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媛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少儿歌唱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孙淑媛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最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的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并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本文将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即兴性,多元性以及它的嗓音造型、动作造型这些方面来论述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少儿歌唱课中的实践与应用,并认为其对少儿歌唱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即兴性;多元性;嗓音造型;动作造型
使用身体的不同姿势和动作,来促使学生体验感受节奏的内在联系,增强内心体验与外在运动的协调感,这就是所谓的“人体乐器”或“声势”。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经常用沙锤、三角铁等乐器让学生自主即兴创编节奏,那么在少儿歌唱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这种方式。在发声练习“mi ma mi”中,孩子们自己一边唱,一边用手在头顶上画一个半圆,像在头顶上开花一样,我发现她们这样唱出来的“ma”就会更饱满;唱高音时,孩子们会不自而然的把拳头有力地打出去,我发现这样唱出来的高音更加通透有力。
即本土性。我们在注重奥尔夫音乐教材的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奥尔夫音乐与本国各民族特色的结合。《牧羊童》是一首新疆儿歌,那么在教唱这首歌曲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解了带有新疆音乐特色的节奏型,比如说弱起和切分,然后教授了学生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随后在学习这首歌曲过程中,学生们自己又创编了一些动作,很快地学会了唱这首歌曲,这样既能让学生们愉快地学习唱歌,又能让学生认知新疆音乐及舞蹈的特色。
嗓音造型就是嗓音来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以造型为基本手段,使人通过听觉来欣赏,构成美感形象的艺术。嗓音造型分为节奏朗诵活动和歌唱活动。
1.节奏朗诵活动
(1)由字、词、句做节奏短句训练。字即含有字音的各种文字,如姓名、谚语等做成的节奏短句。在姓名游戏《我叫XXX》,每个学生用一个节奏来介绍自己,比如一个孩子说:“我 叫|王小 明(王小 明明),大 家|好—‖”,其它的小朋友一起说:“欢 迎|王小 明|,大 家|好—‖”。这个游戏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节奏游戏活动,既能增加同学之间的熟悉感,减少来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感,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2)由歌谣、民谣、歌曲做节奏朗诵的训练。在孩子们对基本的节奏型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学习一首儿童歌曲之前,我会首先让学生们加入乐谱中的节奏来大声朗读歌词,比如说《小小少年》,按照乐谱中节奏,读的时候就要读成“小·小少 年—”,这样既有利于学习理解歌词含义,又有利于学生准确演唱歌曲,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歌唱活动
即通过使用嗓音周围的肌肉来体验音乐。运用嗓音表现带有情节的歌曲时,要根据歌曲所描绘的情节内容,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咽喉肌肉振动,运用恰当的气息流动方式等发出不同的音色,力度等。
我把《小白船》这首歌编成了一段故事:一天,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风停了,蒲公英睁眼看见周围一片陌生的景象,便哭了起来。月亮爬上了山顶,像一只弯弯的小船,船上坐着一位仙女和一只小白兔,在仙女询问蒲公英的情况之后,仙女和气的说:“别怕,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他们飘呀飘呀,天微微亮了,但仍然有一颗星星熠熠生辉,像灯塔一样,蒲公英指着那颗耀眼的星星说:“仙女姐姐,那儿就是我的家”。仙女在这颗晨星的指引下,平安的将蒲公英送回了家。孩子们被我的故事吸引的目不转睛,这样他们就理解了歌曲所描绘的情节,接下来,在音量方面,“蓝蓝的……游玩”要轻声演唱,“桨儿……也没帆”要渐强,“飘呀飘呀”最强,最后弱收。在气息方面,全曲气息要连贯柔和。在音域较高的声区,进一步加强气息流动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才能让学生学会用形象的声音进行表现。
动作造型与嗓音造型相似,它通过视觉来欣赏,构成美感形象。在这里,谈论声势、游戏在我的少儿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1.声势:以人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运动发出声音的一种动作学唱。《幸福拍手歌》这是一个典型的声势教学案例。在学唱时,我先带领学生按顺序进行了四种最基本声势:跺脚、拍手、拍腿、捻指的练习,然后配上音乐《幸福拍手歌》。一开始,我会发布指令,让学生做一种动作,后来熟练之后,每发布一个指令,让学生连着做两种动作,比如拍手和拍腿。最后,我请个别同学创编声势动作,比如拍肩、摸头等。这样反复几次下来,这首歌曲也播放了好多次了,学生们也就在快乐的声势游戏中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
2.游戏:奥尔夫教学法中,要求每一堂课都要具有典型的游戏,用游戏提高音乐素养。今年暑假,学校邀请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校长来讲学。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名叫《O Sa Na》的音乐游戏:老师让我们围成一个圈,我们一边唱着《O Sa Na》,一边跟着音乐律动和节拍传硬币,当音乐结束时,手里拿着硬币的学生就坐在圆圈中间,捂着眼睛去猜音乐再停止时硬币传到谁手里。我把这个游戏运用到了我的少儿歌唱课中,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上课积极性,让他们能有更大的热情来投入课堂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认为少儿歌唱教学应该引用或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它可以让课堂充满了吸引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互动参与,让更多的孩子们喜欢唱歌,从而喜欢、享受音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我的少儿歌唱教学质量与水平能登上一个新高度。
[1] 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9.
[2] 王丽新,钟恩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