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陈敏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兽医站,安徽池州 247100)
氯前列烯醇对奶牛同期发情的效果观察
朱陈敏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兽医站,安徽池州 247100)
在六安和蚌埠的两个奶牛场分别选取19头经产母牛和20头青年母牛作为受试牛,采用二次注射氯前列烯醇法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观察记录受试奶牛发情开始时间、发情持续时间及发情表现,同时详细记录试验期间天气变化。结果发现:无论对青年奶牛还是经产奶牛,利用氯前列烯醇进行同步发情处理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第2次注射后48h内发情率达100%)。同时发现奶牛发情表现及发情持续时间受到天气及饲料成分影响较大。
氯前列烯醇 奶牛 同期发情
有研究表明,母畜发情的同期化直接影响到胚胎移植的成功率。母畜生殖状况、药品质量、处理方案的选择等构成影响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诸多因素。到目前为止,奶牛的同期发情的资料主要是关于激素种类、生产厂家、处理方法等方面对试验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的奶牛同期发情资料很少。
2.1 材料
2.1.1 试验牛群的准备
从六安亿牛乳业公司奶牛场选取19头无繁殖疾病记录,发情周期正常的经产奶牛;从蚌埠和平乳业奶牛场选取20头发情周期正常的青年母牛作为受试牛群。
2.1.2 药物来源
氯前列烯醇(PG),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产,规格:2ml/0.2 mg/安瓶,包装:10支/盒,4℃冰箱保存,肌肉注射。批号:960502。
2.2 方法
2.2.1 六安奶牛试验牛群第一次同步发情处理
在试验的当天早晨(记为第0d),所有奶牛肌注氯前列烯醇0.6mg/头(04/09早7:00),间隔12h后(04/09 晚 19:00)再注射0.4mg/头氯前列烯醇,随后每日早、中、晚三次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每次观察不少于0.5h。
2.2.2 六安奶牛试验牛群第二次同步发情处理
里奇是基于传统摄影底片照片的保存中可能存在的损伤老旧,从而暗示人们亘古以来的艺术品膜拜和商品拜物教观念将在数码时代的摄影中被荡平。因为数码摄影是以马赛克形式存在,副本与原作没有区别,追求“原作”行为在数码摄影中毫无意义,从而为论证数码摄影的优势、社会性使用以及与赛博格的联姻打下基础。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正是人们对摄影的复制性、灵活性和融合性等的科学认识和技术开发,摄影才能够与任何媒介交互关联,成为“融媒介”和“超摄影”,发挥政治的、商业的、社会的、科学的和文化的功用,而不仅仅囿于艺术的窠臼。
在试验的第14d晚上(2010/04/23晚7:00),所有受试牛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6mg/头,间隔12h后(04/24 早 7:00)每头牛再注射0.4mg氯前列烯醇。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每次观察不少于0.5h。
2.2.3 蚌埠奶牛试验牛群同步发情处理
在试验的当天早晨(记为第0d),所有奶牛肌注氯前列烯醇0.6mg/头(04/30晚21:00),间隔12h后(05/01早9:00)再注射0.4mg/头氯前列烯醇,随后每日早、中、晚3次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每次观察不少于0.5h。
3.1 第一次同步发情处理经产奶牛发情情况
经产奶牛在第一次同步化处理后,19头经产母牛有11头在36h内出现发情,4头在48h内发情,1头是在72h内发情,另有3头未观察到发情现象。发情同步化率达84.8%。最早出现发情的与最迟出现发情的间隔在24h内。
发情持续时间主要维持在6~12h内。
发情表现主要体现为阴门红肿,流黏液,27号早上才出现性兴奋(鸣叫不安,追逐爬跨其他母牛)和被其他母牛追逐爬跨/接受爬跨。
身体状态良好的奶牛发情持续时间与患病奶牛的发情持续时间差异不明显。
经产奶牛在第二次同步化处理后,所有奶牛均发情,在2~3d内出现发情高峰期。
发情持续时间不一致:6~18h有10头,18~30h有6头,30h以上有3头。
发情表现不一致:12头只表现为阴门红肿,流黏液,6头奶牛表现被其他母牛追逐爬跨/接受爬跨以及阴门红肿,流黏液,3头奶牛出现性兴奋(鸣叫不安,追逐爬跨其他母牛)、被其他母牛追逐爬跨/接受爬跨以及阴门红肿,流黏液。
身体状态良好的奶牛发情持续时间与患病奶牛的发情持续时间差异不明显。
3.3 第二次同步化处理青年奶牛发情情况
青年母牛在同步化处理后,20头青年母牛有16头在16h内出现发情现象,3头青年奶牛在48h内出现发情现象,另有1头未观察到发情现象;发情同步化率达到95%;
发情持续时间分布在6~24h;最早出现发情的与最迟出现发情的间隔在24h内;
该牛群发情表现以出现性兴奋(鸣叫不安,追逐爬跨其他母牛)和被其他母牛追逐爬跨/接受爬跨为主。
3.4 试验结果分析
(1)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和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发情率差距不明显,可能是由于试验头数尚少;发情持续时间的比较中,处理2次的明显比处理1次的持续时间长,符合相关研究[9]。
(2)由于两个试验奶牛群的饲养方式(亿牛乳业以栓系式饲养,和平乳业以散栏式饲养)和营养水平的不同(亿牛乳业除了饲喂青贮饲料外,主要以稻草进行饲喂;和平乳业主要以TMR饲料为主要饲料),以及六安的试验牛群在第一次同步化发情处理过程均为晴天,第二次同步化发情处理24~26号阴雨天气,直至27号天气才晴朗;蚌埠试验牛群同步化处理过程均为晴朗天气。我们通过上述结果分析到,奶牛的发情现象的表现可能跟饲养方式和天气的因素有关;饲养方式和营养水平的不同致使两个试验牛群的发情时间存在差异,天气情况的变化也会导致奶牛的发情现象的不同,例如,27号开始放晴,第二次处理的经产母牛才出现性兴奋(鸣叫不安,追逐爬跨其他母牛)和被其他母牛追逐爬跨/接受爬跨,在这之前天气主要以阴雨天为主,发情现象也以阴门红肿,流黏液。
(3)经产奶牛和青年奶牛在利用氯前列烯醇同期化处理时,两者出现发情的时间和发情持续时间差距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本试验试验头数尚少,以及青年母牛发育成熟所导致;
(4)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几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但是从上述表格中未发现出患病奶牛和健康奶牛在利用氯前列烯醇同期化处理时有显著差异,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可推测子宫内膜炎在利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致使同期化发情无明显影响,但是由于我们试验头数尚少,对与此类影响有待于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探讨。