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分析

2017-01-16 14:18:28宋崇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养猪户初乳圈舍

宋崇占

(山西省阳泉市农业委员会畜牧技术推广站,山西阳泉 045000)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分析

宋崇占

(山西省阳泉市农业委员会畜牧技术推广站,山西阳泉 045000)

养猪行业中,仔猪是十分重要的源头,仔猪的成活率对于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仔猪饲养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严格管理环境、饲料、卫生、疾病等,使仔猪能够健康生长,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本文就山西省阳泉市为例,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总结。

仔猪 成活率 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免疫、断奶以及母猪等情况的影响,成活率比较低,使养猪户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就需要结合仔猪生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仔猪的成活率得到提升,增加养猪户的经济收入。

1 新生仔猪的特点分析

1.1 生长速度快,物质代谢强

仔猪出生10d之后,体重是刚出生时的2倍以上,1个月后体重能够达到出生时的5~6倍[1]。仔猪之所以能够快速的生长主要是它的物质代谢比较旺盛,这就使仔猪的营养物质需求逐渐提高,如果营养不全,仔猪会敏锐地感觉到。

1.2 畏寒,体温调节能力不强

对于刚出生的仔猪来说,它们的大脑皮层发育并不完善,因此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也不强。仔猪的毛本就稀疏,皮下的脂肪也比较少,保温能力差,而且新生的仔猪体内能源储备也是有限的,仔猪体温下降的情况以及恢复时间是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影响的,如果环境温度比较低,仔猪的体温就会大幅度下降,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环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仔猪会出现冻死的危险。

1.3 消化器官以及身体机能不够健全

新生的仔猪消化器官比较小,但是能够快速增长。由于新生仔猪的反射胃液分泌不强,食物进入到胃之后会对胃壁产生直接性的刺激,进而分泌胃液,5d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形成反射性的胃液分泌。新生仔猪没有发达的胃底腺,游离的盐酸不多,无法生成胃蛋白酶,蛋白质的消化就会受到影响[2]。仔猪的消化主要是依靠肠液和胰液进行,仔猪的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良好,仔猪消化蛋白质时主要是通过胰蛋白酶进行的。新生的仔猪能够高效的利用乳化状态下的脂肪。

1.4 免疫力不强

由于母猪血管与胎儿血管之间有组织,使得抗体无法通过血液转移给胎儿,因而新生仔猪的先天免疫能力并不强,容易患有各种疾病。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母猪分娩24h后含量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对于新生仔猪而言,最好的吸收初乳中的抗体就是24h之内。所以必须要让仔猪尽快吃到初乳。出生10d之后,仔猪自身也会产生抗体,1.5个月左右,仔猪自身的抗体逐步成熟。由于新生仔猪的胃液中游离盐酸比较少,因此很容易生病。

2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1 保持圈舍卫生

为了防止仔猪感染疾病或死亡,就需要保证仔猪圈舍的干净整洁。由于刚出生的仔猪先天免疫力不强,容易患病,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保证圈舍卫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好的圈舍环境有助于仔猪的成活以及成长。

2.2 防寒保温措施

最适合仔猪生长的温度;出生后3d内——31℃;1周左右——29℃;8d~1个月——26.5℃。如果仔猪出生后没有相应的取暖设备,但是就必须要提高取暖效果时,就需要在地面上铺上合适厚度的草,对于母仔猪要训练其定时排便,垫草需要保持干燥,但是不需要频繁的更换。还可以在仔猪箱上部吊红外线灯,通过对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控制温度。使用红外线灯时,需要注意灯泡的高度,如果高度太低会烤坏猪的皮肤,甚至出现火灾事故。

2.3 科学的饲养仔猪

初乳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乳脂率、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初乳中的镁元素能够帮助仔猪将胎粪排出。由于新生仔猪的先天免疫能力不强,因此仔猪出生之后就需要尽早吃初乳,从而提高其免疫力。弱小的仔猪要放在前面的乳头,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丰富的初乳,强壮的仔猪可以放在后边的乳头。

2.4 补铁、补硒

仔猪出生之后,其体内的铁元素含量大约是50mg左右,每天需要7mg铁。母乳中的铁含量并不多,每天仔猪只能从母乳中获得1mg的铁,因此必须要对仔猪进行补铁,否则仔猪出生后3、4d就会出现贫血的情况,食欲不振。对于出生后的仔猪,要在第2d或第3d的时候注射1ml的“补铁王”,[3]保证其体内的铁含量。

此外还需要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补硒,每一头仔猪需要注射0.5ml 0.1%的亚硒酸钠溶液。

2.5 预防治疗疫病

要保证猪舍的干净整洁,每天使用石灰石水对猪的食槽、饮水器皿等进行消毒,依据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对仔猪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如果仔猪的粪便是灰白色的,表面母猪的饲料营养太高,就需要多为一些青绿料,多喝水。每隔3d左右喂一次0.05%的高锰酸钾水。同时尽早为仔猪补料,训练仔猪的消化器官,使其肠胃更好的发育。

2.6 断奶

仔猪从补料到断奶这一阶段做好使用1种饲料,如果要换饲料,需要有4d左右的过渡期。一般仔猪出生后1个月左右断奶,仔猪断奶也就是让仔猪从吃母乳变为独立采食,并且独立生活。有生活规律以及环境的变化,仔猪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腹泻等情况。因此在仔猪断奶时,需要逐步的断奶,仔猪断奶前相应的减少仔猪哺乳的次数。或是断奶后,将母猪从圈舍中移走,仔猪依旧留在原来的圈舍中。

3 结束语

近年来,养猪户逐渐增多,仔猪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成活率并不高,使得养猪户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孙风军,高付城.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6):22-23.

[2] 粟谋升,秦华芬.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南方农业,2015,(6):147-148.

[3] 吕文颖.哺乳仔猪管理及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62.

猜你喜欢
养猪户初乳圈舍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26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养猪户(场)仔猪填栏时应注意的问题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