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涛
(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昌邑 261317)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冯建涛
(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昌邑 2613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4周龄的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连绵阴雨潮湿的季节较为多见,以冬春季节最为严重。
昌邑市饮马镇一肉鸭养殖户4月8日求诊,该户饲养的6000只肉鸭有20只突然死亡,70多只出现轻度咳嗽、流鼻涕、排黄绿色稀便,头颈歪曲、尾部来回摆动、共济失调特征。该户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维生素C,在饲料中添加氧氟沙星可溶性粉,但效果不明显,情况未能改变。
鸭刚发病时出现狂奔乱跑,仰腹两腿呈划水状不久死亡。病鸭精神不振嗜睡、喜卧、缩头聚堆、眼睛部分羽毛翻卷湿润、鼻孔流出黏液;伴有轻度咳嗽、呼吸困难、共济失调、体温达到44℃以上,排黄绿色稀便。极个别病鸭临死时发抖,抽搐不久而死,大多数病鸭发生阵发性痉挛出现角弓反张,数次发作后死亡。
抽取13只病死鸭进行剖检。对病死鸭做临床检查,倒提病鸭时从口腔内流出大量黏液,触摸嗉囊无食物。剖检发现口腔、咽喉附着大量黏液,黏液堵塞气管;心包内充满大量黄色透明液体,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有淡红色胶冻状内容物,冠状脂肪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肝表面有灰黄色针尖大小坏死灶。
(1)镜检取临死病鸭肝、心、脾脏、血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革兰氏阴性菌。
(2)细菌培养无菌采取病鸭肝脏、脾脏病变组织并接种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上,恒温37℃24h,培养基上出现椭圆形、透明、直径约0.6~1.1mm的菌落,在光下观察菌落呈蓝绿色。
(3)药敏试验该菌对氟苯尼考高敏;多西环素、链霉素、丁胺卡那中敏;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不敏感。
雏鸭大肠杆菌病 三炎: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与本病非常相似,大肠杆菌病通常在16日龄以前发病死亡率高,随着日龄变大死亡率越低,没有神经症状、角弓反张症状,有包心包肝症状。
依照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验及诊断鉴别,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具体治疗方案如下: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45mg/kg,连用3~5d,同时饮用水中添加速补14;针对个别重症病鸭按0.5ml/kg体重肌注林可霉素,连用2d。3d后回访,鸭死亡减少,症状减轻,食欲逐渐好转,至第5d大群无死亡现象,采食量上升,鸭群恢复正常。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环境温度、湿度,及时更换垫料;饲喂优质、全价的饲料;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建立完善的防疫和消毒制度。
(2)免疫接种:6日龄时每只皮下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苗0.3ml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3)药物预防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对本病敏感的药物如氟苯尼考进行预防。
并发症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极容易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伴发并发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该病极易产生耐药性,使用药物前要做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并进行交替使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通风换气、适宜温度、湿度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