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琴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市325003)
基于工作视角的用友U8.72薪资管理系统的教学模式
欧阳琴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市325003)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用友U8.72薪资管理系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工作视角的薪资管理系统的教学模式。从编制会计分录出发,介绍了准确确定工资项目、公式设置和工资分摊设置时的可行方法。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同时对实务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薪资核算;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在薪资管理系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面临这样的困惑:一个企业在薪资管理系统中需要设置哪些工资项目才能满足核算的需要?如何确定工资项目的增项、减项或其他?哪些工资项目通过设置公式生成数据,哪些可通过工资分摊直接生成数据?工资分摊又如何设置?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用友U872薪资管理系统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视角的薪资管理系统教学模式。以便为薪资管理系统的每一步设置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标准,从而有助于解决教学上的困惑,并为实务中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东方公司2016年3月员工及工资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请假按每天的基本工资扣款,每个月按30天计算。假定五险一金是依据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奖金的合计金额计算的,其中企业承担的比例为30%,职工个人承担的比例为20%。个人所得税根据本月的收入计算并代扣,水电费从工资中代扣。
表1 东方公司基本情况
表2 工资核算输出数据
(一)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过程
当前,对于薪资管理系统的应用,教学上比较依赖系统自设的“应付合计”、“扣款合计”和“实付合计”三个工资项目。其中“应付合计”是所有设为增项的工资项目的合计数,“扣款合计”是所有设为减项的工资项目的合计数,“实付合计”等于“应付合计”减“扣款合计”。通常增加职工工资的项目设为增项,减少职工工资的项目设为减项,不影响工资计算的项目设为其他。东方公司应设置“基本工资”、“岗位律贴”和“奖金”三个增项工资项目,设置“请假天数”为其他类工资项目,设置“请假扣款”和“水电费”为减项数工资项目。
根据扣款规定,设置公式“请假扣款=基本工资/30×扣款天数”。
修改个人所得税的扣税基数和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表格。
然后在“工资变动”中分别输入职工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天数和水电费的金额,执行“计算”和“汇总”功能。系统数据显示如表2所示。
最后通过“工资分摊”,制单后生成凭证。
(1)计提工资:分摊比例100%,“工资项目”选择“应发合计”,生成凭证:
(2)计提五险一金:分摊比例为30%,“工资项目”选择“应付合计”,生成凭证:
(3)代扣五险一金:分摊比例为20%,“工资项目”选择“应付合计”,生成凭证:
(4)代扣水电费:分摊比例100%,“工资项目”选择“水电费”,生成凭证:
(5)代扣个人所得税:分摊比例100%,“工资项目”选择“代扣税”,生成凭证:
(6)缴纳五险一金:分别设置缴纳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和代扣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设置分摊比例30%,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设置分摊比例20%,“工资项目”选择“应发合计”。上缴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分录:
(7)上交个人所得税:分摊比例100%,“工资项目”选择“代扣税”,生成凭证:
(8)发放工资:分摊比例100%,“工资项目”选择“实发合计”,生成凭证: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偏重于操作流程的讲授,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当前,教学上很多设置采用了系统默认的方式。在东方公司的案例资料中,由于“请假扣款”和“水电费”都设为减项,薪资管理系统默认“应发合计=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扣款合计=请假扣款+水电费+代扣税”,“实发合计=应发合计-扣款合计”,系统默认根据“实发合计”计算代扣税,也就是个人纳税收入是根据“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水电费”计算的,在此基础上计算个人所得税。导致东方公司按照“应发合计”计算应发工资48 710元,按照“实发合计”计算实发工资44 774元,按照“实发合计”计算所得税2 152.67元的结果均不正确。显然,系统默认的这些操作与现实会计和税法的规定是不一致的。会计上应发工资是根据“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计算,“扣款合计”根据“请假扣款+水电费+代扣税+代扣五险一金(个人承担)”计算。教学上很多操作依赖默认设置,偏重系统流程的讲解,学生只学会操作流程,不知道如何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2.学生对薪资管理系统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当前的教学方式下,薪资管理系统的很多设置要依靠自身的判断完成,没有系统的操作标准或可以参考的依据。因此,在面对薪资管理系统的设置,学生总是感到无从下手。而在设置工资项目时,也难以确定增加哪些工资项目。如案例资料中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和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应该在工资项目中反映,还是通过工资分摊来反映,学生难以抉择。增加的工资项目应设为减项还是其他有时难以把握。如案例中的水电费,由于是从工资中代扣的,会减少工人领取的工资,所以设置为减项,此时系统按照扣除水电费后的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但是税法规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水电费不能从个人的纳税收入中扣除。如果水电费不设置减项,“实发合计”就不能扣除水电费,达不到从工资中代扣水电费的效果,该如何设置呢?工资分摊设置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不同的业务需要进行不同的工资分摊设置,不同的工资分摊设置需选择不同的“工资项目”,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而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参考标准,学生多数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完成,难度较大。
薪资管理系统总是在完成很多设置之后才能形成薪资核算的相关凭证,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设置,才能保证最后的凭证完全正确。如果教学上能转换思路,从最后的凭证出发,从会计分录中找出必要的设置,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基于工作视角的薪资管理系统的教学模式。
(一)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从会计角度出发完成薪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基于工作视角的薪资管理系统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东方公司2016年3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主要分提取、代扣和支付三步骤。提取包括计提工资、提取五险一金(企业承担的部分);代扣是从工资中扣除应由职工承担的费用,包括五险一金(职工个人承担的部分)、水电费和个人所得税;支付包括实际应支付的工资、上缴由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和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缴纳代扣的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见表3。
其次,根据会计和税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每一笔会计分录中金额的计算依据,见表4。
(二)从会计分录中提取设置薪资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
1.确定应增加的明细科目
一级科目通常是系统预设,明细科目要根据核算需要设置。本案例对“应付职工薪酬”设置“工资”和“五险一金”两个明细科目,对“其他应付款”设置“五险一金”和“水电费”两个明细科目。其中“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用于核算企业承担部分,而“其他应付款——五险一金”用于核算个人承担部分。
2.确定应增加的工资项目并设置公式
薪资管理系统中需增加的工资项目可根据表4中的“计算依据”来确定,在“计算依据”一栏中出现的内容都是需要增加的工资项目(见表5中直接确定的工资项目),系统默认项除外,如代扣税。工资项目设置为增项、减项或其他的依据可参照实发工资的计算标准(见表4中的⑥),即“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水电费-五险一金个人承担-代扣税”,公式中加的项目设为增项,减的项目设为减项,没有出现的项目设为其它(见表5中的“增减项”栏)。
如果某一会计分录中的金额是依据多个工资项目计算得到的,且计算结果没有对应系统中的固定项目,那么这笔分录应增加一个工资项目反映,并设置为其它。如计提工资,分录的金额是按“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计算的,其计算结果没有对应系统提供的固定项目,所以增加“应付工资”项目计算分录的金额。同理,提取五险一金、代扣五险一金以及计提个人所得税的分录都增加相应的工资项目(见表5中间接确定的工资项目)。新增项目与其反映的工资项目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式设置建立起来。相反,即使会计分录的金额是由多个工资项目计算得到的,但这些项目的计算结果正好对应某个系统固定项,那么这笔分录的金额不需要增加新的工资项目计算,可以通过系统默认的工资项目核算。如:支付工资的金额是按照“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水电费-五险一金个人承担-代扣税”计算的,计算结果正好对应系统默认项目“实发合计”,因此这笔分录不需增设新的工资项目,可通过系统固定项“实发合计”计算。
表3 会计分录
表4 计算依据设置
3.依据会计分录做好工资分摊的设置
工资分摊设置中应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正确设置分摊计提的比例。如果分摊设置的金额是直接取自某个存在的工资项目,计提比例一定是100%,如果分摊设置的金额是根据某个工资项目的一定比例计算得到的,那么计提比例就要按要求设置。第二,分摊设置的部门和人员类别必须全面。如果漏设了某个部门中的某些人员类别,凭证中这部分人员的金额就会少记,生成凭证的金额就会出错。第三,正确选择工资项目。分摊设置中选择的工资项目是计算凭证金额的依据,可参考表4中的“计算依据”确定。第四,设置对应的会计科目。分摊设置中的会计科目可以参考会计分录中的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选择。东方公司工资分摊设置的思路见表6。
通过上述分析,薪资管理系统中主要的设置已确定,操作思路也很清晰,学生只要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制单后就可以生成正确的凭证。
表5 公式设置
表6 工资分摊设置
1.会计分录将整个薪资管理系统的操作串联起来,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学生易懂能接受。
基于工作视角的薪资管理系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熟悉的会计分录开始,针对薪资管理系统操作中的不同设置,分别从会计分录中提取需要的信息,为每一步的设置与操作指明方向。如会计分录中出现的明细科目可以确定需增加的明细科目。从会计分录中金额的计算依据可以确定应设置的工资项目和应设置的公式。从实发工资的计算分析,可以确定工资项目的增项、减项或其他的属性。这里分析一下“五险一金企业承担”和“五险一金个人承担”应设置的属性。东方公司的案例资料中,“实发合计=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水电费-五险一金个人承担-代扣税”,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是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会减少职工实际收到的工资,所以将“五险一金个人承担”设置为减项,而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不会影响实发工资的计算,所以设置为其他。透过整笔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反映的业务内容决定了工资分摊的类型,借贷方的会计科目决定了分摊中应设置的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凭证金额的计算依据决定了工资分摊时的工资项目以及工资分摊的计提比例等等。由此可见,通过对会计分录的分析教学上已基本构建了一个薪资管理系统的操作框架,在这个框架体系下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薪资管理系统的操作。
表7 薪资数据
2.教学与应用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
基于工作视角的教学模式紧扣会计分录,充分运用会计的专业知识和个人所得税的专业知识解决薪资管理中的核算问题,保证了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东方公司薪资核算数据见表7。
会计上计提工资时应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应按照“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计算,而系统默认的“应发合计”是根据“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计算的,传统教学中,因为注重操作流程,往往按照系统默认项目“应发合计”计算应付的工资,导致计提工资的凭证金额出错。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由于计提工资的分录已提前写好,分录金额的计算也很明确,学生可以通过增设工资项目“应发工资”,并通过设置公式“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保证计提工资的金额准确无误。同样,通过增设“五险一金企业承担”、“五险一金个人承担”和“计税工资”等工资项目及公式的设置保证了每一笔会计分录金额的正确。下面是分三次分摊之后制单形成的会计分录。
(1)提取工资和五险一金
(2)代扣五险一金、水电费和个人所得税
(3)实发工资、缴纳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
[1]周丽.薪酬核算在用友U872中的实现[J].财会月刊,2015(9):110-112.
[2]陈欢欢.用友ERP-U8.72薪资管理的常见问题[J].财会月刊,2014(5):90-92.
[3]汪鸿艳.利用“保险福利”和“薪资管理”模块核算“五险一金”[J].财会月刊,2011(10):46-48.
[4]胡克训.职工薪酬计量与会计核算解析[J].财会通讯,2009(13):108-109.
[5]孙晓平,郑宇梅.用友U872下薪酬核算的新方法[J].财会月刊,2015(22):86-88.
(责任编辑:王国银)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Work of Ufida U8.72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OUYANG Qin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 China)
In this paper,through analyzing problems of uf U8.72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eaching model on the perspective of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Beginning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accounting entri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curate salary project,set of formulas,and a feasible way to wage share settings.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are not only use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but also make instructional meaning for practice staff.
salary calculation;employee compensation;accounting entries
G718.5
A
1672-0105(2016)04-0080-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6.04.018
2016-07-02
欧阳琴,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