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索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 815399)
藏羊肠毒血症的防治建议
阿 索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 815399)
藏羊肠毒血症,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养羊生产期间,一旦发现有感染病例,多数呈流行性经过,致死率极高,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现阶段的藏羊养殖,做好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此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做要点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控此病,降低此病感染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藏羊 肠毒血症 防治
藏羊肠毒血症,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中毒性毒血症,此病致死病例中肾脏有软化症状,由此又称软肾病,此病多数为散发性流行,受季节变化而呈明显的流行态势,这些年重视此病的防控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此病致病菌为D 型产气荚膜梭菌,普遍存在土壤、人粪及污水中。此病的传播感染,经易感藏羊误食这些传染媒介,直接经过消化道感染。当体内致病菌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可导致此病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在调查的易感病例中,春初、夏初、秋末为多发季,6~24月龄的羊只易感性最大。所有藏羊中,肥胖羊只发病率较高。育肥期间,过量饲喂高蛋白精料,降低胃内酸度,同样可导致病原菌的滋生蔓延。此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雨季节、气候骤变、地势低洼等地带,此病为多发季节,而且多数为散发性经过。
病羊行步蹒跚,有的甚至呈现角弓反张状态,口内有白沫,肌肉战栗,有的头向后弯曲,向一侧作转圈运动,有的头则向下抵靠栅栏等。
胃极度膨大,充满大量气体,划开臭极;口、鼻、肛门有分泌物、泡沫;肠道(特别是小肠)黏膜出血严重;心脏充血、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肝肿大,质极脆;肾软化如泥。
(1)染色镜检情况:无菌采取肾脏或肠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少量革兰氏阳性杆菌。
(2)细菌学检验情况:无菌采取肾脏、真胃病料分别接种于厌气肉肝汤和鲜血琼脂平板上并在厌氧下培养 24h,血液琼脂平板上长出灰色圆形,中央隆起,表面湿润的直径 2~3mm 的大菌落,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厌气肉肝汤生长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的呈单个或 2~3 个相连的粗大杆菌,芽孢位于菌体两端或一端。
根据发病的上述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病羊诊断为羊肠毒血症,具体体现为:通过剖检,发现病羊体内的肠道及肾软化部位存在出血或者严重充血的问题,便可初步诊断为羊肠毒血症。然后通过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确诊,实验室的检验重点内容如下:查看病羊回肠的内容物中是否存在毒素,同时,检查病羊的肾脏等实质性脏器官中是否存在产气荚膜菌(D型),最终根据检查结果确诊,提升确诊羊肠毒血症的诊断准确率。
藏羊肠毒血症防治,关键点在于做好防控措施。此病发病急、病程短,往往得不到有效治疗,即可死亡。由此,此病防控,应注意改善管理,落实好防疫措施。
6.1 加强羊群管理,增强自身抗病体质
平时限制用高浓缩精料、少喂菜根、菜叶等多汁饲料,对此病防控效果均要好。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减少饲喂结籽饲草用量,注意搭配用料,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等,增强羊群抗病体质。不要突然更换用料,循序渐进换料,避免换料应激。同时冬季注意保暖,适量铺设褥草,做好防寒准备。搭建羊舍,选在高燥处。有疑似病例,最好搬离圈舍,选在高燥处。早期禁止在高燥地带放牧,减少此病易感概率。加强喂料管理,适当补充食盐,加强放牧管理,增强其运动量,增强羊群抗病体质。
6.2 了解此病流行情况,及早接种防疫疫苗
对此病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前了解此病的流行情况,能每年在流行季到来前,做好接种防疫疫苗的准备。本地此病多数流行在4月,接种防疫疫苗,用“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三联菌苗”或“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菌苗”或“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具体用量每次5ml,皮下或肌肉注射,通常在2周后可产生强免疫效力,有效保护期达半年之久。
6.3 早期治疗用免疫血清,后期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加强羊群管理,留意羊群变化,发现疑似病例,务必及早隔离诊治。早期治疗中,用羊肠毒血症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次30ml,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此病病程略急,治疗不及时,往往在几个小时内即可死亡。
对病程稍缓的病例,应积极尝试用抗菌药—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能大大缓解临床症状。有治疗价值的病羊,早期尝试用青霉素治疗,肌肉注射,每只每次用80~160万单位,每天2次。配用磺胺脒,内服,每次8~12g,头天首次灌服,第二天2次灌服。或者,用10%石灰水灌服,大羊每次每只用200ml,小羊每次每只用50~80ml,连续服用1~2次。
中药剂在此病治疗中,同样有不错的疗效。中药治疗:可用苍术10g、大黄10g、贯仲5g、龙胆草5g、玉片3g、甘草10g、雄黄1.5g,先将前6味药煎成汤,然后再加入雄黄混匀后给羊内服,羊内服中药汤药后再内服一定量的植物油。对于病程较缓的病羊,也可用白茅根9g、车前草15g、野菊花15g、筋骨草12g,煎水给羊内服治疗。
临床治疗期间,应注意严格消毒管理。病死羊及排泄物,一律无公害处理,被病羊污染的场地、饲草、用具等等,彻底消毒,清灭致病菌。同时,注意强心、补液、镇静等对症治疗。
[1] 议旦吉.羊肠毒血症的诊断和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7,(2):50.
[2] 王丹,薛力刚,赵权.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11):104.
[3] 吴晓红.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15,45(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