,因此许多制度和教学方法还存在许多缺点与漏洞,及时填补教学模式的空缺,提高高等教育中的钢琴教学技法,从而有效提高与推动大专钢琴现代化教育。在此之上,必须将奥尔夫教学模式落实到大专高等钢琴教学课程中,使其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深入课堂渗透到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并利用此项教学模式加强建设专业的狮子团队,培养与完善现有的音乐教材,培养我们自身的音乐专家,使音乐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我国钢琴事业的建设成果。■
[1] 于琳,张应辉.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1:78-80+83.
[2] 黄欣.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艺术评鉴,2017,02:119-121.
[3] 刘潇.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途径探析[J].戏剧之家,2017,02:205-206.
黄璐(1980-),女,福建省厦门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钢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