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进
(屏南县熙岭乡畜牧兽医站,福建屏南352306)
猪流行性腹泻及综合防控措施
张诚进
(屏南县熙岭乡畜牧兽医站,福建屏南352306)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猪一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快。以食欲下降、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各阶段的猪对本病都是易感优气以哺乳仔猪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100%,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今年来PED在养殖场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结合临床诊治实践,重点论述PED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PED主要是由PEDV引起。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一般的消毒剂均可杀灭。特别对醚类及氯仿等敏感。
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我县多在12月至次年3月发生流行。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被感染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经口鼻感染,各阶段猪均可感染发病率达100%。1~5日龄的哺乳仔猪感染率最为高病死率几乎为100%。该病传播速度快能耐在20~30d内传遍整个猪圈,潜伏期短,通常为1~2d。周期明显,会间隔几年后出现再暴发。
感染PEDV的发病猪,发病初期少数猪体温升高,体形消瘦,小部分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水样性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色,渐黏污肛门及臀部,并伴有恶臭味。并伴有不同程度呕吐,有明显脱水。1周龄以内仔猪的症状严重,常腹泻2~4d。脱水而死亡,随着日龄增加有的1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但成年猪只发生呕吐和厌食,影响猪生长发育。
剖检已死亡及濒死猪尸体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在胃肠道,从胃到小肠卡他性炎症为特征,胃内常是空的,或胃内容物呈黄色并或有凝乳块。小肠鼓起,充满气体有黄色液体或粘样粪便,肠壁膜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管扩张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肠绒毛明显萎缩。其他实质性器官无明显病变。
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及猪轮状病毒表现极为相似,只是PED传播速度与死亡率会相对较低。要进一步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法。如免疫荧光实验(immunofluorescence,IF)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该病暂无特效药。只能根据猪场情况制定相应制度来控制该病首先对已患病猪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一般治疗措施是采取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增加饮水及时补液防治机体脱水等。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注意气候变化,做好保温工作,同时注意通风换气。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气温较低,可导致猪抵抗力降低,易发生PED。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持良好卫生。注意提高饲养管理加强饲料中能量供应,提高猪的抵抗能力。
(2)做好监控与照料,如果发现疑似PED的猪,要立即隔离观察。确诊后,对全场猪群开展紧急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经过治疗,1~2周后病情基本会缓解,但部分仔猪还会出现生长迟缓等后遗症。根据本场流行情况,确诊仔猪腹泻原因,针对使用疫苗接种疫苗,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方法,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或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二联或三联疫苗。现在基本是通过母猪注射预防,依靠初乳,给仔猪提供较强免疫保护能力,使机体免受病毒侵蚀而诱发感染。后备母猪先免疫1针,进入配种阶段再免疫1针,怀孕母猪在怀孕1周、13周以及16周均免疫1针。这样仔猪出生后会从母乳中获得较强的免疫力。定期检查猪群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情况进行补免。建立切实可行的预案以保证整体取得良好收效,对猪场进行封闭,做好病猪的隔离,保证全进全出的管控制度。供应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饲料,同时应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阻断病原在猪场传播。
(3)也可通过返饲来提高出生仔猪的成活率,降低PED的感染率。需对离分娩15d以上的怀孕母猪进行强制的人工感染返饲法,返饲28d后接种灭活苗,这种方法也存在带病毒的风险,但通过返饲成功后也能保证母猪群体稳定不发PED的好方法。
[1]李红,刘成倩,于宗幸,等.猪流行腹泻的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4,30(6):150-154.
[2]夏道伦.猪流行性腹泻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6,(2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