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琼剧唱腔结构及其艺术特点

2017-01-28 05:11:57林道森
黄河之声 2017年23期
关键词:琼剧中板唱词

林道森

(海南省琼剧院,海南 海口 570203)

一、琼剧的形成与发展

在海南文化中,琼剧是一种最集中显性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化象征和精神体现。琼剧的起源较为复杂,可以追溯到元朝或者更早,形成于清朝初期,与中原戏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36年,在《海南岛旅行记》一书中,田曙岚首次将其称作“琼剧”,随后逐渐传播开来。自古以来,宗教在海南就极为盛行,在宗教意识与形态的熏染和沉淀下,琼剧有了鲜明的宗教烙印。对琼剧的影响最大的宗教当属道教,最初是从“游神”一类的祭祀活动逐步演变而来,道教情结愈发彰显,可谓是道教化的戏剧。作为海南文化的宝贵资源,琼剧始终保留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外界呈现了成熟的海南文化,并逐步开始走向世界[1]。

二、唱腔结构与艺术特点

琼剧唱腔,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类别,即中板、苦叹、曲牌和专腔杂调。粗狂质朴是琼剧唱腔的特点,腔由字生、音域宽广。不仅有着优雅舒展的腔调、悠扬宽阔的旋律,且体裁丰富多彩,既有高亢激越,也不乏委婉缠绵,加上浓郁的地方风味,颇为优美动听。

(一)中板

在琼剧中,中板是最主要的唱腔之一,又可细分为中板、叠板和数字板,在每出戏中占据了七成之多。由于和口语较为接近,不仅通俗易懂,且更容易将剧情唱段自由的表现出来。中板采用七字句体,即四三句格,在一句的唱词结构中,可以有七字前加三字,也可以连接两个三字。中板有着十分灵活的唱法,不仅可以抒情,还可以用来叙事。一板一眼的节拍形式,在人物情绪的表达中,可用于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戏剧矛盾。

在中板唱腔中,叠板属于较为古老的形式,采用的是八字句格的唱词,也可以是十二或十六字。不仅腔音域宽、曲调明快,且有着幅度较大的音程跳动,以及丰富的句法变化。因而叙述性能较强,适用于表达紧张的剧情、激烈的情绪。数字板同样也演变于中板,但其句法较为单一,通常采用一字一眼的句式,定名也取决于唱词的字数。凭借其明快的节奏、较强的叙述性特征,适用于表达人物叙述或争执的对唱场合[2]。

(二)苦叹

苦叹主要包括了三种,苦板、叹板和哭板,采用上下句七字体,用于表现人物的具体感情,如哀伤悲痛等。演唱时在唢呐等的伴奏下,融入哭泣叹息之声,容易造成满台悲歌,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渲染效果。苦板的唱词,大都采用四句或六句,其节奏较为自由,也被称为“二槌头”。不仅有着较大起伏的曲调,且表现得低回婉转,生动的向观众展现出了生离死别的场合,发人深省、催人泪下。苦板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转到叹板和哭板。

叹板可分为三种不同的速度,即慢、中、紧。一般来说,慢叹板的音乐旋律善于铺垫和扩张,结构完整、旋律性强,曲调委婉悠扬而哀叹抒情。中叹板也叫做“走路叹”,意为在途中边走边唱,在舞台动作的配合下,用于抒发人物的感情。紧叹板则有着不同的唱词结构,字句紧凑且叙事性强。哭板也称为“哭叭”,有着高亢激越的曲调,通过人物的痛哭痛诉,用于展现生离死别的场面。三种苦叹类唱腔,既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三)曲牌

曲牌类唱腔,包含着古老的唱腔遗迹,源于琼剧的历史遗留,其唱腔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程途、醒叹、五槌头、单滚尾、哭流水等。其中,程途以其悠扬宽阔的旋律、舒展平稳的节奏,表现出很强的抒情性特征,拖腔和过门音乐也较强。醒叹也叫做朦胧叹,人物受到很大的刺激而晕倒,当其清醒之后而发出的感叹声,通常没有唱词而只有曲调。

五槌头也叫做五回头,用于辞别情绪的表达,通常安排在戏将结束的时候,属于专用唱腔,或轮唱或齐唱。单滚尾也是剧终时的专用板腔,也称为“尾声”或“团圆”。在其唱词格律中,一般只有两个七字句,自行结束于煞板。哭流水与醒叹相似,只有曲调而无唱词,在乐声的伴奏下哼唱,分为长流水和短流水,用于表达不同的悲叹情绪[3]。

(四)专腔杂调

专腔杂调属于专用腔类,是针对特定的人物、情节或内容二量身定制的唱腔。通常情况下,唱腔的句法、拖腔、过门音乐都是独特的,其结构形式与艺术特点更是丰富多样。“教子腔”采用的是二、二、二、二词格和上下句八字体,有着明快的曲调和较强的叙事性特征,适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诲或训斥。“太和腔”采用的是二、二、三词格和上下句七字句,节奏顿挫有度,适用于冷静论理、冷嘲热讽等剧情场面。

“陈诉腔”采用的是三字句体词格和上下句七字体,速度快而旋律简略,适用于恳切诉述的场合。“争辩腔”采用的是二、二、三词格和上下句七字体,曲调铿锵有力、刚劲豪放,适用于质疑、争执、辩驳、互骂等场面。“高腔”采用的是二、二、二、二词格和上下句八字体,凭借其华丽流畅的旋律与跳跃欢快的曲调节奏,加上伴奏音乐和场面环境的烘托,能够将人物出游时的欢悦感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三、结语

琼剧有着丰富的唱腔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因而展现出了极强的舞台表现力。从其唱腔结构来看,主要是在汇集板腔体,以及综合运用部分曲牌体。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民间歌谣、杂调等艺术元素,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吸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琼剧艺术并不断发展壮大。琼剧的戏曲音乐风格,质朴、清新、婉转而有着鲜明的南方剧种特征,深受海南群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琼剧还应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周怡.琼剧唱腔艺术特征研究[J].黄河之声,2015,02.

[2]李逢迅.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6,11.

[3]张军.戏剧学方法论与海南琼剧研究[J].戏剧文学,2014,02.

猜你喜欢
琼剧中板唱词
琼剧多维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教育(2023年26期)2023-10-17 22:22:22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更换的工艺优化
陕西煤炭(2022年1期)2022-02-17 01:27:16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琼剧”走进音乐课堂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戏友(2021年5期)2021-04-04 09:43:14
浅谈琼剧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
西部皮革(2021年5期)2021-03-31 03:15:20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琼剧”走进音乐课堂
基于SIMENS系统矿用输送产品中板R参数编程研究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明代戏剧唱词“白”范畴非原型颜色词研究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