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实践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2017-01-16 14:18:28周孝琼范克伟陈洪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兽医动物技能

王 华 周孝琼 范克伟 陈洪博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

兽医临床实践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王 华 周孝琼 范克伟 陈洪博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

作者针对目前临床兽医专业实践技能课存在的不足做了分析,包括教师理论和实践技能不足,实践技能和模式陈旧,考核方式不完善和实践经费不足,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供兽医临床专业教师参考。

兽医 临床实践 思考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也在进一步的扩大,畜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也随之逐步提高,疫病防控问题越发得到重视,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也同时得到迅猛的发展,高校对兽医人才的培养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重心发生着改变,特别重视传染病的诊治而忽视了普通病的教学工作。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养、会治、服务基层一线的高素质人才[1],部分高校过分追求招生人数和降低办学成本[2],有些高校培养的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懂得常见病死猪和鸡的尸体剖检和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测,大谈特谈疫苗和兽药的使用,但是遇到普通病的问题就无从下手,几乎不懂得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兽医内科病、兽医外科病和兽医产科病更是无从谈起。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对兽医临床实践课有几点思考,以供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师参考。

1 临床兽医专业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相对不足

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校开始大规模的扩招,原来仅有的几个老牌农业院校中的兽医专业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学生数,而兽医临床教师相对缺乏,同时老师的教龄也都偏大,临床专业的老师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笔者自己的学校就是这样,自己毕业的同时,一大批的兽医临床专业教师也面临退休,而几个外聘和留校的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自然其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也就相对不够。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的传染病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兽医专业培养的重心也有普通病逐步向兽医传染病倾斜,近十多年来高校培养的预防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数量逐年提升,而临床兽医的培养则相对滞后。再就是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发表论文,预防兽医都是独占鳌头,从事兽医临床专业的教师也纷纷转向预防的教学和科研,最终导致兽医临床教师的匮乏。这种问题是现在现代农业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我自己的学校而言,近几年一直想引进高层次临床兽医教师,但是几年都杳无音讯,即使有应聘的博士研究生也不过是打着临床的旗帜,课题的研究方向还是预防兽医,无法承担兽医临床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

2 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相对陈旧

目前,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还是以家畜疾病发生的规律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动物大多以猪和鸡为主,牛羊为辅,很少涉及宠物的医疗,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实践几乎没有,延续传统的教学内容,无法培养现代化的兽医人才。大多数高校兽医实践课程都是放在课程中完成,导致诊断和治疗的相互脱节,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例如,兽医病理学的实践课只让学生学会病理剖检和病理变化的描述;兽医药理学的实践课老师只管教会学生如何做好药敏试验,如何用药;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老师只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临床诊断;兽医外、产科的老师则只教会学生如何治疗外产科的疾病。

为解决以上问题,应该鼓励学生专向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相结合,积极参与产、学、研活动[3]。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养殖单位或者宠物医疗单位实习,积极主动去实践。另外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类似于“生泰尔杯”全国大学生兽医技能大赛,以促进和提升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 实践技能成绩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实验实践课程的成绩是由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来给定学生分数的,但是学生对动物诊断检查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并不熟悉,动物医学实验实践变成了一种形式,学生对书写实验报告是一种负担,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无法把握,这种考核方式更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4]。最终结果就是兽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能保障,毕业后无法适应就业单位的要求,只好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重新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就业。为此,可以将实践技能考核分阶段完成,实验报告和技能考核分别计算成绩,按照比例最后综合得分。

4 学校提供实践教学的经费相对不足

现在很多高校兽医专业考虑到学科建设的发展,将有限的资金大多投入到高、大、上的仪器和设备中,而这些设备大多以预防兽医学相关,临床兽医学的仪器设备的投入则相对较少,甚至就连兽医外科和兽医产科的基本器械都无法满足教学实践需要,更不用说像一些特殊诊断技术 x 线检查、超声波检查的设备,要么相对陈旧,只能演示给学生看,要么就干脆没有,实践课是在黑板上或在理论课程中完成,这样培养的学生,兽医临床实践能力怎么能有保障。由于实践课程经费投入不足,开设实践课程的地点和环境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高校没有配套的兽医外科手术室,学生的外科手术在露天的空地上进行,怎么能保证实习实践效果。为改善以上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校企联合办学,例如,举办“正大班”、“德兴班”和“瑞鹏班”等各种校企联合班,直接将部分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到企业进行,这样既可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又可以缓解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

5 重新定位兽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由于人畜争粮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了养猪和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草食动物饲养业和宠物行业逐渐崛起,动物的疾病防控重心也由传染病逐步回归到普通病的时代,兽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例如,牛羊胃肠疾病是草食动物饲养中的高发病,需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相应的治疗手段,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兽医临床实践的培养力度,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

6 临床兽医老师必须提升临床实践技能

针对以上种种思考,作为兽医临床专业的教师除了教材内容,教师还应根据专业领域的新发展、新课题、新方向,结合教材内容,不断与生产实践进行联系和扩展[5],必须利用各种机会,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的临床实践技能,可以到老牌农业院校进修,可以到海外研修最新的兽医临床诊疗,也可以到技术力量较强的养殖或宠物医疗企业挂职锻炼,只有自身的实践技能提升才能教出合格的兽医人才。

[1] 武军元.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32-333.

[2] 宁康健,李磊,吕锦芳,等.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29(4):78-80.

[3] 郝景锋,李国江,张秀峰,等.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模式探索[J].中国兽医杂志,2015,51(5):105-107.

[4] 毕可东,徐玉,迟良,等.动物医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J].高教学刊,2016,(21):183-184.

[5] 张立娜,华彦,肖向红.新形势下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J].畜牧兽医杂志,2010,29(3):42 -44.

王华(1975-),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兽医病理学及兽医临床

龙岩学院教改项目(2014JZ13);动物医学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闽教高〔2016〕24号)

猜你喜欢
兽医动物技能
高级技能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最萌动物榜
动物捉迷藏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有趣的动物
幼儿园(2015年2期)2015-07-13 08: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