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刘承军,傅惠玲,郑培英
解放军第180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基于RFID的纤维支气管镜集中式全程追溯管理
肖长,刘承军,傅惠玲,郑培英
解放军第180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本文探索消毒供应中心纤维支气管镜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办法。通过集中式全程追溯管理法,引入RFID技术,从时间、空间及流程等多个维度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实现了纤维支气管镜从回收至患者使用,乃至维护与保养等所有环节的质量追溯。
RFID技术;纤维支气管镜;集中式管理;全程追溯;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作为一种侵入性、微创性的诊疗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因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管腔狭长等原因很难完全去除附着在管腔内的血液、体液等有机污染物[3],给清洗消毒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而成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对其污染后再处理的研究重点也集中在这一环节的方法与质量控制,但对回收与分类、检查与包装、储存与发放等其他环节过程质量追溯较少报道。而这些环节的监管缺失,如包装的破损、中途运送的污染、配件数量的不足等同样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纤维支气管镜采用集中式管理,通过引入RFID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流程和环节质量的可追溯,消除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维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权益。
1.1 RFID技术
联合信息科研发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阅读器、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3个部分构成。RFID系统通过阅读器向嵌入或附着在物体上的电子标签发射射频信号,电子标签接收信号后将储存的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达到识别物体的目的[4]。电子标签具有唯一性,一个电子标签对应一条纤维支气管镜。阅读器发出射频信号自动识别该标签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回收分类环节、清洗消毒环节、储存发放环节、科室接收环节、患者使用环节等数据全自动化管理。
1.2 IT技术支持
RFID系统采用PowerBuilder 9.0开发工具,通过ADO的数据访问方式,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存储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纤维支气管镜RFID系统追溯管理的首要步骤是建立电子档案,即对电子标签进行重新定义,通过阅读器射频信号将对应的纤维支气管镜品牌、命名、编号、规格、型号、配件数量等信息关联至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在过程控制中,工作人员只需补充所处环节工作内容,如此环环相连,最终实现流程数据的可追踪。
2.1 业务流程图
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多用于诊断、检查、治疗、深部吸痰等,均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物,易造成严重污染[5],在回收分类、清洗消毒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流程,可能会成为易传播类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高耐药菌、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对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均可造成严重威胁;纤维支气管镜分布涉及多学科领域,如胸科、肺科、新生儿科,在包装环节、存储环节、发放环节等的污染,可能会造成手术感染,损害患者生命安全权益;此外,在检查包装环节,因疏忽,未发现纤维支气管镜已损坏,如轴索受损、影像不够清晰、操作通道不通畅等,和配件遗漏或丢失,会影响手术医生的情绪,特别是手术关键期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对纤维支气管镜全方位实时监控,过程控制数据追溯管理十分必要。流程质量追溯管理包括从回收至发放、科室接收、患者使用,乃至维护与保养等环节数据,见图1。
图1 纤维支气管镜集中式追溯管理流程数据图
2.2 RFID应用环境
消毒供应中心RFID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追溯管理的实现是基于良好的无线网络,合适的电子标签,齐全的RFID自动识别设备。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无线网络,设计耐洗耐磨、温湿度适合的电子标签,在固定使用通道上安装RFID自动读写设备,使RFID技术应用环境与硬件设施得到了有力保障。RFID包括传感部分、控制部分、存储部分和耦合部分。其中传感部分用于采集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温湿度,存储部分存储纤维支气管镜追溯信息,由控制部分控制信息及耦合过程中与RFID阅读器的数据与时序,从而完成信息到RFID阅读器的传递。最后通过无线网络从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中获得电子标签对应纤维支气管镜的信息与属性,最终实现流程数据的自动识别与追踪,见图2。
图2 RFID技术运用环境数据追溯图
纤维支气管镜RFID技术应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关键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RFID运行环境:① 电子标签性能参数。经过前期多次重复测试,所选择三家公司RFID电子标签均符合纤维支气管镜戊二醛清洗消毒机运行温度45~55℃,干燥温度55℃,耐洗耐磨次数≥100次以上要求,可选择空间较大,性价比高,费用也较低,一般医院均能承担;② 实时动态信息追踪。电子标签与阅读器通信频率每秒可达50~100次,通过RFID系统配置即可获得纤维支气管镜所处状态实时监测信息,并同步传输至消毒供应中心和使用科室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相关人员能及时获知数据的更新;③ 智能及主动信息处理。RFID系统的预警提醒设置,对纤维支气管镜实时动态信息追踪过程中工作流程错误和数据追溯异常发生警示,并以手机短信、院内网邮件提醒人员停止和更正不妥行为。
(2)抗电磁干扰。RFID的信号通过不同频段的电磁波进行传输和反馈,当它在医疗环境中运行时,要考虑到可能对医疗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6]。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疗中心的Togt等人证明了RFID系统会对医疗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7]。德国医疗技术和人体工学中心的Hoelsher等人也通过实验证明了RFID超高频系统会对医疗设备产生超过安全标准的电磁场[8]。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心脑电图机、支气管镜显像系统等,由于信号非常的微弱,很容易遭受到电磁干扰,一旦发生会导致诸如波形、图形、图像上叠加一种类似于某些病变的畸变而造成误诊,同时还会引起微电击,严重时还有生命危险,此外,对于医疗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引起逻辑错误、信息丢失等。我院消毒供应中心RFID系统读取距离为1~1.5 m,介于高频与超高频频段之间,因此,RFID装置的安装应慎重考虑电磁抗干扰防范措施,确保手术患者使用安全。
(3)集中式管理。纤维支气管镜广泛分散在各科室,由使用科室自行申请购买,自行保管使用,使用权与管理权均在各科室。集中化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消毒供应中心具备规范完整的内镜清洗消毒配套设施基础上,再行与使用科室进一步沟通,并能得到配合与支持。全过程追溯中的检查环节、维护与保养环节,要求对纤维支气管镜结构、功能、简单维修及保养方式比较熟悉,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业务素质的专业性,态度的严谨性,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成立和培养一批精通内镜业务的骨干队伍尤为必要。
纤维支气管镜集中式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了因配置过低或与科室需求不符而造成浪费,使用科室还可以根据手术类型、个人习惯等进行诸如品牌、规格、型号等的多样性选择,提高了使用率和周转率,减少了闲置的发生;此外,消毒供应中心先进、健全的清洗消毒设备,专业、严谨的人员素质,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更能保证物品质量安全,从而更有力地保障好患者生命安全。通过运用RFID技术,麻醉科及使用科室还可获知纤维支气管镜现存条数,并以申请单的方式进行领取;而消毒供应中心则可以追溯所有纤维支气管镜的领用信息包括科室、患者姓名、ID编号、手术类型、有否传染病及病种类型等,最终维护好患者的生命权益。
RFID技术在某些方面是条码身份识别技术的一个延伸,它最重要的特点是支持移动的物体,在医院管理中凡是可以用到条码的地方都可以用RFID来替代[9-10]。它通过无线电信号自动识别特定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同时支持读写的工作模式,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并且具有防尘、防潮等特点[11-13]。一方面非常适合消毒供应中心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抗洗抗磨抗腐蚀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它可以实现纤维支气管镜全过程数据流程的可追溯,为手术患者做好生命安全保障;加之投资费用相对较低,中小型医院均有能力承担,其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
[2] 张勤,凡兰桂,杨伟霞,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182-5184.
[3] 李筱轶,冯忠军,高伟,等.影响消化内镜清洗质量的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12):1987.
[4] Yeh KC,Chen RS,Chen CC.Intelligent service-integrated platform based on the RFID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agent system[J].Expert Syst Appl,2011,38(4):3058-3068.
[5] 张晓春,温合辉.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9):984-987.
[6] 孟新秀,邱力军.基于RFID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9,(9):24-26,33.
[7] Vander TR,Van Lieshout EJ,Hensbroek R,et al.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rom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ducing potentially hazardous incidents in critical care medical equipment[J].JAMA,2008,299(24):2884-2890.
[8] Mabrouk Z,Yue Y,H☒lscher UM.Risk management:integration of a passive UHF-RFID system in medical environment[J]. Biomed Tech,2012,8(1):57.
[9] 胡兴军.RFID: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利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6,13(2):31-36.
[10] 吴兵,刘邦国,郭晓军,等.军队医院基于条形码和电子标签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J].实用医药杂志,2013,(8):757-759.
[11] Kumar P,Reinitz HW,Simunovic J.Overview of RFI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industry[J].J food sci,2009,74(8): 101-106.
[12] 蒋玉杰,曹岳辉.基于RFID技术的系统方案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4):9-12.
[13] 刘承军,苏秋玲.数字化消毒供应中心RFID应用解决方案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38-42.
RFID-Based Full-Process Centralized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of Central Fiber Bronchoscopy
XIAO Chang, LIU Cheng-Jun, FU Hui-Ling, ZHENG Pei-Ying
Department of Sterile Supply, the 180thHospital of PLA,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tho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fiber bronchoscopy in Department of Sterile Supply. With introduction of RFID technology, the centralized full-process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was used to make a full-proces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iber bronchoscopy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time, space and process, and so on. As a consequence, the quality traceability of fiber bronchoscopy from all aspects, such as its recovery to usage in patients, and even repair and maintenance was realiz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fiber bronchoscopy;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 whole process tracing; sterile supply center
R197.39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6.11.044
1674-1633(2016)11-0147-03
2015-12-11
2015-12-20
作者邮箱:xcfx9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