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然
(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探究从生活出发
——以“尝试科学探究”教学为例
刘欣然
(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以“尝试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为例,利用生动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在初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初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联系生活
《尝试科学探究》是沪粤版初中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由于学生缺乏探究经验,因此,这也是本节教学难点。作为打开学生进入探究世界的大门,本节在本章中被单列一节,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探究不仅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也是中考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查的主要体现。因此,本节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良好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后续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基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通过抽象、归纳原有的感性认知得出科学方法和普遍规律的乐趣,感受生活处处蕴含物理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师:看电视时如果电视突然黑屏,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生1:停电。
生2:电视坏了。
师:如何验证你们的说法呢?
生:开灯,如果灯没亮说明停电了,如果灯亮了就说明是电视问题。
师:很好!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那么,科学探究包括了哪些步骤呢?
赏析: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开始,也决定了后面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笔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现象为例,在没有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
1.建立模型,提出问题
播放钟摆的外部构造视频,笔者进行适当解说。让学生对摆钟有一个初步认识。
师:如果把这个钟摆看做是一个礼物,那么它的哪些部件是属于包装部分可以去掉,哪些部件是工作必需部件?
(学生可能无法立即说出答案,笔者会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钟摆模型,如图)
师:为了形象、简捷地处理物理问题,人们经常把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能反映原物本质的简单物理模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赏析:简化研究对象是常用的探究方法,对于仍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生而言,如果直接让学生建立模型难度是很大的,而且这样势必会削弱学生学习参与课堂的程度。笔者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寻找事物本质成功建立物理模型后再介绍建立模型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抽象概念。
2.提出问题,建立合理猜想与假设
师:最近,小慧家的钟摆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修理。只见张师傅将摆锤下面的螺母拧了几下,钟摆就走时准了,对于这个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张师傅是怎么改变钟摆摆动快慢的?
生2:摆钟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生:……
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你们提出的问题,你们能给出哪些合理的解释呢?(引导学生观察钟摆模型)
生1: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生2:可能与摆线长短有关。
生3:可能与摆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
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一定要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不能胡乱猜想。
赏析:学生能否提出合理的猜想是本节课的关键,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比较困难。所以笔者在探究钟摆摆动问题之前先建立好模型,再引导学生分析就大大降低了任务的难度,让学生深刻体会在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笔者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摆动快慢不同的钟摆动画,其中摆线长度和摆角大小均不同。
(3)实验班和对照班跳远技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