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玉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四甲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海门226100)
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
季卫玉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四甲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海门2261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养殖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羊养殖得到了广泛推广。现阶段,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力呈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羊寄生虫病的频发,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这种疾病具有传播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若未做好此病控制工作,将会造成羊群大面积死亡,因此,在羊养殖阶段,做好羊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诊疗此病经验,就羊寄生虫病的防控方法进行要点总结。
羊寄生虫病 防控方法 研究分析
羊养殖业的增加,其疫病防控也成为尤为重要。羊寄生虫病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一旦患上后果严重,一般会导致羊生产率降低等情况,从而影响养殖场(户)经济收益。寄生虫的防治应是全面地、综合地,应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流行情况、流行因素等进行预防。
羊寄生虫病是消耗性疾病,在羊养殖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在放牧羊群中。据调查,成年羊患病率高达100%,只是在疫病感染程度与数量上有一定差异。寄生虫病由线虫、吸虫、原虫等寄生在羊体内外而引起,寄生虫能够寄生在羊体各个器官。在羊体内吸收营养、吸血、机械损伤、传播疾病等导致羊长期吸收不到养分而逐渐消瘦、抵抗力减弱、生产慢、流产等进而死亡。也就是说当羊患上寄生虫病后,寄生虫将时时刻刻吸收羊体养分影响羊生长,在无形中降低养殖场(户)经济收益。目前,寄生虫病已经成为羊养殖业中危害极大的疾病之一。
现阶段,多数专家与学者已经深深认识到寄生虫病的影响,且已开始致力于寄生虫防治中,例如:春季进行驱虫、预防性驱虫、定期驱虫等。不过通过长时间实践探索发现,这种防治形式存在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对降低寄生虫危害没有任何作用,基本是在盲目驱虫。在驱虫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羊体内是否已经有寄生虫、寄生虫类型等,仅是结合主观臆断与经验进行药物驱虫,至于驱虫效果、是否彻底驱虫等情况一无所知。在这种盲目下驱虫就造成了“年年驱虫年年有”的情况,甚至发生寄生虫病感染呈上升形式。
第一,在自然条件下,羊消化道线虫发育状态为:秋季感染寄生虫;冬季寄生虫在羊体中以低生活形式生存。当春季到来温度升高,寄生虫到了排卵阶段,羊每天都会感染寄生虫,当寄生虫达到羊体的30d后成熟排卵就会大量繁育,寄生虫就会在羊体内吸收血液、吸收营养。在夏季羊患上寄生虫病,寄生虫在羊体内达到一定数量后,因为寄生虫存活时间陆续排除,进而不断的繁育、不断的排除呈循环规律。结合海门市区域气候温度变化状况研究得出:寄生虫一年有4个繁育周期,也是线虫发育规律特点。
据调查显示:在驱虫过程中,丙硫苯咪唑在喷后6~8h为高峰值阶段,维持在72h,即一次性药物喷洒仅能够保证羊在3d不感染寄生虫。在4~40℃环境下是幼虫的发育阶段;2~26℃环境下是寄生虫繁育最佳温度。在4℃以下时驱虫,可对寄生虫起到消灭效果,例如:感染性幼虫在-10~22℃环境下,驱虫后12h死亡;若在40℃环境下,驱虫后5d死亡,温度高于50℃驱虫后0.5h死亡。
结合上述情况得出:寄生虫防治问题集中于每年春季和秋季。
第一,春季寄生虫防治工作一般安排在5月末,寄生虫危害时间却在每年3、4月。主要由于3、4月是羊群一年中最为消瘦阶段,饲料喂养不科学,母羊带羔过程也是消化道寄生虫吸收血液、吸取营养最多阶段进而造成羊群春季大量死亡,春季防治工作没有降低寄生虫危害。
第二,3月后寄生虫进入排卵阶段,完成自己生活史。春天防治工作无法完全消除寄生虫生活史,而无法达到净化效果。
第三,使用的驱虫药品对虫体具有一定杀除效果,但是对于虫卵没有较大影响。春天驱虫对排出的虫卵没有任何效果,驱虫时温度在15℃以上,虫卵仍然有一定感染性,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第四,一次驱虫仅能够确保3d内羊不感染寄生虫。
第五,秋季驱虫主要集中在9月,温度一般在15℃左右,一些地区驱虫后羊群仍然可能患寄生虫病。
盲目定时驱虫与防控驱虫形式,坚持每年春天3~4月份和初冬10~11月份两次集中驱虫,保证牛羊的增膘复壮和安全越冬。若羊只生长健康,无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进行驱虫,无疑浪费人力、物力、成本费用,还会影响环境。若在不了解寄生虫类型的情况下进行驱虫,则驱虫工作有一定盲目性。因此,驱虫需要根据寄生虫病的类型而有针对地使用药物,若未对症下药将无法达到杀除寄生虫的效果。另外,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体内驱虫用药前要停食或早晨空腹投药,用药时饮水中加速溶多维,可以减少应激。对患病的羊只可暂不驱虫,待康复后再驱虫。
羊寄生虫病与地区环境特点有着直接联系。若羊只的生存环境中就有寄生虫虫卵、幼虫,则羊感染寄生虫概率更大。所以,做好环境控制对于寄生虫防控具有重要作用,防止一切寄生虫传播渠道是防控寄生虫感染的根本方法。
羊寄生虫病感染与养殖也有直接联系。加强官方兽医对养殖户的病害宣传,使养殖户能够认识到寄生虫的影响与危害、传播方法、防治方法等。加强推广宣传工作,进而避免盲目驱虫,达到有针对性的驱虫,提升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无病预防指的是:羊在可能感染寄生虫病阶段进行有效预防。首先,要保证羊只日粮的足量供给和营养成分全价,充分发挥机体防御抗病能力,保障机体有高度稳定的抵抗力;其次,加强管理,保管好饲料,防止被污染;第三,对被寄生虫病污染过的圈舍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对新购入的羊经隔离观察无寄生虫感染后才能与原有羊只混群饲养;第四,羊舍应保持清洁、干燥、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羊的饲养密度要合理,防止过于拥挤。
驱虫时间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寄生虫病防治效果。若未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驱虫工作,仅能够确保羊3d时间内无寄生虫。如果选择科学、合理的驱虫时间则能够达到2~4个月。不同区域在寄生虫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状况选择冬季驱虫、转场前驱虫、诊治性驱虫,同时,做好驱虫魔都、强度控制,一般在2~3年后就会有明显效果。
我国已经研制出有关《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主要针对动物寄生虫病检测。在寄生虫疾病防治准备阶段,需要根据诊断盒对羊群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判断驱虫药物的使用。在驱虫后3~5d对羊只进行第二次检测。
方法:羊群粪便采样10份,一份为10~15g;一份中再分为3份,通过沉淀法、贝尔曼氏细虫分离方法、漂浮法进行粪便判断。
判断方法:如果检测为阴性,则说明有虫卵、细虫;若没有虫卵、幼虫则无须驱虫。若监测出寄生虫虫卵则需按照说明说指示判断寄生虫病原,而使用不同的药物。驱虫3~5d后,进行二次粪便监测;如果检测为阴性,则说明驱虫效果显著。若依然为阳性,则应重新购买驱虫药。
[1]王凯.肃南草原羊主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与防控策略[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5):28-29.
[2]胡圣林,张智潼.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新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0):109.
[3]求措.藏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控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122.
[4]庞祖智.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新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129.
[5]王光雷,刘志强,努尔,等.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新策略[J].草食家畜,2015,(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