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义强
(贵州省赤水市教研室)
初中化学常见计算型选择题的速解法
黄义强
(贵州省赤水市教研室)
对于计算型选择题,很多学生喜欢用“直接法”求解。其实,这类选择题中有不少是考查学生的化学概念和计算技巧的,是需要通过分析、推理、变换等方式而不必通过复杂的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速解法:
例1.铁的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分析:本题可以先将三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作如下变换:
Fe6O6、Fe6O9、Fe6O8(这种变换的依据是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很显然,和6个铁原子结合的氧原子数越多,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含铁量就越低;反之,含铁量就越高。这样,含铁量由高到低排列应是:Fe6O6、Fe6O8、Fe6O9,再复原为FeO、Fe3O4、Fe2O3,故应选答案为C。
例2.在下列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
分析:每一分子这些氧化物都只有一个氧原子,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就由另一部分决定了,另一部分的量越大,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由此可知答案应是D,即使氧原子的个数不同,也可以调整成相同的。
例3.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跟一定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分析:本题如果把生成的Zn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一一求出来,显得很麻烦。由题意和化学方程式知,反应后生成的ZnCl2的质量是相等的,那么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也就由溶液质量的大小来决定了。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溶液质量最大的是C,因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也就是C。
例4.一定量的镁、铝、锌、铁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分析:由于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其他金属元素与稀盐酸反应时均是+2价,不容易比较,所以将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两边都除以氢气(H2)前的系数3。则变成 ( )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氢气(H2)前的系数是相等的,依题意可知,需要的金属越少,生成的氢气(H2)就越多。
例5.质量均为m克的Mg、Zn、Fe、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分析:本题可以将四种金属抽象概括为一种金属R与足量盐酸反应,并写其化学反应通式:
上式可概括为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比值成正比(n为金属与酸反应时的化合价,M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显然Mg、Zn、Fe、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最大的是Al,最小的是Zn,故答案应是C。
例6.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和B,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其中含X为44%,又知B中含X为34.5%,则B的化学式为 ()
分析:可作如下估计:由于A物质中含X为44%,而X:Y=1∶2,现B物质中含X为34.5%,小于A中X的质量分数,故可估算出B物质中X∶Y必小于1∶2,对照选项,只有答案B中X:Y=1∶3才符合要求,所以答案应是B。
例7.某种尿素含氮量为46%,某种氯化铵含氮量为24%,将以上两种化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测得其含氮量为34%,则在这种混合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 ( )
分析:可以这样推想,如果尿素和氯化铵是对半混合的(即两者各占50%),则混合化肥的含氮量必定是46%和24%的平均值35%)。现在的含氮量只有34%>35%,故可以推测出混合化肥中含氮量较高的尿素的质量分数必定小于50%,显然只有答案A是对的。
例8.20℃时,把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10克水,再冷却到20℃,析出晶体2克,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
分析:当把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并析出晶体2克,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时,该溶液已经是饱和溶液。由于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比其溶解度的数值要小,显然只有D才符合要求,所以答案应是D。
·编辑 薄跃华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对比表
4.构建网络图并梳理化学知识
对于化学概念来讲,其中的联系十分紧密,而在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按照从属关系或者是衍生关系来对化学概念进行整合,最终构建化学知识网络。以化学基本概念为例,可以构建网络图,如下图所示:
化学基本概念网络图
1.通过典型例题引导
化学教师应当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的程度,合理地设计练习题目,并且通过题组的形式出现,确保练习题提醒的多样化,可以充分展现化学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学生则应当按照教师要求,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的解答,并且根据题型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九年级化学溶液浓度的化学计算为例,其中:将100g水加入到浓度为20%的100g食盐溶液中,试问稀释前后的状态?
A.溶剂质量不发生改变;B.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C.溶质质量不发生改变;D.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
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分析,在稀释过程中加入水,使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但是,溶质的质量并不发生改变。
对于新课教学来讲,习题训练课型的习题难度应当与教材内容相贴近,熟练掌握练习题一般性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保证对化学概念及规律进行巩固。特别是在例题分析的时候,一定要与知识紧扣,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点考查所具备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2.重点点拨并传授解题方法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对于组内遇到的问题进行展示,并且呈现问题与解答错误原因。可以采取学生讲解或者是师生共同解决的方式,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予以重点讲解与指导。而习题训练课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强化习题解答方法,总结解题规律。
而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准确地找出切入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使教师的辅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能力,采取最佳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课型,确保学生能够在化学基本课型的帮助下学习化学知识,增强对化学科目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此,通过对初中化学基本课型及实施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1]王敏.浅谈课堂教学基本课型的教学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1):76.
[2]魏华.科学处理习题教学 提高化学教学效果[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3):6.
[3]胡君.例谈我校八年级化学探究课教学课型[J].化学教与学,2013(5):52-53,56.
[4]裴海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课型导学案设计[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9):194-195.
[5]国平.中学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教师,2014(8):27-29,35.
[6]胡君.例谈我校八年级化学探究课教学课型[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论文集[C],2014:289-290.
[7]宋燕利.浅议新时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