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训在国标舞教学中的训练价值

2017-01-28 05:11:57
黄河之声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国标舞基训柔韧性

赵 娟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芭蕾基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肢体表现力和技术技巧能力。课堂教学中以训练学生下肢的力度和开度,上肢的手位手形及舞姿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加以配合一些组合动作和技术技巧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国标舞教学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科学的芭蕾基础训练,在塑造优美的舞蹈姿态,加强中段、四肢等力量,提高技术技巧的质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训练价值。

一、塑造优美姿态

姿态在国标舞动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拉丁舞还是摩登舞都要求舞者上身挺胸、收腹、立腰、沉肩、中段部分时刻收紧,下肢内侧收紧保持外开八字,从而达到在舞步变化和流动中保证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自如地完成复杂的动作。而芭蕾基础训练的动作体系中,腿部的外开、七个基本手位、五个基本脚位、上肢及胸腔框架的保持、中段部分的收紧和脊柱向上延伸等要求正是塑造理想姿态的最佳手段。

例如芭蕾基训把杆训练中的plie练习,在强迫的控制肌肉进行运动时为保持整个身体的平衡,就需要全身收紧来定型动作,这样便可增长肌肉的控制力。再如芭蕾基训中Attitudes、Arabesque、Ecartee等舞姿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头、眼、手、脚与身体的协调性,让国标舞学生在学会掌握身体平衡与稳定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肌肉感觉,以帮助身体姿态的塑造。接受过芭蕾基训学习的国标舞学生,其表现出来的身体线条的延伸感、腿部线条的流畅感,身体姿势始终向上的挺拔感等等都得益于芭蕾基训的长期训练。

二、解决肢体柔韧性

作为一名国标舞的学习者,肢体的柔韧性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对于国标舞的学生而言,身体的柔韧度直接影响着其舞姿的美感。芭蕾基训中在解决肢体柔韧性训练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特别是注重关节、肌键、韧带的训练都可以使国标舞专业学生的肢体变得收放自如,柔韧度好,线条优美。

拉丁舞的动作幅度较为开阔,花样也众多,因此其对舞者身体各个关节的柔韧度和开度的要求也尤为明显,只有在“开”的基础上才能自如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组合。摩登舞对身体中段力量的要求十分严格,舞者要想在舞步流动中保持上身的平稳,完美的显示出胯部与上身的对抗韵律感,就需要肢体中段部分的力量受到有效的训练。我们可以在芭蕾基训中借助把杆开发腰部的柔韧性与力量,通过把杆上的plie练习来训练学生跟腱的柔韧性。其次芭蕾基训过程中对呼吸在肢体运动过程中的运用与调整,也有利于国标舞学生在专业练习中合理的调节自己的呼吸,使得整体舞蹈动作连贯顺畅。

三、提高肌肉能力

国标舞的每个动作都需要按照它特定的力度来完成,学生在动作中对肌肉收缩与扩张的应变能力,是影响动作完成度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摩登舞动作中对肢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反身,转动这些都需要舞者扎实的脚踝力量和良好的平衡能力。提高国标舞学生对动作稳定性和平衡性的掌握以及重心迅速变化时的应对能力都可以在芭蕾基训的离把练习中得到实现。而芭蕾基训把杆练习中的Battement Tendu、Battement frappé、Rond de jambe en l’ air等训练,以及Grand battement jete这样需要急速的有爆发力的动作,都是以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性、控制力、收缩力量以及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为目的。这些训练使国标舞学生的脚背柔软有力度,出脚干净利落。

国标舞的舞步在流动中具有重心变化频繁、舞台调度大等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芭蕾基训中的跳跃练习来增强学生脚部的灵活性、腰背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腿部的爆发力。如pas assembl、petit echappe、jete ferme等跳跃练习,不但增强了学生腰、背部肌肉能力还使双腿的配合协调能力得到了加强。为国标舞舞步流动时重心的稳定性、舞伴之间的和谐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升华技术技巧

国标舞一般为两个人的舞蹈,在国标舞中除了比较简单的程式动作之外,也有很多空中的旋转与托举等技巧,特别是拉丁舞对于“转”的运用尤其广泛和频繁,经常会出现快速旋转的动作。而芭蕾基训中的各种转类训练如chaine,就是通过反复的旋转练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旋转速度、旋转中的姿态。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芭蕾的旋转技术来掌握和巩固国标舞中的各种转体技术,通过芭蕾成熟的旋转技术体系的训练,提高国标舞学生旋转动作的速度和稳定性。可以说只要掌握了芭蕾基础中的“转”的技术,学习国标舞各种花样众多的“转”就会变得十分得心应手。

托举更是国标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难度的托举动作往往是学生在完成作品时的最大阻碍,例如:躯干与四肢力量的不足、双人舞中舞者双方的发力不在同一时间、托举的动作姿态不够舒展等,而芭蕾基训中双人舞的训练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五、提高音乐素养

国标舞中不同的舞种对音乐节奏的要求不一,运用复杂,作为一名国标舞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舞蹈技术动作的同时,还必须要有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对节奏的把握能力。芭蕾基训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都由钢琴伴奏,并且每个训练的音乐节奏鲜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迅速捕捉音乐形象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国标舞学生在芭蕾基训的学习中可以学会理解并感受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所诠释的内涵,使肢体语言更具舞蹈表现力。

由此可见,芭蕾基训的把杆练习为国标舞学生肌肉力量的提高创造了客观可能,中间部分的各类跳、转练习对腿部爆发力的提高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国标舞学生在练习和表演中能够使肌肉力“轻盈”地表现出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可以说,芭蕾基训为国标舞教学提供了强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国标舞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训练价值。

[1]赵景辉.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中训练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2011,11.

[2]孙军.重心与动作平衡在舞蹈基训课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08,07.

[3]杨建中,孙佳.国际标准舞专业芭蕾教学[J].艺术教育,2013,02.

猜你喜欢
国标舞基训柔韧性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二)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6:32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32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浅析国标舞在南昌市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信息(2020年11期)2020-01-10 19:04:08
我国国标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艺术家(2019年1期)2019-12-17 21:00:04
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有效把握
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1-23 23:51:44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0
探究国标舞的美学价值与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